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名词充当状语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本文谈谈文言文名词状语的鉴别方法。 (一)名词状语与主语的区别。名词状语位于谓语之前,同主语所处的位置相同,形式相似;有时候在谓语前同时出现名词状语和主语,容易混淆。怎样区别呢? 第一,一个名词不能施行谓语的动作行为,常常是状语。如《愚公移山》中“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处于主语位置,但它不能施行“运”的动作,不能充当主语,便推知“箕畚”是名词状语。第二,名词和谓语如果是陈述和被陈述关系,这个名词是主语;如果是修饰和被修饰关系,这个名词是状  相似文献   

2.
古汉词名词有一种特殊的用法,就是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的状语。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用作状语。但在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是常见的现象,而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分析它的各种情况,研究它的教法,是文言文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可忽视。学生学习名词作状语,有两个难点:一是如何辨别它是主语还是状语;二是如何对译。在高一语文课堂上,有一次我让学生翻译“有狼当道,人立而啼”。有人把“人立而啼”译为“人站着哭”。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精炼的语言形式——名词作状语,就是把名词单独用在动词的前面,表示比喻、动作的凭借、方式等多种意义。如: ①豕人立而啼。(《左传》) 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③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④智取生辰纲。(《水浒》) 句中黑体字的词都是名词作状语(下同),句①的“人”表示“象人那样”;句②的“兄”表示“象对待兄长那样”;句③的“箕畚”表示“用箕畚”句④的“智”表示“用智”。 在现代汉语中,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处所名词也常用作动词的状语。如:  相似文献   

4.
古文中名词作状语,是古今汉语的差异点之一,也是古文今译中的一个难点。找出它的某些规律,对指导古文今译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地说来,名词不能直接作状语,它需要同某些词或某种格式组合成一种结构才能充当句中的状语。因而,在译时,需要根据现代汉语这一语法要求,对古文名词作状语句子的“名词”作适当的处置和组合。其方法有二: 一、加入介词,同句中“名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句中状语. 例如:  相似文献   

5.
中学文言文教材中,名词作状语的语法现象包括了古代汉语各类名词作状语的特点及用法。其中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作状语基本上与现代汉语相同。而普通名词作状语则与现代汉语有显著的区别,它与作主语的名词同样用在动词谓语之前,容易相互混淆,是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点。笔者把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整理出来,供青年教师和同学们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翻译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名词作状语如“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犬”是名词,充当动词“坐”的状语。翻译时,要译成“像犬的样子坐在(屠夫的)前面”。又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要译成“用筐(把泥土)运到渤海的边上”。再如“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要译成“皇上叫他在外带兵”。由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名词作状语在译成白话文的时候,前面一般要加上一个适当的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充当动词的状语。二、数量词的翻译⑴数词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词,中间不用或极少用量词。如《口技》中的“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翻译时加上…  相似文献   

7.
一、从主谓句说起主谓句定语主语 状语谓语补语 定语宾语▲强调 :A 主语是陈述的对象 ,就文言文而言 ,常用名词、代词充当。B 谓语是对主语的陈述 ,回答主语“怎么样” ,就文言文而言 ,常用动词、形容词来充当。C 宾语是谓语动词涉及的对象 ,就文言文而言 ,常用名词、代词来充当。D 状语是修饰、限制谓语的 ,就文言文而言 ,常用介词短语、副词来充当。二、确定主语及其相应实词的含义主语的位置常位于一句话的开头 ,且大都由名词、代词充当 ,确定主语一般来说比较容易 ,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A 人名的简称 ,字的简称。有些古人的名、字…  相似文献   

8.
一、名词的活用名词在句子中一般充当主语或宾语的成分,不作谓语。文言文中,名词如果处在谓语位置,则活用为动词。例如:1.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2.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例1中的“蹄”用作一般动词,译为“踢”;例2中的“肉”是使动用法,译为“使……长肉”;例3中的“宾客”是意动用法,译为“以宾客之礼对待”。名词一般不能用来作状语。文言文中,名词如果出现在谓语前面,它要么是用作主语,要么就是活用为状语。例如:4.其一犬坐于前。(《狼》)5.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相似文献   

