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曾经进行过10年以上专业武术训练又放弃锻炼习惯的在职武术教师以及从事文科教学的普通教师的跟骨骨密度、骨硬度和血清学骨代谢指标进行测量。研究发现,在散打、套路和文科教师的年龄、身高、体重和体重身/高指数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武术教师的跟骨骨密度和骨硬度显著高于文科教师(P<0.01),散打教师和套路教师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骨密度与骨硬度之间相关性显著(r=0.844,P<0.01);散打教师和套路教师的骨形成血清学代谢指标显著高于文科教师(P<0.05,P<0.01)。结果提示青少年时期进行专项武术训练不仅可以提高骨密度和骨硬度,这种优势在放弃锻炼习惯多年后仍可维持。  相似文献   

2.
了解机关工作人员骨质健康状况,探寻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应用定量超声(QUS)技术,对厦门市852名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跟骨密度测量和分析,其中男性498人,女性354人,年龄23—60岁,各以每5岁为一年龄组。结果:青年男性(21—30岁)骨硬度指数(SI)明显高于同龄组的女性(P<0.05),男性SI的峰值出现早于女性;SI随年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男性51—55岁、56—60岁分别降到同性别骨峰值的84.9%和83.3%;女性51—55岁降为同性别骨峰值的91.8%;男女SI均与年龄呈负相关,与身高、体重呈正相关,而与BMI无相关性;男女骨质正常者所占比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骨质疏松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结论:厦门市机关工作人员骨密度总体表现满意,男性高于女性;身高、体重、年龄是影响骨密度的重要因素;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3.
运动对大学生骨密度和体成分的影响及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探讨处于青春末期的大学生骨密度与体成分、肌力间的相互关系,采用定量超声法和生物电阻抗法对在校的体育专业大学生99人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107人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导致大学生跟骨骨密度提高,但骨密度的增加无性别差异;运动可以提高体成分中去脂体重的含量,降低体脂百分比;体育专业学生跟骨骨密度与去脂体重呈正相关,且体育专业女生体重与骨密度也呈正相关;男生的肌力与跟骨骨密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系统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大学生跟骨骨密度,改善体成分的构成.女大学生体重是影响跟骨骨密度的重要因素.在青年期进行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对提高去脂体重、减少体脂量、增加骨密度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专项武术训练对青少年骨骼质量的影响,采用定量超声骨质成像与测量系统对长期进行专项武术训练的男性青少年进行研究。结论:武术专项的运动员虽然身高、体重较低,但骨密度和骨硬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长期有规律地进行武术锻炼有利于提高人体的骨骼质量。  相似文献   

5.
实验对象:随机抽取S学院一年级学生共107人,其中,包括音乐系(37人)、中文系(41人)、体育系(29人)等3个系(被调查学生均为身体健康、无代谢性疾病并自愿接受测试者)。测试方法:采用韩国SONOST-3000型超声骨密度测试仪测定实验同学右侧跟骨骨质指数,同时,测量身高、体重。实验中严格按照骨密度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尽量减少测量误差。结果1.按照运动时间分组后各组间骨质指数的比较(1)轻微运动组大学生骨质指数高于基本不锻炼组差异呈显著性,男性P<0.01、女性P<0.05。(2)经常运动组大学生骨质指数高于轻微运动组,差异呈显著性,男性P<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参加艺术体操训练1年的青春期前期女子运动员进行骨密度、骨几何参数以及骨代谢相关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分析,为艺术体操训练能有效促进青春期前期女子骨骼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12名参加艺术体操训练1年的青春期前期女子运动员以及相同年龄段的未参加艺术体操训练的小学女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双能X射线扫描仪对全身及局部区域的骨密度进行检测,并结合股骨强度分析软件获得两组研究对象的股骨颈的骨几何参数。此外,通过免疫学方法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样进行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和I型胶原C端肽含量测定;结果:参加艺术体操训练能使整体骨密度增加约10%,主要关节部位骨密度增加约为15%。在骨几何参数方面,截面面积、皮质骨厚度、剖面系数都有显著增加,但抗曲化率则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下降。碱性磷酸酶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上升,增加幅度高达32.7%,血清骨钙素与I型胶原C端肽与对照组相比增加约20%;结论:参加艺术体操锻炼对于青春期前期的女性能有效提高骨密度,对股骨颈的骨骼强度和抗骨折能力也有较大程度的提升。生化标志物分析结果表明,骨矿物质吸收能力和骨骼形成能力有显著增强。因此,长期艺术体操训练对青春期前期的女性有利于骨骼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随机抽取北京市第27中学的初一、初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国民体质标准测试工具和双能量X线吸收骨密度测量仪对受试者的身体成分及相关形态指标进行测量。结果显示本研究中男生受试者大部分身体形态发育指标均与全身的骨矿含量和骨密度呈高度正相关(P〈0.01)。男、女受试者的瘦体重,肌肉组织重量等与骨量呈高度正相关,而体脂率指标与全身骨矿含量和骨密度都呈较低的相关度。这提示影响青春期少年骨发育的重要因素是其瘦体重及肌肉组织重量,而处于青春突增期的少年体脂率与骨量的多少并无太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黑龙江省青年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体成分及跟骨超声参数的特点及相关性进行研究,为其科学运动训练提供有关体成分及骨代谢方面的资料。结果显示:短道速滑运动员体重、体脂率和瘦体重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差异显著,与体育类大学生相比差异不显著;短道速滑运动员跟骨超声参数T值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和体育类大学生;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瘦体重与T值呈显著相关,瘦体重是决定跟骨超声参数的主要因素。