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了解世界、获取信息、丰富知识、交流思想、拓宽视野的平台.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复杂性、自由度大、难以控制等特点,造成网上不文明用语层出不穷,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不便.对此,要建立网上思想工作阵地,运用校园网对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加强网络文明的引导和监控.  相似文献   

2.
高校校园网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健张伟 《科教文汇》2009,(33):216-217
当今,网络的复杂性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校园网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高校如何加强校园网建设,利用校园网平台,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3.
刘嘉 《科教文汇》2012,(19):11-12
网络是信息时代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研究生具有群体结构复杂化、思想多元化等特点。如何针对研究生这一特定群体,构建科学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把握研究生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已经成为当前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网络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和特点,提出了以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网络成长指导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为主要建设内容,构建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占领网络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开创研究生思政教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要发挥校园网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必须依托校园网,加强对学生公寓的管理;开辟网络德育阵地,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功能;建立一支适应网络环境的高素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5.
网络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通过强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加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网络伦理的教育与引导,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以应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诞生是要创造一个“自由、平等”的,“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军队、没有等级,没有贫贱,没有歧视”的世界,网络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开阔了我国大学生的视野,但因我国的信息网络安全技术发展较为滞后,对网上传播的不健康思想防范能力低,使得我国最大的网民群体大学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其人格倾向、社会道德、价值标准、政治信仰正经历着复杂的变化,也使得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指出:“要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各类网站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QQ群正深切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结合网络的特点,建立多种QQ群,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将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交流方式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是网络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要求.如何使QQ群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让QQ群成为切实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何爱华 《科教文汇》2014,(31):13-14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对网络的依赖性也在加强,如何利用好网络这一平台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摆在大学生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网络信息量大、传播快捷并且具有匿名性,为此就要建立机制确保网络思想政治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强网络道德自律,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避免消极因素,切实利用好网络平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对网络的依赖性也在加强,如何利用好网络这一平台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摆在大学生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网络信息量大、传播快捷并且具有匿名性,为此就要建立机制确保网络思想政治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强网络道德自律,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避免消极因素,切实利用好网络平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十六号文件提出的"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关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蓝图.新时期必须用新思路和新举措来迎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应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为目标,以网络为依托,形成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加强网络监督管理,积极开展双向沟通,构建良性的网络精神家园,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随着社会发展、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大学生作为接受新思想的最前沿群体;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现代化给大学生的思政工作带来困难,伴随着困难而来的是机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教育过程中解决困难,利用此次机遇,扩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大学生深受网络的影响,“个性”主义膨胀,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习惯于无信任的生活状态;沉迷网络会严重影响学习以及身心的健康,人际交往能力被大大地削弱。这些都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提出以下对策:一、建构有影响力、有特色的校园网络网络;二、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网上信息的引导和监控,净化网络环境;三、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伦理、网络法制教育;四、建立新型的思想教育工作队伍;五、开展有意义的网络应用及信息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3.
陈春莲  王泽伟 《科教文汇》2007,(9X):20-20,25
中共中央十六号文件提出的“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关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蓝图。新时期必须用新思路和新举措来迎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应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为目标,以网络为依托,形成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加强网络监督管理,积极开展双向沟通,构建良性的网络精神家园,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许蕾  林琳  吴帆 《科教文汇》2013,(22):8-9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化是网络信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网络工作原则,掌握相应的措施和策略:更新观念,加强队伍建设;把好内容关,加强对网络的监督和管理;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奏响网上主旋律;拓展方式和渠道,灵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化是网络信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网络工作原则,掌握相应的措施和策略:更新观念,加强队伍建设;把好内容关,加强对网络的监督和管理;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奏响网上主旋律;拓展方式和渠道,灵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与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强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6):212-212,246
互联网以其受众广,快捷、多功能、交互性等特点,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要的现代载体。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女大学生应加强自身修养,网络道德教育,准确角色定位。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根据女大学生自身特点,创新工作思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自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实现大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控制,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和责任担当意识,建立学校主流媒体群,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是自媒体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8.
李旭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8):157-158
“两课”教学发挥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互联网络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高校校园网络的普及,大学生上网人数激增,给传统意义上的“两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时期,“两课”教学改革要适应新形势,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提高“两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建立起网上“两课”教育教学的阵地。  相似文献   

19.
曹文 《科教文汇》2009,(13):62-62,79
班级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班级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差的班级工作归因,并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五个方面加强班级工作建设,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出现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空前的变化,由于网络本身藏匿性、虚拟性的特点,加之大学生矛盾的身心特征,使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对此,政府、高校都应该意识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针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推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障其顺利、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