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郭利 《家长》2014,(10):50-51
正对孩子真的要一边呵护一边放手,给他自己锻炼成长的空间。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每天放学是我最享受的时刻。当带着几十个孩子浩浩荡荡走出校门、在周围无数家长的注目中与孩子们挥手告别时,我觉得自己非常有成就感。可周五这天,一个家长拦住了我,把我的好心情顿时弄没了。她是邓宇飞的妈妈,一个衣着得体、说话温柔的女人。我接班不久,认识的家长不多,但邓  相似文献   

2.
人们护理婴幼儿时都知道要特别仔细,小心呵护。其实,呵护人的心灵也应该像呵护婴幼儿一样特别仔细。但现实中,无论是家长对待孩子还是教师对待学生,对于呵护心灵,往往都缺少足够的细心和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家长心目中理想的幼儿园是什么样?最近,南化公司九村幼儿园对全园家长进行了一次调查,请看家长们是怎么说的——幼儿园:孩子的天堂幼儿园是孩子的天堂,从身体和心灵两方面给孩子以安全的呵护,让孩子体会到快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是这个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却肩负着全班孩子和家长的重托和期待,让一个个幼小的心灵得到关爱和呵护,让这些小幼苗茁壮成长。从班主任工作出发,用亲身体会的班主任经历,总结经验,达成共识,在管理班级和做学生思想工作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教17个春秋,我一直信守这样一个诺言:给孩子一片爱的天空,更要给孩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也就是这个诺言,让我的学生们记住了他们曾经有过一个爱他们、更能呵护他们幼小心灵的老师。我已经有7年不当班主任了,这7年里我虽然坐在教导主任的位置上,可是对本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却从来没有放松过。哪名学生不好管,  相似文献   

6.
正高二上学期的一次考试,儿子抄袭同学的卷子,被监考老师逮了个正着。班主任通知我去趟学校。这一次我心情格外平静,甚至还有些许欣喜。我意识到:考验家长的时候到了,孩子成长、进步的大机遇也来了。孩子正处在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如果能给孩子以支持,帮助他渡过难关,这件事就能转化成推动孩子前进的巨大力量。我先见了儿子,除了对儿子表示关心外,一个字也没提考试  相似文献   

7.
今天,在绝大多数家长心里,牵挂孩子最甚的一块,不是吃饱穿暖,身心健康,而是考试与成绩。这不能不说是现实的教育怪圈与悲哀,由此而引发出种种教育异象。在有孩子促膝围绕的家庭,家长最应该呵护的是孩子的童心。  相似文献   

8.
诗人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一片心灵海洋.如何在孩子们的心灵海洋里遨游,做一个成功的班级掌舵人呢?下列几个事例让我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9.
代立红 《家长》2015,(2):20-22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晶莹的心,这颗心需要我们仔细地呵护,但不是去窥视,允许他们有自己的小秘密,不去探听。很多家长都想清楚地知道孩子的情况——他们的所言所语、所作所为乃至所思所想,一切都要尽在掌握中,要他们在自己眼皮底下活动,即使上学去了,也要遥控他,只恨自己没生"千里眼""顺风耳",而孩子在家长无所不在的关注下如同玻璃般透明。只是,不知道这样的他们能否如我们所愿,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正我是一名教师,经常看见家长护送孩子走进学校。他们肩上背着书包,手里紧紧牵着孩子的小手,一直送到教学楼门口,有的甚至送进了教室。孩子上学迟到,作业本上有很多空题,忘记带学习用品,忘记穿校服,当我询问原因时,他们振振有词:家长没有及时叫他们起床,没有告诉他们答案,没有收拾好书包,没有提醒他们穿。可想而知,家长对待孩子往往呵护备至,细致入微,  相似文献   

11.
无声的伤害     
无声的伤害是比言语更重的伤害,是万万不允许我们轻视的。我们一定要用自己最真诚的爱,细心呵护孩子那幼小的心灵。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听家长抱怨"孩子越大越不听话""成绩不好还不让说",这些抱怨反映出家长面临难以读懂孩子、难以走进孩子心灵的教育困境。为了能够读懂孩子,我认为家庭和学校双方需联合起来做出以下努力:一、做孩子成长的知心人家长和教师都希望让每一个孩子做最优秀的自己。学特长、请  相似文献   

