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头衔     
艾米莉要重审汽车驾照.审照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问艾米莉的职业,艾米莉说:"我是一位母亲." "我们不把'母亲'作为职业来填写,在这种情况下,应填'家庭主妇'."  相似文献   

2.
<文汇报>2005年12月19日第2版有一篇文章引标是"记者昨日和市交警总队负责人一起",主标是"两小时诊脉内环拥堵结点",这题目让人感觉不够顺畅.再读正文,发现还有两处用了"诊脉":一是"昨天7时30分,记者随市交警……试图给这条路的拥堵结点‘诊脉'找出‘病因'."另一处是"于是,我们沿着内环线外圈开始了两小时的‘诊脉'之旅."这两处与我们的用语习惯相符合,但标题中的"诊脉内环拥堵结点"却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3.
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是一座山,一座矿藏丰富的山--这样一座教学艺术的高峰,我们景仰之,更要学习之.北大附中程翔先生曾说过:"研究任何事物都应该既究其‘表'又究其‘里'.‘表'是‘里'的外化,‘里'是‘表'的源泉."笔者试图换一个角度,从底蕴这样的"里"去学习于老师.  相似文献   

4.
要给小朋友讲古人读书的故事,首先要讲的当然是孔子. 记得在大学读书时,一位老教授对我们说:"我们要有孔子'韦编三绝'读易经的精神,要努力攻克学习中的一个个困难."我们大家都笑了.  相似文献   

5.
张沁 《班主任》2005,(3):15-16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理发店,徒弟给一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留得太长了."徒弟不知道如何对答.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长使您显得含蓄,这叫深藏不露."顾客高兴而去.第二天,徒弟给另一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剪得太短了."徒弟又不知如何对答.师傅笑着解释:"头发短使您显得精神、朴实、厚道."顾客听了欣喜而去.第三天,徒弟给第三位顾客理完发,顾客说:"花时间太长了."徒弟无言.  相似文献   

6.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重要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又说:"先足够地退到我们最容易看清楚的地方,认透了,钻深了,然后再上去."这就是以退为进的思想,这种思想也是我们处理课堂教学意外的有效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7.
谁是"最佳" 刘 毅 "下课了!"老师传来福音,前一秒还在昏昏欲睡的同学们瞬间清醒了. "话说你们心目中的最佳老师是哪位呀?"本班的"八卦王"杨同学抛出了话题."那还用说吗,当然是李老师啦!那口才,多好!他就是个'被化学耽误的脱口秀演员'!"我率先表达了观点."我认为隔壁班的周老师才是最佳老师,你们没注意到吗?他们班的化学课从来不拖堂……"一位女生满脸羡慕."你们在聊什么呢?"一股寒气瞬间从背后传来.大家回头一看,原来是英语老师."在聊最佳教师!"两位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那你们认为我怎么样呢?"英语老师面带微笑,温柔地问道."您很温柔,不发脾气,工作认真,是我们心目中的最佳教师."我们"谄媚"地咧着嘴嚷嚷."哦,说对了,你们的英语默写订正对了吗?"同学们大眼瞪小眼,默默地回到座位上,拿出了英语本……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学生不会写作文,又不知写什么的问题,近六年来,笔者以形式结构为中心作了一些写作训练的尝试.现做一阶段性盘点. 一、关于"起承转合" 何谓"起承转合"?<现代汉语词典>注释是:"旧时写文章常用的行文的顺序,'起'是开始,'承'是承接上文,'转'是转折,'合'是全文的结束."这种行文顺序往往也是我们平常的思维顺序和表达顺序.人们认识事物,总是由一面到多面,由外在到内涵,逐渐深入,逐渐清晰.这一过程,有曲有折,有阶段性,其间蕴藏着"起承转合"这一法则.  相似文献   

9.
<论语·乡党>中有这样一句话:"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现代出版的<论语>读本都是这样标点的,笔者认为,这一则改为如下标点会更妥帖些:"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笔者按:'不'通'否').'问马."差别在于,前者"不问马"为一句,后者将"不问马"标断.这一细小的变化,使意义有了明显不同,对比如下:  相似文献   

