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崛起的原因 据统计,目前我国老年类报纸已达26家,绝大多数的省、市、自治区都拥有一份老年报,一些老年报的发行量已达到30—50万份,全国期发总数达400万份,办得生动活泼、深受读者欢迎,且具一定实力和经济规模的还为数不少。老年报异军突起、蓬勃发展的原因何在呢? 第一、我国人口结构日益老龄化的现实为老年报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并准备了数量庞大且源源不断的读者队伍。人口结构老龄化,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老年人越来越多,必定给整个国家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2.
张国宁 《今传媒》2010,(8):90-92
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进入老年社会至今已10个年头。随着老龄化加速推进,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67亿,约占总人口的12%。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规模巨大、发展迅速、高龄老年人口增长快、分布面广、居住分散等特点。人数众多的老年读者群给媒体开辟了广阔的市场。所有的媒体都应重视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的实际,关注老年群众的多样需求,为他们提供周到的服务。《陕西老年报》认真应对老龄化社会到来在改进报道方面的这些做法,可供其他媒体更好地进入老年读者市场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服务的“银发报业”在我国悄然兴起。据新华社统计,目前我国已创办老年类报纸30多家,发行总量达300多万份,平均每40位老年人即拥有一份。近日,笔者对《中国老年报》、《上海老年报》及黑龙江日报社主办的《老年报》、无锡日报社主办的《老  相似文献   

4.
人口老龄化的步伐正在加快,武汉市老年人口达80万,全省老年人口达600万。现在的老年人文化素质越来越高,对知识信息的需要,对交流思想感情的需要也日益增高,这就对老年报纸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里仅就老年报个性问题,浅谈几句。 把握住自己的读者对象 报纸传播的对象是读者,群团报、企业报,分工不管有多窄、内容有多专,也拥有自己的读者。读者是报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广泛谈论“银发产业”之时,“银发报业”在我国已经悄然崛起。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创办老年类报纸33家,发行总量超过300万份,全国平均每40位老人即拥有一份老年类报纸。 据全国老龄新闻研讨会介绍,近10多年来,我国老年新闻事业发展十分迅速。1984年我国第一家老年报《老人报》在广州市诞生,目前,除全国性报纸《中国老年报》之外,大多数省、区、市皆创办了老年类报纸,其中公开发行21家。同时,我国还有各类老年刊物20余家,不少全国性和地方性报纸也开辟了如“夕阳红”、“银潮”、“老年园地”等老年新闻专…  相似文献   

6.
葛辉 《传媒》2014,(10)
正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数量激增,人口结构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变革期。老年报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处于一个平稳发展的态势。目前,国内有30余家专业的老年报,其主办单位一般为各级涉老部门、报业集团等,在2010年以前,该类报纸发行量稳定,年发行量在400万份左右,广告收入总额在1亿元左右。其中《中国老年报》《快乐老人报》等为数不多的几份老年报全国发行,其他近30家老年报均在各自地域内发行。新媒体的出现给老年报带来了冲击,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高素质新型老年人数量将逐渐增加。当今社会,40~50  相似文献   

7.
人口老龄化进程对老年报业的挑战 早在1999年,我国就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人口老龄化将伴随我国21世纪的始终.截至2011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人,占总人口的13.7%,比上年末提高047个百分点.据预测,到2013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对老年报业的发展正在产生哪些影响? 1.老年报业难以吸引大多数"新派老人"  相似文献   

8.
张岩 《传媒》2019,(13):9-10,12
从1984年我国第一家老年报《老人报》创办至今,老年报业已经经历了35年的风雨历程。从初期提出的横向联合“抱团取暖”,到与新媒体融合的“借船出海”,再到打破同质化困局的“分众发展”,老年报业为了生存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破局思路和艰辛探索。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老年人口已达到2.49亿,作为老年精神文化产品的提供者和维系老龄社会稳定和谐的中坚力量,老年报业理应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国老年报已有 26家,期发量 400多万份,覆盖面、影响面日益扩大,被誉为报业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要使这朵奇葩绽放得更加艳丽,就要讲求老年报的办报特色。那么,老年报的特色是什么 ?最重要的一点是“老”字特色。把这“老”字歌唱准了,唱响了,那就赢得了读者,赢得了市场。 “老歌”要唱到老人的心坎里   老年报唱“老歌”天经地义,办出特色也是众报之所求,读者之所盼。报纸是否具有特色,标准就是老年人对报纸满不满意,喜欢不喜欢。综观全国各家老年报,在发行量、广告额、经济实力上称雄的报社,都在特色上下功夫,把…  相似文献   

