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地市报人》2009,(8):I0001-I0001
1959年5月1日,《雅安报》正式创刊,1992年2月1日复刊,经过半月刊,周一刊,周二刊,周三刊,周五刊的递进式发展,《雅安报》1999年1月1日更名为《雅安日报》;  相似文献   

2.
《解放》报创刊于1946年2月22日,为四开三日刊(即周二刊)。从是年5月9日第二十七期起,改为二日刊。《解放》报在北平出版了三个多月,共出版三十七期,于1946年5月29日被国民党北平当局封闭。  相似文献   

3.
成都《新民报》创刊于1943年6月18日,它是南京《新民报》迁重庆出版后的继续发展。至此,《新民报》开始在两地同时出版。成都《新民报》初出晚刊,为四开一张。1945年2月1日增出日刊,初为四开一张;1947年5月9日起改为对开一张。日、晚两刊同时发行到1949年7月23日,被国民党反动政府武装劫持。  相似文献   

4.
《新民晚报》原名上海《新民报》晚刊,(1958年4月改名《新民晚报》)于1946年5月创刊,日出对开一大张。当时上海是国统区,有大小日报数十家,《新民报》是抗战胜利后晚出的一家报纸,发行量不足一万份。在上海《新民报》出世之前十七年,即1929年已经有南京  相似文献   

5.
1940年1月,晋西北行署(后改为晋绥行署)成立以后,中共晋西区党委(后改为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决定出版《抗战日报》和《晋西大众报》。同年9月18日、10月26日两报先后创刊。《晋西大众报》为四开二版,报名由晋绥边区抗日领袖续范亭将军题写。1945年6月5日改名《晋绥大众报》,同时改出四开四版。从1947年5月20日起,因编辑人员参加土地改革,报纸暂时停刊。1948年10月25日复刊,1949年7月24日终刊,共出版445期。曾经出周刊、五日刊、三日刊、间日刊。最高发行量达12000份。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报》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主管、新华书目报社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协办的一份打通出版业与图书馆业的专业媒体,是国内图书馆行业唯一一份行业报。其前身是《新华书目报·图书馆专刊》,创刊于2003年9月,2009年5月《图书馆专刊》更名为《图书馆报》,经过近6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相当高的品牌知名度。该报于2010年1月1日开始正式公开出版发行,刊期为周报。  相似文献   

7.
《蜜蜂华报》1822年9月于澳门创办,此为中国境内的第一份外文报纸、周刊,为葡萄牙文。《申报》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1949年5月终刊,这是旧中国历史上经历时间最长的  相似文献   

8.
邯郸日报社下辖三报一刊一网站:《邯郸日报》、《邯郸晚报》、《中原商报》、《新闻丛林》和邯郸新闻网。拥有高级编辑、记者12人,有副高职称者44人,中级职称者59人。《邯郸日报》创刊于1952年3月1日,现为对开八版,周六刊。近几年来,遵照“以典型立权威,以深度见特色”的办报理念,不断强化新闻评论、深度报道和典型报道的功能,党报权威大气的特点得到  相似文献   

9.
傅仕彬 《新闻界》2001,(4):45-45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伴随着新世纪第一个春天,《自贡日报》迎来了它的50周岁华诞。1951年3月3日,由邓小平同志题写报头,建国后四川地区创刊最早的一家城市党委机关报——《新自贡报》正式创刊。半个世纪以来,《自贡日报》经历了坎坷曲折的发展过程。1951年初,中共自贡市委决定将《自贡工人》报和《自贡通报》合并创办市委机关报,并定名为《新自贡报》。《新自贡报》创刊初期为三日刊,4开4版。1958年10月1日改名为《自贡日报》,刊期为周六刊,1959年11月23日起改为周7刊。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自贡日报》改为周3刊并更名为《自贡…  相似文献   

10.
四川《宜宾日报》创刊于1952年10月1日,1971年停刊,1988年7月1日复刊。复刊以来的32年,是记录宜宾筚路蓝缕、风雨兼程的31年,是见证宜宾云卷云舒、气壮山河的32年。回顾宜宾日报社的演变历程,作为中共宜宾市委机关报,《宜宾日报》创刊于1952年10月1日,前身为《宜宾农民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市报人》2010,(11):F0002-F0002
身居新疆库尔勒市的《绿原报》。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党委机关报,创刊于1948年。前身是闻名中外的八路军三五九旅的战地油印小报——《战鼓报》,1984年11月15日定名为《绿原报》。如今的《绿原报》为对开周三刊,年总发行量已突破200万份。  相似文献   

