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语论十首     
小引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中创造并发展了语言,人类通过拥有语言的方式拥有整个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语言先于个体的人而存在。人生活在语言中,因而也生活在历史和文化中。有感于斯,作《语论十首》以咏之。  相似文献   

2.
人的本质意义依赖语言而显现 ,人因为拥有语言而精彩。日月星辰 ,山川花草 ,靠了语言来言说它的神秘与美丽 ;永恒与无限 ,靠了语言来表述它的哲学意义 ,我们的生命伴着语言而丰富与充盈。拥有语言是人的幸福 ,学习语言是生命成长的过程。站在新世纪的讲台上的语文教师 ,该如何用语言之光烛照青年学子的心灵 ,唤醒他们对生命意蕴的追问与思考 ,激发他们对世界的热爱与创造 ?让我们在语言世界里寻找答案 ,引领青少年在语言世界里悠游飞翔 !存在的体悟“我”生活在世界里 ,亦即生活在语言中 ,语言是“我”和世界联系的纽带 ,“我”在语言中存在…  相似文献   

3.
人是符号的动物.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而人类语言整体上是一个隐喻性的符号系统.语言学家的大量研究证实日常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人类凭借隐喻认识、描写世界,凭借隐喻理解世界.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所面临的诸多困境中,语言构成了人类最直接最深层的困扰。 按照卡西尔的界定,人是符号性的动物。使用语言文字这种符号系统,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使人与对象世界相互接纳、沟通,是通向对象世界的“路标、绿洲和跳板”(C.W英里斯《开放的自我》)。从这个意义上看,语言是对人类智慧的确认,是人与自身之外的世界相互联结的通道。我们不可能生活在语言媒介之外,语言是我们“存在之屋”(海德格尔语)。  相似文献   

5.
语言学家萨丕尔说:"人类并不仅仅生活在客观世界中,也不仅仅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生活在社会活动中,而更大程度地是生活在特定的语言之中"。语言,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自其产生以来,就对人类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柳斌先生的《语论十首》以诗的形式,生动地向我们揭示了语言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语言学家萨丕尔说:"人类并不仅仅生活在客观世界中,也不仅仅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生活在社会活动中,而更大程度地是生活在特定的语言之中"。语言,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自其产生以来,就对人类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柳斌先生的《语论十首》以诗的形式,生动地向我们揭示了语言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修辞哲学即修辞参与人的精神建构.如果说"人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是道出了人的普遍存在方式,那么,"人以修辞的方式拥有世界"则道出了审美存在的方式.卡西尔说过"全部理论认知都是从一个语言在此之前就已赋予了形式的世界出发的;科学家、历史学家以至哲学家无一不是按照语言呈现给他的样子而与其客体对象生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8.
人是符号的动物,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而人类语言整体上是一个隐喻性的符号系统。语言学家的大量研究证实日常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人类凭借隐喻认识、描写世界,凭借隐喻理解世界。现代隐喻学研究已经超越传统的将隐喻研究局限于修辞学研究对象和词语层面,  相似文献   

9.
顾连梅 《现代语文》2006,(11):43-45
一、教学语言的生命性 (一)教学语言的内涵 1.语言是人的本质属性. 语言是人的本质特征.人以语言的方式实现自我,人只有在语言中才能拥有世界,世界以语言的形式为人所理解,人与世界在语言之桥上相遇.  相似文献   

10.
一、人格塑造策略。 从语言发展的历史看,“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语言和人的生命、生存、生活是同步的。”语言世界的拓展会促进精神世界的延伸,精神世界的提高会促进语言世界的发展。语感能力培养之所以要注重人格构建和塑造,并视其为核心本质乃至最高层次意义上的语文能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佚名 《教师博览》2010,(9):60-60
细菌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生物.人体大约包含1亿亿个细胞.而这些细胞中寄宿着大约10亿个细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微生物遗传学家邦妮·巴斯勒通过对细菌的深入研究发现,细菌就像是人类社会的简化版:它们拥有自我意识.拥有自己的语言.喜欢群居生活。  相似文献   

