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血压长期升高往往累及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故在容观上为二维超声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提供了可能性。笔者自1988年以来对长期患高血压病者心脏各部位的结构改变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分析,以确诊高血压性心脏病,获得满意结果。现将214便高血压性心脏病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高血压治疗仍然沿用传统的治疗方法,然而随着对高血压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和各种新的抗高血压药物的研制和问世,对高血压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故现阶段提出了在高血压个体化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从确切降压、稳定血压和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三方面进行治疗的新概念、从这三方面具体阐述了高血压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文献法、调查访问法、观察法对科学的体育运动与高血压进行研究。高血压病已成为现代社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运动疗法可以有效地协助降低血压、调整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体力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是高血压病治疗的必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阐述体育运动对高血压的影响及高血压患者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病,长期持续的血压增高会造成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而合理的饮食、用药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有效的控制血压,明显降低靶器官受损的危险性。积极预防、治疗可制止和逆转高血压病对靶器官损害。所以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老年教育》2007,(6):58-58
高血压主要是有高级神经中枢调节血压功能絮乱所引起,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高血压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它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早期和中期,症状往往不明显,而为人们所忽视,而一旦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则变成难以控制的医疗保健问题,因而被称为“声的杀手”。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是以原发性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WHO诊断标准:收缩压≥21.3kpa或舒张压≥12.7kpa,两者符合1项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此病病程长,老年人居多,且并发症较多。在高血压病病人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环。通过教育,提高其对疾病以及相关知识的认识水平,掌握科学合理的自我管理、自我护理的方法,对稳定高血压,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现将我科的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实施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高血压治疗费用对高血压治疗控制率的影响,以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方法以内科门诊近一年半以来高血压病患者看病就诊未能很好的控制血压的526例作为随访对象,按照临床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血压未能控制者,适当增加原来口服药物的剂量或加服另一种降压药。结果265例患者经再次调整价格便宜的降压药物利血平后,部分患者下降明显,血压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其中根据患者体质差异血压完全有效者达到156例,占总数的58.9%。结论针对经济困难的高血压患者,做出相应的对策将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8.
严英 《老年教育》2009,(11):62-62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常与热量摄入过多、食盐摄入过量、肥胖、饮酒等因素有关。高血压病还是诱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患者不论是轻度高血压还是在药物治疗阶段,都应进行饮食治疗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控制总热量的摄入,以降低血压、减少药物用量,最终使血压恢复正常并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社区综合干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对我院92名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和根据高血压病防治指南制定的个体化药物干预,随访16个月,观察其生活方式的改变、血压下降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干预前我院高血压病人戒烟限酒、低盐饮食、规律运动和控制体重人数比率分别为21.7%、28.3%、34.7%和32.60,干预后分别为86.9%、89.1%、85.9%和71.7%(P〈0.01)。干预前我院高血压病患者对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0.8%、43.4%、28.3%,干预后分别为97.8%、80.4%、84.8%(P〈0.05);干预前收缩压为(158.73±10.06)mmHg,舒张压为(103.40±7.21)mmHg;干预后收缩压为(128.40±9.36)mmHg,舒张压为(87.64±5.73)mmHg(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能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能有效降低血压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高血压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乃至生命的慢性病。健康教育是预防高血压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可教育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进行长期有效的规律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 ,减少心、脑、肾等并发症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 生活方式的改变改变生活方式有益于高血压的预防 ,可有效降低升高的血压 ,并能降低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 ,对所有高血压病人教育其改善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的措施 :1.1 减轻体重 所有的体重超出理想水平的高血压病人都应减轻体重 ,限止热量摄入和增加有氧代谢运动可减轻体重。1.2 限酒 大量饮酒是高…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 ,长期规则有效的血压控制 ,使高血压病患者持续地维持于正常血压状态 ,可降低脑卒中、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目前 ,药物治疗仍是控制高血压并预防其并发症的有效措施。降压治疗的目的就是要将患者的血压降至正常范围或可接受水平 ,减少高血压所引起的靶器官的损害 ,最大限度地避免降压药物的副作用。氯沙坦和福辛普利为两类新型的抗高血压药物且均为长效制剂 ,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有很好的疗效 ,且对肾脏有保护作用。本文对两药的作用进行比较[1,2 ] 。1 降压作用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相似文献   

12.
