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教育部2003年5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活动、关注学生的体验;要遵循正确价值观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如何将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自我实践有机结合,使社会规范的学习实现真正的内化,下面两则教学案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新高考也着力体现这一理念,更多地关注学生生活。试卷中有很多与生活相关的试题,有的关注生活现象,有的关注生活用品(具),有的关注学生的娱乐活动,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下面是笔者对近三年高考中与生活相关的试题的分类解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要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生活,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命题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4.
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赋予课堂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是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改善他们当下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建构完满的可能生活,提升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5.
这几年,话题作呈现出强烈的发展势头,这种命题形式强调表现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生活现象和社会现象。现对2002年以来各地的中考话题作题收集、整理如下,以便教师在指导学生作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校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四个关注:即关注发展,关注过程,关注情感,关注创新。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应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让每个孩子感到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健康地学习;生活是孩子学习的源泉,数学更是如此,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让  相似文献   

7.
孙贺艳 《考试周刊》2010,(17):10-11
思想品德中考的评价内容不仅关注知识的评价,而且关注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中考思想政治学科命题将更加关注体现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更加突出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更加关注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地域特色和家乡特色,把“学习即生活”、“考试即生活”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真正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以下是我对中考思想品德的复习策略。  相似文献   

8.
李静 《宁夏教育科研》2004,(6):10-10,14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根据时代发展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并能够“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以及“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等。在学科课程目标中都强调“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么,要落实这种新的课程目标要求,就意味着新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引导学生学会对生活的关注,增强“提高生命生活质量”的意识,让学生学会生活,并能积极主动地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做到关注学生的必趣和经验呢?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数学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高中数学人教A版在广东很多地区已经连续使用五年了,笔者也连续两年使用此套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套新教材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传统教材更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更关注学生的现实世界,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密切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课堂呈现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老师总认为只有把学生圈在教室里,认真听讲,学生才能学得知识。但新课程理念的一大飞跃是“由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即:课程由理性的、抽象的科学世界回归直观的、形象的生活世界,由原来的关注科学规律和法则回归为关注儿童的情感和体验、关注儿童的发展。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大胆尝试,让学生走出教室、在生活情景中学数学。  相似文献   

11.
道德教育必须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道德教育之所以应该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因为只有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在学生的现实遭遇中,在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中,才真正蕴藏着宝贵的教育时机,才能够真正开掘出学生道德人格生成与确立的源头活水。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意味着对学生的尊重——对学生需要的尊重,对学生独特性的尊重,对学生当下生活的尊重;意味着对学生道德主体性发展的关注和强调。  相似文献   

12.
初中思想政治课以引导学生认同社会规范,又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以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为基本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密切关注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成长中的需要。我们只有关注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才能很好体现思想政治课的人文价值,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激发政治课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3.
设计理念,本设计力求在两个层面上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发挥生活本身具有的教育意义:一是让学生充分体验当记者的快乐与辛苦。这种体验从某种角度来说是记者生活的真实体现。学生在充分的换位体验中,知道什么叫采访、学会如何采访。二是让学生换一种视角关注现实生活,学生在实践、审视生活中提高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感悟生活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情达意。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它是指课程内容要加强同学生的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以学生的生活作基础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而且着意建构学生未来的生活和提升学生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新课程课堂教学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更关注学生的经历与体验,一句话“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做数学。”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指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日常的作文指导课中,我们应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重现生活、畅谈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使课堂如同磁石一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教育必须克服形式主义,追求无痕的效果。注重内容的生活化;必须关注情感体验,从远离学生生活世界的格局中走出来,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必须关注个人的生命经历、感受与体验。发展学生道德认知能力,培养道德情感,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融合,增强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要努力创新写作教学,更新理念,让学生关注生活,提炼生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感受生活,表现生活,让生活融进写作,让写作改进生活。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转变,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要实现新课程这一理念的转变,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我们常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但总是疏忽了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体验。数学给学生们留下的印象就是做不完的各类习题。因此,我们倡导的关注生活只是一句空话,并没有花过多的精力去真正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及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