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长沙报业之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湖南长沙,传媒业最活跃的地方之一.90年代,长沙黄泥街的出版业"闻名于世";而湖南卫视、湖南经视的娱乐节目从湖南省辐射全国. 在人才聚集的长沙媒体中,如今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是:继电视湘军、出版湘军之后,能否出现报业湘军.  相似文献   

2.
“电视湘军”的改革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湘军的崛起,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93年以来,历经三轮改革,电视湘军已经步入集团化、品牌化的高速发展阶段.湖南广电集团旗下拥有湖南卫视、金鹰卡通2个上星频道、湖南经视、湖南娱乐等9个地面频道、多个品牌栏目和活动、一个国字号节庆品牌(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和一个上市公司(电广传媒)等优质资源,构建成一个跨媒体、多平台、大架构的新型传媒集团,书写了电视史上的新篇章,被业界和学界称为湖南电视现象.  相似文献   

3.
强媒体下湖南广告产业发展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作为传媒强省,湖南卫视、《体坛周报》等在全国数一数二,独特的媒介生态成就了媒介型广告公司,却影响其他广告公司的发展。强媒体,弱公司的广告产业现状,成为湖南广告产业发展的一个难题,作为一个文化强省,湖南在全国创造了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之后,正努力打造一支广告湘军,因此探索强媒体下湖南广告产业发展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自90年代后半期,在湖南卫视、湖南经济电视台的引领下湖南电视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率先在电视领域引入资本运营经验,初步实现市场化运作,在机制和节目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并引发了业界关于“地方媒体突围”和“媒体上市”的讨论。湖南电视改革所得成绩昭著,被业内人士誉为“湖南电视现象”,这支由湖南长沙各电视台组成的队伍被称之为“电视湘军”。  相似文献   

5.
李运宗 《传媒》2012,(5):51-52
无湘不成军。自本世纪初,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电视湘军声名鹊起,成为中国媒体的一股新锐力量。在此期间,湖南广播也从未停止过对品牌打造的探索。上世纪90年代中期,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广播红极一时,  相似文献   

6.
在2005年一场由电视湘军激情导演的娱乐风暴——“超级女声”,迅速席卷中国的大江南北。电视湘军酣畅淋漓地展现了娱乐的巨大魔力。本文试图从分析电视湘军娱乐化①现象入手,从价值定位及内部机制等方面,探寻电视湘军成功的规律。一、娱乐化是电视湘军最本质的特性和最核心的竞争力1、频道定位娱乐化。早在《玫瑰之约》、《快乐大本营》一炮走红之后,其他省级电视台还在纷纷效仿中央台办“严肃的新闻综合台”之际,电视湘军就开始思考频道定位问题,在90年代末湖南卫视就打出了“快乐中国、湖南卫视”的招牌,提出了一系列诸如“锁定青春”、“…  相似文献   

7.
电视已经成为了湖南人引以为自豪的文化品牌, 湖南卫视利用节目上星这个平台,在全国产生了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收视热潮,而湖南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并不仅仅限于一个卫视,湖南经视乃至长沙电视台的节目,都可圈可点,从而形成了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观,有  相似文献   

8.
2004年,湖南卫视打出了“快乐中国”的品牌旗号,鲜明地突出了要办全国电视频道的决心。电视湘军的领军人物之一湖南电视台台长欧阳常林总结到:“湖南卫视的品牌战略要从一个省级卫视到一个跨地域的卫视再到一个真正拥有全国市场的卫视,从而实现品牌价值的应有回报。”  相似文献   

9.
樊主任,内部人亲切地称他为"樊老大",是广告圈出名的才子,北大中文系的学历背景,让"樊老大"所到之处,总是妙语连珠,不经意就会创造出广告圈的流行语。同时,身为电视湘军的广告掌门人,湖南卫视的"财神爷","樊老大"也是一位快乐的广告战士,所到之处,总是充满欢声笑语,传递出湖南  相似文献   

10.
陶新艳 《当代传播》2011,(6):112-114
电视湘军在经历了改革和辉煌之后,电视产业持续发展、突出重围的源泉必然来自根植于深厚湖湘文化的文化竞争力.培育湖南电视的文化竞争力,需秉承“敢为人先”的精神,提高文化创造力;以“心忧天下”的情怀,打造文化亲和力;持“兼收并蓄”姿态,增强文化传播力;扬“经世致用”传统,铸就文化持续力.  相似文献   