天麻钩藤颗粒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颗粒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患者随机分为天麻钩藤颗粒组(中药组)30例和氨氯地平组(西药组)30例,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和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结果:经治疗后两组血压下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中药组GSH-PX的升高却较西药组明显(P〈0.01)。结论:天麻钩藤颗粒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患者具有肯定的降压效果,同时能够增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从而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钙拮抗剂(心痛定)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协同作用治疗高血压及充血性心力衰竭75例分析及追踪调查研究发现,卡托普利与心痛定长期配伍服用对高血压病及充血性心衰疗效显著,不仅能使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持续稳定在较低水平,而且随着血压的下降,靶器官心脏的左室肥厚逆转,心脏舒张功能改善,射血分数明显提高,另外对充血性心衰患者,不仅急性发病时明显缩短疗程,而且对预后极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血压发病一直呈上升趋势,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高血压病患者的年龄在提前。医学研究表明,成人的原发性高血压始于儿童期,儿童期血压偏高是日后高血压病的潜在因素。据统计,血压偏高的儿童约占同龄儿童的10%左右。专家认为,预防高血压应从儿童抓起。祖国医学提倡“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哪些儿童易患高血压,又如何预防呢?从高血压的发病来看,多数都有家庭遗传病史。有人做了这样的调查:在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只有一方有高血压及双方均无高血压的家庭,其子女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5%、28%、3.8%。但是,后天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肥胖最危险。肥胖儿因机体代谢需要,心脏排血量及血容量均较正常儿童高,久之就会造成血压升高及心脏肥大。据统计,50%以上的高血压儿童是肥胖儿。此外,食盐过多、精神紧张、缺乏锻炼、吸烟、饮酒等也都可导致高血压。临床实践证明,许多有高血压家庭史的儿童,如果注意避免后天不良因素的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高血压的发病情况及其与睡眠对血压的影响.方法:打鼾就诊的患者经整夜多导睡眠图监测及睡前、睡中及醒后血压测定.以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组:5~20为轻度,21~40为中度,>40为重度,<5为原发性鼾症或上气道阻力综合征(AHI<5鼾症).结果:1、睡前血压与睡中、醒后血压有显著性差异(P<0.05),较睡前升高.2、睡前、醒后血压达到高血压标准情况比较:分睡眠前后血压均正常、仅睡前血压升高、仅睡后血压升高、睡眠前后血压均升高四种情况比较,除AHI<5外,OSAHS轻、中、重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危象是短时间内血压急剧升高引起的一种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 ,在某种诱因作用下血压忽然升高超过 2 0 0 / 130mmHg ,同时伴有心、脑、肾急性器官损害。临床常见高血压急症有高血压脑病、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 ,主动脉夹层瘤或急性心梗伴有严重的高血压等。高血压危象发病急、病情重、危险性大 ,护士细心、准确的病情观察为诊治提供了依据 ,精心的护理是患者早日康复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高血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手术期间的麻醉及相关处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2年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平诊全麻手术(均为高血压患者)25例,对患者在手术期间的麻醉处理及使用相关药物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其中5例患者在全麻术中血压大致正常,与基础血压相比波动在20%以内,未做特殊处理;另外20例患者全麻术中血压升高,用药(硝酸甘油、乌拉地尔)控制后降至正常或接近全麻前水平.25例高血压患者全部未出现心、脑、肾重要脏器并发症.结论 全身麻醉下行各类手术的高血压患者只要麻醉管理得当,适度控制血压,就能安全平稳渡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18.
目前,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特别是高血压病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高校中老年教师的高血压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加强高血压病的防治工作对增进教师的健康,降低病亡率有着重要意义.一、高血压及高血压患病率1.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是指人体循环动脉血压高于正常值.是常见的临床表现.正常的血压随着年龄增长而不同.一般收缩压≥16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5毫米汞柱,称为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59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在91—94毫米汞柱时为临界高血压.2.高血压的患病率.根据有关文献记载,某省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5.58%.其中城市为6.06%,农村为5.08%.经调查表明,高血压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从我校教师每年进行的身体检查看,患高血压病的绝大多数为中老年教师,并且男教师多于女教师.二、高血压病因本病的病因虽然尚未明确,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种族.有些少数民族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一般认为,吸烟、饮酒、膳食、肥胖与高血压发病有关.长期吸烟及嗜盐者发病较高.2.年龄.45岁以后,发病率开始上升,55岁至65岁明显增多,达到高峰值.3.性别.山东省1991年7月—9月进行的高血压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全省高血压标化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临界高血压的患病率同样男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常发生在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监床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当血压轻度升高,呈波动状态时,病人可无自觉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但部分病人自觉症状可有: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失眠、心悸、肢体麻木、易疲劳等,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高血压病人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血压持续升高,会引起全身的小动脉硬化,最后导致脑溢血,心肌梗塞,肾功能衰竭等造成生命危险。1994年我校45岁以上教职工健康体检结果表明,其中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  相似文献   

20.
JNC Ⅵ的最新观点强调 :高血压不仅仅是血压升高 ,而且是全身多脏器病变 ;提出高血压患者危险度的分期和分期法 ,并以此决定治疗方法 ;高血压的危害不仅取决于血压的高低 ,还与是否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治疗应更注重个体化 ;任何年龄降压均有益 .HOT研究显示 :收缩压降至 1 8.5kPa (1 39mmHg) ,舒张压降至 1 1 .1kPa(83mmHg)为最佳降压水平 .我国高血压流行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 ,患者在治疗上存在着三个误区 .普及高血压的防治知识 ,提高高血压的治疗水平和患者的顺从性 ,是我国高血压防治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