得出长期高强度的运动训练对黑龙江省青年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跟骨超声参数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维持和增加瘦体重及制定适宜的运动训练方案,对促进黑龙江省青年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骨健康,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防治运动性损伤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成年人身体成分与跟骨骨密度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身体成分(体脂肪率,瘦体重、BMI、四肢及躯干肌肉量)对跟骨骨密度的影响,为今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方法:随机抽取581例济南市普通市民,进行跟骨骨密度和身体成分的测试.计算和比较骨密度测试结果及其与身体成分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T值呈下降趋势,男女峰值均出现在25~29岁;各个年龄段女性骨密度T值均大于男性,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男性和女性骨密度T值与全身非脂肪量、右腿推定肌肉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074、0.069和0.111、0.154.结论与建议:跟骨骨密度T值有明显的年龄变化趋势和性别差异,这种性别差异可能是由男女之间不同的生活方式造成的:骨密度T值与非脂肪量和右腿推定肌肉量表现出了数据关联性,且女性相关系数大于男性,初步认为增加全身瘦体重特别是增加右下肢肌肉重量有利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且对于女性来说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0.
在运动训练中,优秀高山滑雪运动员保持较好的体质、身体形态学、跟骨超声骨量对提高高山滑雪项目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是非常有好处的。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优秀高山滑雪运动员体质、身体形态学与跟骨超声骨量现状进行研究,为其科学运动训练提供借鉴。结果显示:高山滑雪运动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体脂率、瘦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身高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高山滑雪女子运动员体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瘦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他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运动员体质方面男子高山滑雪运动员握力体重指数显著低于体育大学生,其他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女子高山滑雪运动员体质各项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山滑雪运动员跟骨超声骨量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1995年所测体育院校女职工桡、尺骨骨密度(BMD)、体重指数(BMI)为调查基线,追踪调查8年间(1995-2003)骨折的发生状况,以进一步探讨体育活动、BMD、BMI与骨折的关系。研究对象:被调查者105人,系体育院校女职工,包括教师、干部和工人。年龄30~69岁。将被调查者分为有运动史和无运动史两组。有运动史组指坚持锻炼6个月以上者,无运动史组系很少(每周少于3次)或不参加体育活动者。研究方法:骨矿测量、身高、体重测量、骨折调查、统计。结果:1.不同年龄阶段桡、尺骨BMC和BMD的分布与骨折危险性的关系骨折危险性有随年龄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女性知识分子的体成分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应用GE Insight和Inbody 3.0测试630名不同年龄组女性知识分子的骨密度与身体成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知识分子的体重、肌肉、体脂肪、腰臀比、BMI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组人群骨总量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骨强度在20~29岁达到最大,30~34岁、50~54岁明显下降;骨质正常占80.2%,缺乏占15.5%,疏松占3.3%;身高与骨强度、T、Z存在负相关,脂肪%与骨强度、T存在负相关,体重、BMI、去脂体重与Z值存在显著的相关性;BMI正常占67.6%.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讨不同项目对女大学生骨密度和体成分的影响,以及探讨大学生身体成分与骨密度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法国产UBIS5000型定量超声仪和韩国产Biospace InBody 3.0体成分仪对校羽毛球队、武术队、篮球队、定向队、健美操队和游泳队共计56名女大学生进行左跟骨骨密度和体成分(去脂体重,体脂率)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①篮球项目的女大学生跟骨BUA与其他项目(除羽毛球外)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跟骨SOS与游泳和武术项目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羽毛球项目跟骨BUA和SOS与游泳和武术项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健美操项目跟骨BUA与游泳、SOS与武术和游泳项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不同项目去脂体重以篮球项目最高,武术项目最低。体脂率以游泳项目最高,羽毛球项目最低;③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女大学生跟骨BUA,SOS与BMI、去脂体重、体重均存在非常显著性相关(P<0.01);BUA与体脂率存在低度负相关(-0.29,P<0.05);SOS与体脂率无相关关系。结论:①不同运动对女大学生跟骨骨密度(BUA)和骨强度(SOS)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以力量性项目和冲击性项目对提高骨密度最有帮助,参与篮球、羽毛球和健美操项目的大学生骨密度相对较高。②不同运动对女大学生体成分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结合大学生去脂体重与骨密度的关系,建议女大学生在身体成分上应增加和改善去脂体重量以达到增进机体骨密度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女子手球运动员骨密度值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测试方法,对国家女子手球队运动员(运动组)和非运动专业女生(对照组)的骨密度及某些身体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运动组具有较高桡、尺骨骨矿密度BMD和骨矿含量BMC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同时,运动组与对照组BMC等值,和身高、体重及体重派生指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结果提示,身高、体重等可影响骨密度值的大小,运动能提高骨密度.  相似文献   

15.
