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课程”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陈桂生“课程”概念,众说纷坛。这是由于这个概念所指称的事实在变化中,而不同学者又按照各自不同的“课程”观念解释什么是“课程”,从而使“课程”概念扑朔迷离,越来越难以把握,有必要加以分辨。任何时代的教育,都有关于教学内容的选...  相似文献   

2.
课程研究应由“课程开发”逐渐转向“课程理解”已是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的核心就是课程,完成课程的过程就是传授知识,阐释价值的过程。任何过程都有其自身特定的规则,而课程特定的规则就是课程的灵魂,体育课程观决定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3.
“两课”教学如何取得实效,是当前“两课”教育教学改革围绕的一个中心,也是专家学者们科研的一个焦点,而《邓小平理论概论》是“两课”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两课”课程体系的灵魂,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围绕这一核心内容来开展教学。因此,邓小平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是整个“两课”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而高职院校如何结合自身的特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对邓小平理论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更是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本文就高职院校应该如何从实际出发对邓小平理论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作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四川教育》杂志策划一个专题,讨论课程文化,这对于深究课程及其目标,既新鲜,又开阔视野。使用“课程”一词大约有两种意义,一即教材;二是学校对学生施加的全部影响。至于课程目标,都统一在所谓的“三维”的说法上了。仅仅一堂课,恐怕难得同时实现全部目标,但在全部课程经历上就应该将其全部、逐步实现,因为课程是“化”学生的主要途径。课程的主要力量来源于文化,以“文”化人。有一种说法,文化是创造、文明和孜孜以求的别称。如果我们的学生因为课程而善于“天问”;如果我们的学生因为课程而解放了头脑和手脚;如果我们的学…  相似文献   

5.
尽管我国已有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但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德育的“根”已松动甚至散失。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德育传承无论从理性角度还是从现实条件来说,都不能简单地“修旧如新”,而只能“择基重建”。对比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道德内涵,中小学德育应以公民意识教育为基石。重新确定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目标和课程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6.
我们都知道,在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两门课程中,评价都是以课程目标为导向、以课程目标为准绳的。课程目标的导向功能保证了评价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而不发生评价方向的偏离。同时,课程也通过评价保证了课程目标的实现。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个小牧场内,作为“牧人”(品德教师)的我们,又如何走出“放牧”的误区,让每一只“羊”(学生)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草”(真实评价)呢?  相似文献   

7.
胡海舟 《山东教育》2005,(25):25-26
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师即课程,教师不应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因而,对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教材进行创造性使用已是时代的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摒弃“以教材为本”和“教教材”的旧观念,确立“以人为本”和“用教材教”的新理念,通过创造性使用教材,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蔡铁权 《早期教育》2006,(2):I0003-I0003
课程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一种范式的转换,就是从课程研究转向教师研究,而当代课程理论人师派纳等人提出的“概念重建”,宣告了“课程开发”时代的终结,替而代之的是“课程理解”时代的开启。教师在“反思性实践”中,课程不是所“开发”的东西,而是所“设计”的东西,所谓“课程编制”无非是指“学习经验的设计”。而对于“设计”来说,重要的是“同情境的对话”。这样,同客体对话、同自身对话、同他人对话的过程正是“设计”的本质。而这种不断地“设计”的轨迹,正是创造着课程。  相似文献   

9.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很多国家都在进行课程改革。而在课改中,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然而长期以来,有一种被遗忘和忽视的课程资源,这就是地方文化。所以笔者结合本校省级课题“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发展学生全面素质”进行了“自主开发地方文化”综合实践活动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从个人主义走向合作——新课程对教师文化的诉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是全方位、立体式的改革,而非又一次的简单的“外科手术”,它不限于课程体制的变革,还涉及到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实施和评价、课程资源开发等各个方面。新课程的实施最终要落实在课堂上,其成效如何关键是教师。对教师来说,本次课程改革不亚于一次“革命”,因而在传统的教育下所形成的一些教育理念、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等,都需要加以改变。要改变这种“旧文化”的强大惯性,必须进行一场“新文化”运动,而“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改变教师“各自为政”的局面,由“单兵作战”走向合作。  相似文献   

