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烨 《游泳》2009,(3):50-51
通常,在赛前的3-4周进行赛前的调整训练。在这3周多之前的训练是可以称为准备期的训练,所有距离和强度较之前的大练周期相比都缓慢地下降。之后就进入了赛前的调整,这一时期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无论运动员在大练周期中表现得怎样,科学的赛前调整训练都是比赛成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 目前,在全国还有不少院校代表队由于场地、师资不足或受其他条件所限,不能常年训练。为了迎接比赛,他们常常是匆忙建队,训练没几天就投入比赛。这种临阵磨刀的训练是不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不仅运动水平难以得到提高,而且还容易造成伤害事故。赛前最少要训练多少天才合适呢?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一、赛前训练的最短期限应为25天通过对我院参加80—83年三届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的运动员赛前业余训练情况的调查分析,以及对35名主要运动员赛前业余训练成绩  相似文献   

3.
篮球运动员竞赛心理特征及赛前心理训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多年带队训练、比赛的实践经验,分析了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并针对心理特征提出了赛前心理调整和训练的具体方法。教练员在篮球训练和竞赛中应注重探索不同类型运动员的心理变化规律,研究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应强化赛前训练,帮助运动员确立积极的技术心理定向。  相似文献   

4.
当今竞争激烈的田径比赛,不仅是技战术与体力的竞争,同时更是心理的较量。本文采用文献法就业余田径运动员如何进行赛前训练和准备、培养最佳竞技心理状态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为尽快提高业余田径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供心理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为群 《福建体育科技》2003,22(6):23-26,37
短期集训以成为当今业余田径运动员训练的主要特征,采用恢复训练为主的短期训练计划,可以使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得到较快的恢复。福建省十二届运动会田径比赛行业组短跑冠军陈岩的赛前恢复训练计划是个成功的范例,其训练计划制定,小周期训练内容安排方法等,对业余短跑运动员赛前短期集训计划安排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随着学校体育运动向更高的水平迈进,准备活动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在学校的业余训练和比赛中,许多标枪运动员常常因为准备活动的安排和内容的选择不当,致使他(她)们受伤或是在比赛中不能表现出优异成绩。根据本人从事投掷运动的经(?)及多年来业余训练工作的经验。试从标枪运动员如何选择赛前准备活动内容方面的问题谈点肤浅的看法,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一、标枪运动员准备活动的特点1.在进行标枪比赛时,运动员肌肉所参加的工作,是极限强度的工作,最后用力要求尽量加长工作  相似文献   

7.
赛前心理调整是消除运动员赛前不良心理,使他们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而在比赛中充分发挥竞技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根据几年的实践与探索,设计了“基础心理训练提高注意、表象、放松、暗示能力,赛前使运动员进入前睡眠状态进行针对性心理诱导”的赛前心理调整方法。通过对福建省16名优秀运动员64场次赛前心理调整的实践,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适用面广,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等优点。它对运动员比赛中竞技水平充分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观察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生化特点及机能状态变化规律,我们以参加2007年城运会摔跤比赛的自由式摔跤运动员(7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其赛前训练的大强度训练中期、调整 期和赛前5天,测定了比赛队员的血红蛋白、血尿素、血清CK、血清睾酮、血清皮质醇、尿蛋白、尿血红素、尿胆原等生化指标,并进行了分析比较和数学统计。  相似文献   

9.
跆拳道比赛中,心理作用对比赛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对心理战术的训练和临场指挥也成为运动员比赛胜败的关键因素,如何在比赛前把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调整到最高兴奋点,已经成为广大教练员的必修科目。文章结合多年的比赛和训练经验,从训练和比赛的实际需要出发,文章就赛前心理战术训练、赛前心理战术调整和比赛期间心理战术的运用三个方面对心理战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以期找出对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有用的心理调整和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0.
春秋老师:我是一名中学体育教师,从教几年来一直担任学校业余运动队的训练工作,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每次有比赛任务,学校领导都极为关心,都要拨出一定经费让所有参赛队员在赛前一个星期集中开伙以补充营养,并要我提出饮食安排意见。我常为此感到心中无底,不知赛前运动员饮食究竟应如何安排?同时应注意什么?四川罗玉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