9.
能识别实词活用的多种形式。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文言文阅读就是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要读懂浅显的文言文,必须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实词的词义。识别实词活用的多种形式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实词的活用是在文言文里,某些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的一种常见现象。实词活用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名词作动。如:左右欲刃相如(刃,名词用作一般动词,杀);孟尝君客我(客,名词用作意动词,以……为客);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王。名词用作使动词,使……成为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用作状语,表修饰关系,用箕畚)。二是动词活用。如:殚其地之出(出,动词活用作名词,作宾语,出产的东西);君将哀而生之乎(生,动词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带宾语,使……活);公子怪之(怪,动词意动用法,多数为表心理活动的动  相似文献   

10.
蒋栋梁 《语文天地》2011,(23):26-27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在文言文众多的词类活用中,名词活用尤为突出。一、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而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名词作状  相似文献   

11.
我们知道 ,除开和现代汉语一致的“时间名词作状语”的情况以外 ,普通名词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些名词状语可以用来表示比喻 ,如 :“豕人立而啼。”(人 :像人一样 /《左传·庄公八年》) ;可以表示行为的依据或工具 ,如 :“失期 ,法皆斩。”(法 :依照法律 /《史记·陈涉世家》)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用箕畚 /《列子·汤问》) ;可以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如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面 :当面 /《战国策·齐策》) ;可以用来表示方位 ,如 :“陈良……北学于中国。”(北 :向北 /《孟子·滕文公上…  相似文献   

12.
拙作《名词作状语刍议》曾发表于《湖州师专学报》八六年第三期社科版上,对古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这一语法现象谈了自己的粗浅看法,为进一步阐述名词作状语在古代汉语语法中的普遍性及它的功能作用,特补写本篇,以作续议。 在《名词作状语刍议》一文中曾指出,名词作状语是古代汉语语法中的普遍现象,是名词常规的语法功能。它在古代文籍中大量出现,例子比比皆是,同时在不同的句式、场合和不同的语意环境下,它起着各种各样的作用。下面试分四种情况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古汉语中,普通名词作状语与名词作主语比较难分辨。"我们可根据名词和它后面的动词能否构成陈述关系,来区分主谓、状谓结构。"另据名词不受副词、助动词修饰的语法特征,可断定若这个名词前紧接副词、助动词的是状语,而不是主语。  相似文献   

14.
名词作状语,属于文言词类活用。一般地说,动词谓语前的名词,大多是主语,只有少数的(包括时间、方位、处所名词)被活用为状语。虽然如此,但也给学生学习文言课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辨识名词活用作状语,首先应以施受关系或陈述关系为标准,辨识其是否属于活用。如果动词谓语前的名词,是动词谓语的施事或受事,就是说,它同动词谓语是被陈述与陈述的关系,那么它就是句子的主语而并非活用为状语。如“项伯杀人”句中的动词“杀”前边的名词“项伯”,是动作“杀”的发出者,是施事,动词“杀”是陈述名词“项伯”怎么样的,二者是  相似文献   

15.
古汉语普通名词作状语是汉语名词基本功能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在其名词作状语的语法虚化过程中,名词的基本特征并未改变,但发生了偏移现象,名词作状语表示的是一种与该名词相关的动态或状态意义。名词状语一旦和它的中心语结合后,便构成了一个非常紧密、不可分割的整体,使彼此间的形象色彩互相受到感染,从而产生出特殊的形象意味和感情色彩,具有鲜明的修辞特点。  相似文献   

16.
状语和定语所修饰的对象一般是确定的,但有时充当状语的词语可前移中后移,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位置上的名词的定语;有些句子中的主语或宾语位置上的名词的定语也可后移或前移谓语动词前作状语,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本即对上述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名词作状语,是古代汉语中名词活用现象的一个重要类型。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见。而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却颇为普遍。一、普通名词作状语1.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情状以作为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常常遇到表示时间、处所的名词、方位词和方位结构(以下简称“时、地名词”)处于句首的句子,这时、地名词究竟是主语还是状语,往往难以分辨,各家语法书上也说法不一。现在试就我们的教学实践作一初步探讨。一、句首时、地名词作主语的条件:1、由形容词充当谓语的句子,也叫描述句,句首的时、地名词是陈述对  相似文献   

19.
在文言文中,名词常常可以不用跟介词结合就直接单独作状语,如“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的名词“人”作“立”的状语、“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名词“兄”作“事”的状语等。这种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它的语法性质是怎样的呢,是一种词类活用现象呢,还是名词固有的语法功能呢?早在1898年,中国第一部研究文言语法...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认为:《史记》中的“老人儿啼”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的句子。“儿”被认作是名词作状语在语法上没有根据,应是主语;“老人”与“儿”也不能构成比喻关系;“老人儿啼”的名意应重新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