10.
孙菲 《新闻传播》2004,(9):68-68
目前,全国老年类报纸已不再是“老年人办老年报”的时代了,在这个舞台上正活跃着一批富有朝气与活力的年轻人。那么,年轻编采人员怎样与老年读者沟通。  相似文献   

11.
刘谦 《记者摇篮》2010,(6):31-31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居世界首位,中国将逐步成为高度老龄化的国家。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口形成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其中文化消费作为重要方面,无疑给老年报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也有诸多服务老年人的内容,特别是近年来异军突起的都市报也推出了一些吸引老年人的版面,它们都对老年报形成了不小的冲击。  相似文献   

12.
王宝芝 《图书馆学刊》2012,34(12):88-89
我国社会人口老年化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根据老年读者的特点,就公共图书馆开展老年读者服务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公共图书馆为老年读者服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人口老年化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公共图书馆应重视老年读者服务工作,根据老年读者的类型和特点,进一步做好老年读者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人口老年化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老年读者阅读类型的探析及服务探索,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做好老年读者服务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艾向东 《新闻界》2000,(5):77-77
老年报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需要应运而生的,是全国一亿多老年人群众性报纸。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面对激烈的报业竞争,老年报如何才能赢得老年读者的青睐 ?笔者认为,办报者应竭力使自己贴近老年,想办法把老年人作为主人翁的身份体现在报纸上,为老立言,诉老心声,替老解忧,为老解难,真诚地和老年人同呼吸、共命运。这就要求老年报要从办报宗旨、版面设计、标题制作、栏目设置以及报道思想、写作手法、表现形式等方面首先考虑老年人的需要,切实在“服务”二字上狠下功夫。   坚持政治服务。有人认为,老年人上了年纪…  相似文献   

16.
目前、老年报在全国有22家,老龄新闻报道的声势之大是空前的,同时,老龄报纸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作为一张老年报,如何才能赢得众多老年读者,真正受到老年读者的青睐,笔者认为,宣传者应竭力使自己贴近老年,想办法把老年人作为主人翁的身份体现在报纸上,为老立言,诉老心声,替老解忧,为老解难,真诚地和老年人同呼吸、共命运。这就要求老年报要从办报宗旨、版面设计、标题制作、栏目设置以及报道思想、写作手法、表现形式等方面首先考虑老年人的需要,切实在“服务”二字上狠下功夫。 坚持政治服务。有人认为。老年人上了年纪,…  相似文献   

17.
辜晓进 《青年记者》2022,(11):107-108
<正>AARP:深耕老年受众的成功典范在广告商都将目光聚集在年轻群体身上时,美国双月刊《退休者协会杂志》(AARP Magazine)却长期坚持深耕老年读者市场,已持续多年成为美国销量第一的杂志,最近的发行数据是2250万份,读者近3700万,已接近AARP3800万会员的总数。虽以老年读者为主,近年该刊也向数字端拓展,创办了AARP Now客户端、12种新闻简讯以及新的数字平台。这些数字端每月总流量高达1.51亿。据AARP披露,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2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0。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4左右,这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以及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生活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临雅 《新闻界》2002,(1):54-55
从1984年5月全国第一家老年报《老人报》在广东诞生以来,十几年的时间里,全国的老年报已经发展到20多家,期发量达到300万份左右,按人口计算,全国约40位老人就拥有一份属于他们自己的报纸。其中内容既专且广的专、副刊对老年报的发展,功不可没。专、副刊兴盛顺理成章近些年,老年报专副刊兴盛,是由老年报办报宗旨、服务对象所决定的。翻开任何一张老年报,都会发现,专、副刊的比重都大大地超过了新闻版面,无论是四个版、八个版还是十六个版的报纸都如此,基本上都是除了一、二版是新闻版外,其余的都是专、副刊。比如说…  相似文献   

20.
正如今,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崛起,传媒业步入新媒体时代。《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末,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6.32亿。手机网民规模已达5.27亿,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间25.9小时,79.6%网民通过上网浏览新闻。新媒体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使传统报业面临严峻的考验。老年报的读者群体特殊,好像不受新式阅渎的冲击,这不过是一种假象,老年报面临的考验更为严重。目前,对文字阅读感兴趣的人群中,年龄在55岁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