骨密度的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骨密度测量的常用方法,并系统划分影响骨密度的因素。判断骨密度与年龄的关系,为青少年的年龄推断提供依据,得出骨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与年龄相关的骨质量减少。根据测量青少年的骨密度来解释为什么男孩在青春期后期比女孩发育得快;特别对女性进行调查发现,体重与瘦组织和脂肪组织在男女各个部位的骨密度都有一定的相关性;体育锻炼对其骨质量峰值期和衰老下降期的影响及运动负荷与骨质量的关系,发现女性在绝经后期骨质量快速下降。老年退行性骨质量丢失和绝经后骨质量丢失的综合效应以及峰值骨质量低于男性的特点,使得老年妇女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性高于任何人,雌激素水平低下是长期的剧烈运动训练引起骨密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成都地区1502例女性跟骨定量超声骨密度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普通女性跟骨定量超声骨密度随年龄和BMI的变化规律及出现骨质疏松征兆的情况,观察T-score、Z-score的发展趋势,为提早预防和诊断骨质疏松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方法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重和跟骨定量超声骨密度,并记录每住受试者的年龄。结果T-score和Z-score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更年期和老年期各年龄组间T-score和Z-score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骨质疏松征兆的百分比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绝经和衰老是引起女性骨质丢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高校中老年教师人群骨密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骨质疏松及骨折提供借鉴,以促进骨质健康发展。【方法】运用文献资料及实验研究方法,选取太原工业学院中老年教师111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校教师骨密度现状调查问卷”收集年龄、营养摄入、身体锻炼、遗传史、心理状态、疾病史、性激素、身高和体重等数据;使用美国通用公司双能X线超声骨密度仪器对教师非优势脚跟骨进行骨密度测试;采用Pearson分析教师骨质疏松症影响因素。【结果】教师整体平均骨密度T值为-0.97、骨强度指数值为85.57、骨折风险系数为3.13,共检出18例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6.22%,女教师整体骨密度状况优于男教师。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教师高龄、遗传基因、饮酒、吸烟、心理状态、40岁后身高降低3cm以上、身体质量指数(BMI)过低、消化系统及代谢疾病史、身体锻炼和营养摄入不足等问题的个数与骨质疏松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并不是老年人群的专利。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指数下降是必然趋势。但加强体育运动,普及强化科学健身理论知识、摄入充足膳食营养素可减少体内骨矿物质流失,有效预防或减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上海市74名9-19岁男性青少年身体形态和下肢爆发力发育状况进行了2年的追踪调查,在调查时,考虑到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的发育特点,根据年龄把样本分为青春发育前期组(9岁-14岁,33人)和青春发育后期组(15岁-19岁,41人)。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下肢长、小腿长+足高、跟骨高、大腿围、小腿围、体脂率、瘦体重、腓肠肌内侧肌腱长、腓肠肌外侧肌腱长、跟腱长、垂直纵跳、RDJ指数。根据测试结果发现:(1)样本男性青少年在青春期身高发育速度高峰年龄为11岁。身高在9岁-16岁增长较快,身高增长最快速的年龄段是11岁-13岁,这与其他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身体形态、体力活动和超声骨指标来预测超重和肥胖者的下肢骨密度、脊柱骨密度和全身骨密度。方法选取超重和肥胖男性受试者138名(年龄50.9±9.6岁;BMI29.1±2.6 kg/m^2),随机测量其身体形态(身高、体重、BMI、胸围和腰围等)、体力活动(握力、纵跳和肺活量等)和超声骨指标(超声声速和传播指数)。骨密度使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进行测量。使用Stepwise逐步回归法构建下肢骨密度、脊柱骨密度和全身骨密度的预测模型。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所构建的模型都能够有效地预测受试者的骨密度。其中,下肢骨密度预测模型的拟合度最高。Bland-Altman定量测量结果一致性分析表明,下肢骨密度、脊柱骨密度和全身骨密度的实测值与预测值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35,r=0.60,r=0.31;P<0.001)。结论研究所构建的模型可以有效预测不同年龄、肥胖程度和体力活动水平男性的下肢骨密度、脊柱骨密度和全身骨密度,适用于大规模人群的骨质疏松症筛查与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实验法分析我国青年男篮运动员身体形态、素质与运动技术的相关性,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为优秀篮球运动员的选材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我国青年男篮运动员整体状况一般,但处于生长发育期,仍有发展空间;克托莱指数与身高、体重、伸臂高均呈正相关,而体质指数与体重显著相关,与身高无线性关系;伸臂高与运动技术水平正相关,身高、体重与三角移动负相关,与下肢爆发力、力量素质及速度素质正相关,纵跳、摸高与伸臂高正相关,而与投篮、运球、脚步移动等技术呈负相关,且大部分运动技术与身体素质间无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