11.
电视的水土     
周云龙 《今传媒》2005,(12S):107-107
湖南人自称他们有三大怪:没有辣椒不成莱,嘴里嚼着木头块(槟榔),说起话来像老外。我还要给他们添上一大怪:经济不咋的,文化跑得快。不过,要数跑得快的文化,还得首推湖南的电视,因为几年之前国内就有“电视湘军”的说法了。  相似文献   

12.
应美国哈佛大学中国评论中心的邀请,湖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魏文彬2007年4月7日在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湖南电视的文化密码》的演讲,这是中国内地传媒界人士第一次登上哈佛的讲坛。从湖湘文化的渊源到《超级女声》的价值主张,魏文彬在演讲中生动地阐述了湖南电视现象与其地域文化的内在关联。由于湖南电视独特的文化气质及其在海外的影响力,魏文彬的这次演讲在美国引起了学术界和传媒产业界的广泛关注。本刊以《湖湘文化与电视湘军》为题,刊发演讲稿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3.
2008年4月15日,一个烟雨蒙蒙的春日,湖南广电平静悄然地完成了近十五年来最为重大的一次人事变动。率领一支“电视湘军”在传媒领域打出一片天下的魏文彬,因荣升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而结束了他在湖南广电长达十五年的执政,“电视湘军”的帅印,从此移交紧随其后的欧阳常林。  相似文献   

14.
10月11日,湖南卫视"金鹰节之互联盛典颁奖晚会"直播令全国观众耳目一新。不仅是传统媒体给新媒体颁发了大奖,还进一步呈现了互联网思维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中的运用,实现了电视屏、手机屏、PC之间的跨屏互动。本期专题将聚焦湖南卫视金鹰节,一同来看看电视湘军如何玩转跨界融合。  相似文献   

15.
魏文彬放谈湖南广电改革艰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勇鸿  王平 《今传媒》2005,(9S):35-41
作为“电视湘军”的主帅,魏文彬名声赫赫。但是,“电视湘军”的改革动因外界却知之甚少。2005年8月6日中午,在湖南广电中心魏文彬的会议窒兼客厅里,本刊记者趁会议间隙,对身为湖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的魏文彬作了两个多小时的独家专访。他的秘书说,这是他少有的一次这么长时间接受记者的专访,也是他首次向媒体透露自1993年执掌湖南广电以来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6.
湖南有“文学湘军”、“电视湘军”之称.近年来,湖南广电通过影视交流、内容输出、频道落地、演艺活动与合作办台等方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走出去”的新路子。“主体变企业.内容变产品”.将成为未来广电行业海外拓展、文化“走出去”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报业学广电的"市场之路"在2005年任职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之前,覃晓光曾在湖南广电系统工作长达20多年。在"电视湘军"声名雀起的年代,他是广播电视厅副厅长、副总编辑,并兼任湖南广播电视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湖南电视台副台长、湖南广播电视发展中心总经理等职,无论做内容、做经营都熟稔于心。受命执政平面媒体,覃晓光承认,自己把"电视湘军"开拓创新的做  相似文献   

18.
6月9日,贵州卫视整体改版,在喊出“苹果台”口号之余,更将“苹果”作为卫视的副品牌进行包装推广.而在这之前,有关各大省级卫视“果蔬台”、“动物台”的称谓早已在网络中广泛流传.有着“快乐中国”定位的电视湘军湖南卫视被取名为“芒果台”;东方卫视因台标设计酷似番茄,被称为“番茄台”;而作为中国第一个在体制内进行电视媒体跨区域合作的青海卫视,因其与湖南卫视的深度合作关系,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青芒果台”.  相似文献   

19.
2005年电视湘军在“中国最具活力的电视娱乐品牌”理念指导下,成功运作“超级女声”和《大长今》,无论是栏目还是电视剧都引领了中国电视的潮流,成为国内电视媒体竞相模仿的典范。2006年年初湖南卫视再次试图通过对电视节目(特别是晚间节目)的差异化编排,避开竞争对手,通过创新开拓出属于自己的“蓝海”空间。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电视湘军崛起的背景下,湖南本土制作或参与制作的以历史题材为主的一系列质量较高的电视剧,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湖南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理念和审美表现体现了湖湘文化与历史想象的整合,形成了"沉雄顿挫"的创作风格.其创作的独特性既标志了湖南电视剧在国内电视剧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又为我国当今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