13.
正家长会,我像在单位开会一样,径直走到后排,随便找了一个位子,准备坐下来。班主任老师却说,每张课桌的角上都贴着孩子的名字,请大家找到各自孩子的座位,坐到他们的位子上。她又补充了一句,这很必要。教室里一阵骚动,大家寻找着自己孩子的座位。所有的人都找到了自己孩子的座位,然后,重新坐了下来。还有两三个座位是空的,看样子,这几个座位上的孩子的家长,没来参加家长会。家长会开始了。老师扫视了一遍大家,说:"各位家长好,这是我们第五次开家长会了。"家长会每学期都开一次,我还是第一次参加儿子的家长  相似文献   

14.
想象力是人超越自然、再造自然的能力,孩子的想象更是弥足珍贵,如同五彩缤纷的花朵。作为教师和家长绝不可束缚孩子的想象,而应该精心珍爱、细心呵护,这样孩子想象的翅膀才会在宽阔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15.
陆芳 《教师》2014,(21):128-128
正一、亲子交流的含义亲子交流,应是家长和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以信任和理解为前提,敞开心灵,互通思想、观念、知识、技能、行为对错等方面的有无,以达到触动心灵、激发情感、激浊扬清、共同进步之目的的一种言语、眼神和肢体交流。亲子交流的基本含义是:①亲子交流是家长与孩子间处于同一位置,相互平等;②亲子交流是家长与孩子间敞开彼此心灵,相互信任;③亲子交流是家长与孩子间交汇心灵眼神,相互理解;④亲子交流是家长与孩子间互通  相似文献   

16.
郭利 《家长》2014,(Z1):101-103
正做家长的,不仅要做爱的加法,也要做爱的减法,才能让孩子在拥有爱的同时,也正确地理解那些不够爱,从而走出心灵的阴霾,收获一片阳光明媚。我一直以为,如果教师在学校教育不好孩子就去找家长解决,既是无能的表现,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可是,这一次,我实在不能不破例了。我不能眼看着那个聪明懂事的女孩越来越自私冷漠。这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名叫婷婷。她聪明漂亮,成绩优秀,礼貌懂事。最让我喜欢的是,她的沟通交往能力极强。我会经常派她给教导处交材料,去找别的老师沟通事情,她都能圆满完成任务,几乎让所有老师都夸赞有加。只是,她过于自私冷漠了。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经常会忘东忘西,铅笔橡皮格尺彩笔之类  相似文献   

17.
马波 《辽宁教育》2013,(9):11-12
新生入园是教师们最辛苦、孩子们最爱哭、家长们最担心的艰难时期。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喜欢上幼儿园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尝试多种方法:用情感、用实物、用行为规范,让家长、孩子、老师都能轻松自然地进入最佳状态。一、心灵的沟通1.亲自给家长写信。幼儿人园的第一时间,教师亲手写给家长一封信。信中字字句句都能体现理解、责任和换位思考。介绍我们如何给孩子宽松的氛围,告知家长孩子一日的生活安排。家长看后会由衷地信任老师,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从而免去了许多疑问、担心和不信任。  相似文献   

18.
童真是儿童身上独有的最可贵、最难得的品质。"童真"中蕴含着孩子的世界观,蕴含着可贵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家长和幼教工作者应该走出幼儿教育的误区,永久地保有一颗童心,用孩子的思维方式与孩子交流,善于发现、呵护这份童真。  相似文献   

19.
<正>一、提高家长心理素质,保证与孩子融洽沟通教育是个双向理解、贯通和配合的过程。家长希望孩子的身心及诸多方面朝什么方向发展,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家长如何营造一个与孩子和谐沟通的环境;家长对孩子富于变化的心理特点的正确掌握。是现代家庭教育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家庭教育是孩子受教育的起点和关键,要做到家长能与孩子心灵沟通和谐融洽,家长必须主动适应孩子的心理特点,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用合理适度、  相似文献   

20.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不仅要关照好孩子的生活起居,更应是孩子幼小心灵的呵护者,要学会选择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努力扮演好家庭教育者这一角色。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往往暴露出性格心理上的缺陷,他们在不经意间扮演了伤害孩子自尊扼杀孩子创造力的角色,这实际上是对孩子的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