11.
吴亮奎 《班主任》2013,(11):5-7
“差生”问题是全社会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差生”何以形成?如何从学校课程与教学的角度理解“差生”?家庭教育是否应该对“差生”承担全部责任?“差生”的学业弱势是否也意味着他们品德的弱势?对此,笔者从学校教学责任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差生”是课程与教学的责任,而不是家庭教育的责任,“差生”的学业弱势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品德弱势。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无疑是近来中学界的一个高频词汇。而“办学理念”则是每一所学校都应有的基本指导思想。但是在当下的许多学校中,“办学理念”成了一个仅仅在件中存在的词汇,“校本课程”开发更成了一个没有明确方向与目标的跟风之举。笔试图从“校本课程”的真正内涵入手,分析它与学校“办学理念”的关系,并通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所折射出的方方面面,来理解中学办学理念缺失的现状,探求改变这一缺失的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我国教育已发展到三级课程阶段,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学校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而设计的课程,所以也叫“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关系如何呢?国有课程、地方课程都体现着我国教育的基本要求。而校本课程则是在保证国家教育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而设计的课程。因而,它根据各  相似文献   

14.
课程概念泛化是指课程概念内涵越来越抽象,外延越来越宽泛的倾向。在当前课程研究中,课程概念的泛化主要表现为:什么事项都可以是课程;什么人都可以提出课程;什么功能都涵盖在课程中。其原因主要是课程自身具有复杂性,部分课程理论研究者的崇拜心理作祟以及用“理念”代替“概念”的恶果。泛化后的课程概念容易导致本土课程研究的失语,学校功能的缺失,教师作用的迷失和课程实践的混乱等危机。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的话语体系里,最为普通和常见的“教学”一词被“课程实施”所取代。在很多人眼里,“课程实施”似乎更具有理论的意味,更具有革命性,而“教学”一词未免太“大众化”“经验化”。表面上看,这只不过是玩弄概念的游戏,但从深层次上看,却有着不同的理论取向和价值判断。课程这个概念,无论从东方还是西方,无论从古代还是现代,抑或后现代来看,较之于教育与教学这两个平实的概念,都指向教育或教学中的“物化”的方面。  相似文献   

16.
课程是教学改革的依托和根本,教学既是课程的实施过程也是课程的创生过程。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作为课程体系中三分天下而居其一之显赫地位的确立.教师在选择和开发课程方面自主权的赋予,课程标准对教学大纲的取代,灵活、多元的考评制度的建立等,都使广大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声筒.而将成为课程的真正主人。其专业自主权将会获得更为宽广的提升空间。此时,教师不应该再在专家的“影子”中、专家的指点下生存,而应该学会凭借自己的实践智慧在课堂生活中去发掘、去创造。在教学实践中,理论专家的魅力将会退至幕后,教师作为课程的“主人”之一(另一个“主人”是学生)的形象将会显现。换言之,在专家面前昂首改革是课程变革赋予我们教师的特权.我们具有专家所不具备的实践智慧。重树教师的专业自信,重建教师作为课程的“主人”身份,教师作为课程实践专家的角色必将随之而彰显。  相似文献   

17.
复旦大学的校训叫“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在我看来,这于复旦附中这所中学也有关照,博学笃志,互文见义,亦有笃学之意,笃即专心致志、乐此不彼。我看到关于复旦附中的这则报道,校长“反对跟风”,信奉“以不变应万变”,也就是说基础教育只有打好“基础型课程”的基础,才能谈得上搞“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相似文献   

18.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资源”即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也就是说“凡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因素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多种资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课程资源中开发出的产品,  相似文献   

19.
在物理莉课程改革中.许多教育科研工作者都在积极探索,力求获得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目的只有一个,即“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创新精神”的实质就是“求异思维”、“质疑问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0.
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作用,课程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说专家的引领是“拉”,那么课程评价即是“推”,“推”与“拉”都是课程改革的动力,二者不可或缺。冷眼观看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就会发现,我国的课程评价,特别是课堂教学评价还十分薄弱。这种“推”力不足的状况势必延缓我国课改的进程,应当引起全体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