12.
刘梦星 《高教论坛》2007,(1):120-122
劳动创造了人,而语言是和劳动一起使人成为人的最重的力量。语言仅仅被诠释为工具,漠视语言与人的本质的联系,是一个严重的误区。语言的出现比工具的出现进化更具革命性的意义,意味着人猿揖别,从原始走向文明。科学家新近证实,人类具有的语言基因使人类成为优势种群。语言是人类拥有世界的方式,语言使我们成为文化的人,社会的人。没有语言,人不能获得“类”的特征,不能进行正常的和复杂的思维活动,语言使我们成为思考的人,超越本能的人。语言不是用来传递什么的单纯的工具,它本身就是创造人类文明的力量,是使我们成为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语言在人类的世界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人类的语言从产生的那天起就与人类的经济活动关系密切。笔者通过阐述语言的经济价值、分析语言和经济的相互关系,揭示语言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推动语言的发展,积极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与语言所展现的世界相遇与融汇的过程,是一个认识世界、思考世界和拥有世界的过程。毫无疑义地告诉大家一个真理,语文教学必须植根于语言世界。一、有语言的地方才有语文的世界当世界进入到语言之中之后,世界才表现为我们的世界。世界在语言中现身与驻留,语言是世界的呈现方式,当我们进入到语言之后才有可能进一步了悟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能对我们具有现实意义。语言是有生命的,语言之中必然承载着生活的、民族的、历史的等等复合元素,语言之于人,是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15.
颜色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是人类生活和语言使用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与人类的文化息息相关.颜色除了具有物理属性之外,在不同的语言、文化当中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因此在语言、文化及翻译研究中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一、人格塑造策略。从语言发展的历史看,“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语言和人的生命、生存、生活是同步的。”语言世界的拓展会促进精神世界的延伸,精神世界的提高会促进语言世界的发展。语感能力培养之所以要注重人格构建和塑造,并视其为核心本质乃至最高层次意义上的语文能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纵观古今,大凡传世的名篇佳作,其光耀之处,首先就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与思维、现实世界和人类行为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不仅能传达思想 ,还使思维成为可能。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语言不仅仅在复制现实世界 ,更重要的是帮助人们认识现实世界。语言还使人类拥有其他动物所不可能具备的特殊的智力和行为。以研究语言为出发点的人类行为理论向人们揭示 :只有更好地理解语言 ,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18.
柳斌 《陕西教育》2014,(11):1-1
关于传统文化,现在的认识极不统一,有人觉得它非常宝贵,有人觉得它一文不值。 教育部发文要在中小学开写字课,我到一些地方后就有不止一个人问道:现在为什么这么重视写字啊?写字的重要性怎么提得这么高啊?我回答他们:“中国人写中国字、说中国话,这就像一杯泉水那样纯洁、那样透明。难道还需要什么别的理由吗?”当然光讲这一点人家不服气。还因为讲话和写字的问题跟传统文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首先要认识到,人类最后告别动物界是依靠两个轮子,一个是语言,一个是文字。有了语言,有了文字,人类才产生了一次巨大的飞跃,由动物变成了人。语言文字的发明,第一大功效是使得智慧可以积累,第二大功效是使得智慧可以传承。人类拥有了语言文字以后,逐步拥有了更多的知识,拥有了道德品质,拥有了法律制度,然后拥有了社会文化,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人类是通过拥有语言文字的方式,拥有了整个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对自身、自然的探究进程中,语言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言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能表现人的特点的活动,它是人们表达思想的工具,又是人们感知、体认和理解世界的形式。世界是多维的、多层次的,世界的不同层次在语言中得到了统一人们正是通过语言才完整地把握了这个多样化的世界。我们不能想象没有语言的人类社会将是怎么样的。这不是说语言创造了世界,而是说人类在创造世界、创造自身伟业的同时,也创造了语言。正如恩格斯指出:“语言是从劳动当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语言是思维的基本工具,也是构成劳动的本质要素,因此,…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人类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经济活动作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需要语言资源的支持与帮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语言资源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经济生活与语言资源的这种辩证关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