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昆明少年儿童图书馆,是在原盘龙区图书馆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是云南省首家独立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2006年盘龙区委、区政府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出发,针对昆明市目前尚无专门的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实际.以形势发展和公众需求为导向,根据区情、馆情实际,扬长避短,整合资源,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昆明少年儿童图书馆,以适应现代新昆明、新盘龙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中央、省、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相关文件,为基层的档案部门在新形势改进和加强档案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作为昆明市主城区之一的盘龙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名列云南省县域经济前十名的位置,为更好地结合区档案工作实际,贯彻落实好上级文件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全区的档案工作,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盘龙区委、区政府依据上级机关相关文件精神,研究制定了盘龙区《关于加强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6月26日,昆明市人大副主任夏静带领人大执法检查组一行20余人莅临盘龙区检查区档案馆新馆建设情况。昆明市档案局、盘龙区人大、区政府分管领导及区档案局相关人员参加了检查。通过视察新馆建设现场、听取盘龙区北部山水新区管委会马文洁副主任的《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关于盘龙区国家综合档案馆新馆建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报纸、广播、电视“好新闻”作品的滥评现象不仅牵制了新闻单位的精力,增加了经济负担,而且冲击和干扰了正常的评选活动,还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贬低了评选的意义和作用。 一年一度的好新闻作品评选,原先主要由全国、省(市)两级新闻工作者协会、新闻学会联合组织实施,可是部分行业的主管部门也纷纷向新闻单位发出系统好新闻作品评选通知,某些新闻主管部门对此不置可否,更有甚者参与联合发通知,要新闻单位按规定执行,有的地方级新闻单位去年先后收到近20个评选通知,诸如绿化、科技、科普、教育、卫  相似文献   

5.
“记者要多走基层多思考多实践,好新闻出自基层。”这是笔者最为深刻的体会。 1998年7月,笔者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在福州日报社采访部工作至今已有13年,都在基层一线采访,参与了不少新闻策划,采写了大量鲜活的新闻作品。笔者2005年被授予福州市第四届“双十佳”新闻工作者,采写的新闻作品有74件获全国、省、市各类...  相似文献   

6.
在1995年度全省好新闻评选中,评委们惊奇地发现杭州市推荐的3O余篇稿件中,竟有3篇署着同一个名字:杭州日报记者卢荫街。其中《满城包子费思量》一文荣获了当年的省好新闻一等奖。 从1990年到1995年,卢荫街已连获两个省好新闻一等奖,七个省有关部门和杭州市好新闻奖。1996年11月,杭州日报专门召开了“卢荫衔新闻作品研讨会”,邀请了有关的专家学者和本报同仁对他近年来发表  相似文献   

7.
<正>4月27日,昆明市档案局在五华、盘龙、西山、官渡等四个主城区集中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档案宣传活动。省档案局副局长王志强、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夏静、市政协副主席陆玉珍参加了宣传日活动。王志强副局长亲自为市民发放档案宣传资料,为市民提供档案咨询。为配合第一个全国性"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昆明市档案  相似文献   

8.
有件新闻作品,在全省好新闻评选中评为一等奖,在省广播战线好稿评选中评为二等奖,在市好新闻评选中评为三等奖。同志们戏称这种现象也是“倒挂”。出现这种“倒挂”,是下面比上面竞争更激烈,好稿标准更高吗?当然不是。一位评委在给作者的信中道出了“倒挂”的奥秘:“你写的这篇作品,本来可以上到一等,但评委们考虑到贵单位另有两个一等奖,因名额限制,为了照顾面,就放在二等了。”市新闻学会评为三等,  相似文献   

9.
我搞新闻写作是从1985年下半年开始的,到眼下已有两年半的时光了。在这不长的时间里,我先后在中央、省、市、县新闻单位发表了一些作品。1985年我采写的《两亲家》荣获省好新闻二等奖,《晚娘心》获1987年扬州日报社“美在家庭”征文三等奖。《人民日报》海外版最近又发表了我采写的一篇特写。有位朋友半真半假地对我说:“你能发表那么多的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第二届(1984年)好新闻评选揭晓,并于4月9日举行了授奖会. 北京市评选好新闻活动,是由市新闻学会和市记协联合主办的.参加第二届好新闻评选的北京市报纸、新闻时事刊物、通讯社等19个单位和市广播电视、新闻摄影、新闻美术三个系统,共推荐新闻作品191篇(件).市好新闻评选委员会本着“择优入选”的原则,好中选优,逐篇进行评议比较,最后评选出获奖作品93篇(件),一等奖18篇,二等奖27篇,表扬奖48篇.其中,消息38篇,通讯26篇,评论3篇,文章5篇,来信3篇,版面4件,标题  相似文献   