10.
著名作家朱自清在小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他对母亲说:"我将杜牧的<清明>改成了五言绝句,你看改得好不好."说罢,他吟咏起来:"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他解释说:"把'时节'、'借问'去掉不影响诗的意思,'行人'必定在路上,指明杏花村的也不一定是'牧童'."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我国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注重'双基'学习,追求基础知识的扎实和基本技能的熟练."同时也强调:"勤于习题演练,重视系统训练,注意知识的梳理和结构掌握,并进行较多样的'变式训练',通过'练题'来及时巩固和强化知识,'精讲多练'成为我们普遍的教学模式."故此,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效地发展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中的<核舟记>一文,课本对"其船背稍夷"一句中"船背"的注解是"船的顶部较平."教师教学用书提供隋树森先生的分析是:"‘背'字在这里应当解作‘上面'.动物的背向上,所以上面也叫‘背'.‘船背'的‘背'同‘驴背'‘鹤背'‘鹏背'的‘背'意思一样.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两句诗:‘夜雨滴船背,风浪打船头.'夜雨只能滴在船的上面,决不能滴在船底,这是很清楚的."  相似文献   

13.
一位优秀小学教师上公开课时说:"古人就是聪明,他们掌握了造字的规律.凡是和树有关的字都有一个'木'字."讲到这里,一个男生高高地举起了手要求发言,但老师就是不给他机会,而这个男生的手也一直举着.众目睽睽之下,那位优秀教师终于招架不住了,几乎是愤怒地说:"xx同学,你有什么话就说吧."那个男生站起来说:"老师,您说错了,有个字和树有关就没有'木'字."  相似文献   

14.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孩子放学归来,一进门就兴奋地说"我们班主任今天实行一项‘新政',改站着发言为坐着发言.老师说今后只要他上语文课,他点着谁发言,谁坐着发言就是了."好!好!好!我一连说了几个"好",心想这个"改良",也许在全国都是值得推广的.以后一连几天,我总是问孩子,你们班主任坐着发言的"新政"怎么样了?孩子总说:"我们老师总是一点哪个同学发言,那个同学就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老师也总是说,请坐下,请坐下发言."后来,我也懒得问了.近日,我又想起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来,于是问:"怎么样,你们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养成习惯了吗?"孩子说:"还养成习惯了呢,又回到原来那个样子了,同学们已经习惯了站着发言,老师也不再对站着的同学喊'请坐下发言'了."  相似文献   

15.
师爱·母爱     
"啪!"我屁股上突然不轻不重地挨了一下.回头一看,是女儿.正要发声,一个像风车似的东西迎向我的嘴巴."快说'没关系',妈妈.说'没关系的'!"哦,原来是女儿在邀我做游戏.  相似文献   

16.
王栋生老师写过一篇<把"人的教育"写在我们的旗帜上>的文章,有读者讥之为"乌托邦",认为"人的教育"是"明天的空气",在现今中国不可能实行.王栋生老师回应说:"把人的教育说成是'明天的空气',这种极端消极的言论是对教育的亵渎,因为即使在应试教育猖獗之际,依旧有无数的教师坚守理想,努力实践着'人的教育',否则我们将面临更糟糕的环境!也正因为教育界还有这样的'三户',所以我们对教育改革应当充满希望." 这里有两点意思很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7.
前些时候,听了一位教师的语文分析课.所授课文为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的《海上日出》.当这位教师分析课文第三自然段时,文中有这样一句:"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一个男生举手问"一纵一纵地"是什么意思?这位教师用比较浅显的话解释说:"'一纵一纵地'就是一跳一跳地."太阳也会'一跳一跳地'吗?"这位同学紧接着问.这位教师思考了好几秒钟之后才解释说:"这是作者所运用的一种修辞,即拟人的修辞方法."当时所有的听课老师都  相似文献   

18.
连词"以免"最初是"连词'以' 动词'免'"的非句法结构."以免"最初连用在先秦,词汇化的过渡阶段在宋代,发展和成熟在明代和清代."以免"的词汇化是句法、语义、语用和韵律等方面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读者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角度对撞',我们今天的话题是'沟通'.考生与父母,虽然二者同在一个屋檐下,但如果缺乏沟通,隔膜或矛盾一旦产生,势必影响到整个家庭氛围甚至考生的学习.这不,老吴和小吴就陷入了困惑中."  相似文献   

20.
如何使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