12.
《冀东日报》的前身是1940年1月1日创刊的《救国报》及以后的《冀热辽日报》和《长城日报》。《救国报》出版发行到1945年11月底,共出刊240期。从241期起,也就是从1945年11月3日起,改名为《冀热辽日报》。这是冀东解放区第一张铅印报纸。4开4版,《冀热辽日报》出版发行两个多月后从1946年1月12日起,又改名为《长城日报》。第一张《长城日报》的期号是262期,是从《冀热辽日报》顺延下来的。从1946年5月15日起,《长城日报》又更名为《冀东日报》,期号为298期。所以,《冀东日报》的前身,虽数易其名,但报纸发行的期号,则从1940年1月1日创刊的《救国报》顺延下来,并未中断。  相似文献   

13.
《采.写.编》2010,(1):F0004-F0004
《太原日报》是中共太原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52年1月1日。2009年4月17日成立太原日报报业集团。目前集团拥有“三报一网”媒体格局,即《太原日报》、《太原晚报》、《山西商报》和太原新闻网。  相似文献   

14.
王彤 《新闻前哨》2011,(6):92-93
奥地利《工人报》(ArbeiterZeitung)是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机关报,1889年7月12日在维也纳创刊。主编维克多·阿德勒同时也是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他曾于1886—1889年创办社会主义的《平等》周刊。《工人报》创办的前四年是周报,第五年改为周二刊报。  相似文献   

15.
2012年5月30日,中国报业又有了一个新的"大世界吉尼斯之最":《郑州晚报》以单日出版672个版创造了崭新的中文报纸单日出版版数世界之最。原来的纪录保持者是天津的《每日新报》,它在2005年曾出版516版的特刊。《郑州晚报》是中原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一张有着63年历史的报纸,1963年毛泽东主席曾为《郑州晚报》题写报头。2002年5月30日,郑州晚报社从郑州市委机关报变更为都市类报  相似文献   

16.
《上海新报》是上海历史上第一份近代化中文报纸。19世纪60至70年代初,它一枝独秀,成为当时中国大陆唯一的一份中文报纸。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历经战乱,那一时期的中文报刊资料已十分罕见。因此,保存相对完好的《上海新报》,其史料价值就显得尤为珍贵。深入细致地考察《上海新报》,对于研究近代中文报刊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上海新报》创刊于1861年11月,初为周刊;1862年5月7日改为周三刊(逢二、四、六出版,星期日无报);1872年7月2日改为日报(星期日仍无报);1872年12月31日终刊。该报由英商字林洋行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车报社十年来的经历堪称行业报群体的缩影:1998年时,《中国汽车报》由机械工业部主管主办,带有较强的事业单位色彩;而从2000年起,正式划归人民日报社,开始直面市场竞争。中国汽车报社也创造了很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的行业报向往的业绩:2000年1月1日,《汽车族》杂志创刊,标志着《中国汽车报》告别了单一媒体时代;2003年1月1日,《中国汽车报》由过去的周五刊一步到位改为周一刊,在当时的传媒界产生了较大反响,突出专  相似文献   

18.
《鹤壁报》复刊于1984年8月1日(原为《鹤壁日报》,创刊于1958年8月1日,1961年1月31日停刊),系中共鹤壁市委机关报.复刊时为周二刊,1989年4月1日改为周三刊,1994年10月1日改为周四刊.  相似文献   

19.
一、查封《益世报》 1919年5月24日凌晨两点,京师警察厅外右二区警署会同侦缉队突然包围了南新华街《益世报》北京馆,逮捕了刚刚从通县家中乘车返回报馆的总编潘云超(蕴巢),并将报馆查封。《益世报》成为“五四”时期第~家遭封禁的新闻报纸。此前,由北京学生联合会出版的《五七日刊》、《救国》已被京师警察厅以未经呈报立案为由查禁,还有些秘密刊物如《进化杂志》、《民声》等也都被查禁没收,但对公开出版发行的报纸下手,《益世报》当属第一家。  相似文献   

20.
1929年9月9日,三个年轻人陈铭德、刘正华、吴竹似,在南京,选择孙中山第一次起义的日子,创办了一张报纸《新民报》。到了1946年5月1日,《新民报》上海版晚刊创刊,《新民报》拥有了五社八版的规模。五社为南京、重庆、成都、北平、上海,前三社均为日、晚两刊,从而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民营报纸。它创办之初,正是蒋介石用现代方式组织起来的专制国家成立不久,“党化新闻界”使中国新闻界受到空前的钳制;它的大发展之时,正是抗战胜利不久,中国面临和平与内战、民主与专制两条道路选择的关键时刻。也就是说,在一文网森密的国度里,《新民报》能够在保持文化人气节,又发挥文化人长处前提下成就如此辉煌的局面,无论从报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