11.
况继筑 《云南档案》2012,(12):13-13
<正>为加强学习、相互沟通、增进友谊、促进发展,在昆明市档案局的倡导下,在盘龙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盘龙区档案局于2012年12月7日组织了昆明市县(市)区档案局(馆)长联谊座谈会昆明市档案局李蔚局长、李蜀昆副局长及市局有关处室负责人,昆明市十四个县(市)区的档案局(馆)长,盘龙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陆佳等30余人参  相似文献   

12.
汗水心血谱成歌─—记中共黔江县委报道组长钟绍明郑孝平在黔江的通讯员队伍中,提到他,可以说是无人不知。十多年来他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2000多件,摄影作品200多幅。10多篇(组)在县以上获奖,其中获全国市、地报刊好新闻三等奖一个,全省好新闻二等奖两个。...  相似文献   

13.
收入这本集子里的是1989年和1990年两个年度河南省报纸系统好新闻评奖中获得一、二等奖的新闻作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好新闻评奖活动,从1983年开始,到1990已经进行过8次了。过去每年评奖的好新闻作品,都是由省记协和省新闻学会收集编印成书,在新闻单位内部分发作为参考的。公开出版发行,这还是第一次。新闻事业是我们党所领导的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要阵地。新闻作为现实生活最直接、最迅速的纪录,带有鲜明  相似文献   

14.
李勇 《新闻通讯》2010,(11):52-53
什么是优秀新闻作品?笼统地讲,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是好新闻;“功利”地讲,能获得国家、省各级新闻奖的作品是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5.
1989年度全国县(市)报好新闻评选于5月24日在江苏省宜兴市揭晓。这次评选活动,自始至终贯彻党的新闻工作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精神,对全国18个省(区)72家县(市)报推荐的157篇(组)新闻作品作了认真审阅,全面衡量作品的宣传价值和新闻价  相似文献   

16.
新闻创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岁末年初.又到了优秀新闻稿件的申报和评奖的时候.这也是优秀新闻工作者收获果实的时候。笔者在平硕山市广播电视局新闻中心从事电视新闻记者工作多年。近几年才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规律。2005年至今。有3件作品分别在省好新闻评选中获奖,7件作品获市好新闻一等奖。  相似文献   

17.
2009年6月3日至4日,国家档案局组织考评组对昆明市档案馆、昆明市盘龙区档案馆晋升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工作进行评审。来自国家档案局和吉林、河南、江苏等地档案部门的评审员按照国家档案局制定的《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办法》,通过听取情况介绍、实地查看、现场询问和审核自评材料等方式,对两个档案馆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测评,考评组一致认定,昆明市档案馆、昆明市盘龙区档案馆达到国家一级档案馆标;隹。云南省档案局局长黄凤平、副局长龙岗,昆明市人大副主任杨丽、副市长阮凤斌、市政协副主席汪叶菊、市政府秘书长赵学锋、盘龙区委书记刘玉明、盘龙区代区长吴涛、副区长梁岜出席授牌仪式。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李明华向两家单位颁发了国家一级档案馆牌匾和证书。授牌仪式由国家档案局档案馆(室)司王雁宾副司长主持。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为进一步规范完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基础台账资料,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开展做好规范、高标准的档案工作,盘龙区档案局主动到盘龙区公安分局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档案和台帐资料进行指导,为党政中心工作主动开展服务。在了解到盘龙公安分局扫黑办档案台帐资料整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后,安排业务骨干人员对盘龙公安局扫黑办台帐  相似文献   

19.
自全国开始评选“好新闻”以来,已有十多年历史了。各级新闻单位几乎逐年举行这种评选,并习惯把中选的作品称为“好新闻”。一些出版单位还将中选作品收编出书,取名《好新闻》。这些做法,对发展新闻事业是有益的。但我认为,“好新闻”的提法欠妥,起码是美中不足。在文学界,通常组织开展的是“优秀作品”“优秀书目”的评选,还有大量的《优秀小说选》《优秀诗歌选》出版;在艺术界,通常组织开展“优秀剧目”“优秀歌曲”评选。而在新闻界,却把中选作品通称“好新闻”。  相似文献   

20.
走近新闻     
走近新闻马培军作者简介:马培军,男,32岁,金陵晚报社综合新闻部记者。参加新闻工作10年来,当过校对、夜班编辑、记者。参与编采的版面及新闻作品,先后19次获全国晚报及省、市好新闻奖;1995年获南京市首届优秀编辑(记者)提名奖;1996年,入选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