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处在即将高考的人生拼搏关键期.有些考生俨然成了“手机控”:他们时刻与手机相伴.就连上课也不例外:经常下意识地翻看手机,收发并不重要的资讯:随时联网娱乐.总是难以自拔……手机分散了他们的精力.  相似文献   

2.
万玮 《河南教育》2010,(2):24-25
现在许多学生带着手机上学.有时上课会听到他们的手机响.影响课堂纪律。有些学生上课时还摆弄手机.上网.发短信。我现在已没收了两个手机了.都是在课堂上学生玩时收的.既不好还给他们.也不好一直放着——怕给学生弄丢了不好说.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3.
《海外英语》2013,(2):27-27,64
白手机之父马丁·库帕发明第一部向民用的手机到今天.手机的发展可渭日新月异。随着科技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强大.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也越来越丰富,从而衍生了这样一个族群——他们视手机如生命,每天早上一睁开眼就去找手机。你是这样的手机族吗?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以来。城市中小学生拥有手机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对手机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他们用手机发短信.聊天.玩游戏……在学生手中。手机是多种功能的集合体。既是他们的通讯工具。也是他们的玩具。“有事给我打手机!”这是现在城市校园里颇为时髦的一句话。据调查。持有手机的孩子已经占到一定比例。部分民办学校的学生已经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在寄宿制学校拿手机的中学生比例更高。正因为如此。一些商家也从中看到了商机。开发并上市了针对中小学生用户群的儿童专用手机。而老师们对此大都十分苦恼——如果上课时遇到有学生使用手机。老师就是再生气.但却没有什么好办法。批评几旬吧。转眼就忘了;没收了吧.手机又不像书刊和其它玩具。属学生的贵重物品。早晚都得归还;禁用吧。只要学生们调成振动档.将手机往书包或衣兜里一装。老师们还是防不胜防。也许可以这样说。实际上现在的学生手机已经成为课堂上的公害之一。它不仅影响自己。而且影响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影响老师的讲课情绪。虽然目前不提倡学生使用手机的学校占了主流。但绝大多数学校都没有明文规定禁止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家长和学生们还都有其使用手机的“充分”理。那么。中小学生用手机到底应不应该制止呢?  相似文献   

5.
随着手机普及率的不断上升,不少家长也给自己的孩子购买了手机.但这一做法却遭到有关专家的反对,他们指出:中小学生最好不要过早使用手机。  相似文献   

6.
达人     
英国两位14岁的少年,尚恩·史布勒和刘易斯·波特在半年前创办了《可比》杂志.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在卧房使用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写稿子;  相似文献   

7.
震惊啊!重磅炸弹!令人难以置信!周一.8月15日.当网络巨人谷歌宣布以高达125亿美元收购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商摩托罗拉移动时.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科技产业观察员也无法掩饰他们的吃惊。这场交易不仅是一个惊喜,它还会对移动通信行业造成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研究手机成瘾问题,本研究运用科学的心理测量方法编制了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并对随机选取的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主要表现为手机关系成瘾、手机娱乐成瘾和手机信息搜集成瘾。初步研究表明,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588与0.921之间,分半信度在0.541与0.854之间,重测信度在0.469与0.759之间。初步编制的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具有满意的信度和效度,是一个有效可行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手机成瘾现象日益凸显,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良影响。为此,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深入了解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最新状况,结果表明,孤独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手机成瘾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孤独感越强,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越差,应对方式越消极,大学生的手机成瘾倾向就越强。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措施,引导他们合理使用手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孙婷婷,武威市某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她平均每天要更新一次QQ个性签名、发两条微博(偶尔图文并茂)。俨然,手机已经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告诉记者,他们班大约98%的同学都有手机,手机就像他们  相似文献   

11.
虽然高校学生借助于智能手机联网开拓了他们的学习视域,便利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但是,他们过于依赖手机,长时间的智能手机上网消耗了高校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精神,使得他们精神涣散、无心向学、性格孤僻和情绪暴躁等。更为严重的是,高校学生课堂手机上网成风乃至常态化,正在破坏着我们正常的高等教育教学秩序,正在毁坏我们的高等教育事业。因此,需要高校深化研究学生课堂手机上网行为的原因并采取对策给予矫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现状及与网络成瘾、学习倦怠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青少年上网成瘾自评量表、大学生手机上网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月平均手机上网支付费不同的学生在网络成瘾上存在显著差异(F=4.84,P=O.009);上课时用手机上网的频率不同的学生,在网络成瘾上存在显著差异(F=3.24,P=O.041).②上课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学生(F=5.34,P=O.005);每天使用手机上网时间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上存在显著差异(F=5.004,P=O.007).结论:网络成瘾程度高的学生也倾向于更多的使用手机上网,手机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排解学习倦怠情绪的重要工具,大学生手机上网的总体素养还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3.
手机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在手机给我们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是否意识到手机带来的弊端呢?手机的使用者应区分清楚,如果中小学生频繁使用手机,必然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本期讨论的案例我们学校不允许学生上学带手机,因为不少学生在课堂上用手机玩游戏、发短信,甚至在考试时用来作弊。当我将他们的手机没收后,学生就以各种理由索要。我知道我没有权力没收手机,所以,只好交还给他们的家长,但很快手机又会转到学生的手中,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很着急,该怎么办呢?(山东贾斌提供)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2013,(13):144-144
快递手机丢失索赔难签订保价协议合理赔 【案情简介】今年3月,贾女士用特快专递给在外地上大学的女儿邮寄了一部价值998元的手机,一个星期后贾女士女儿还未收到手机.到邮政局查询得知手机在邮寄途中丢失.贾女士要求邮政局按手机价值全额赔偿.邮政局以贾女士未办理保价业务为由.坚持只能给予50元的赔偿金.双方意见不能达成一致.贾女士便投诉到顺义区消费者协会。  相似文献   

16.
廖仲益 《新疆教育》2012,(8):20-20,64
尽管中学生带手机的问题有点老生常谈,但作为一线教师,我天天目睹着这一现状,所以心痛地大声疾呼:别让手机害了这一批孩子,快救救他们吧!几年来,我在接触学生时常常问起他们同样一个问题:手机对你的学习有多大的帮助,它到底给你带来了什么?  相似文献   

17.
如今,QQ和微信已经成为社会网络沟通的普遍方式。虽然学校严禁学生在校带手机,但高三学生高考结束后就自由了,人手一部功能齐全的智能手机。高中三年他们被严格管理,一旦离开学校,则可能天天手机不离手,手指不停地触动手机屏幕,在等待通知书的日子里他们都会这样度过。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交网站、社交终端的普及和流行,网上聊天、发信息也日益变得平常。面对长长的单词.老外们也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吗?当然不是!他们不仅仅会用一些原来聊天常用的缩略语.现在手机上发短信用的缩略语也用得越来越多。本篇就来个精华版,常用表达一网打尽。  相似文献   

19.
齐智慧  王哲哲 《考试周刊》2013,(91):157-157
随着手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的逐年提高,甚至是全覆盖,手机在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而对于手机的过度使用,在某种情况下也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了一些消极负面影响,针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手机对他们的学业及身心健康发展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网络》2009,(1):34-34
Google最近为iPhone手机设计一款有语音搜索能力的软件,允许用户通过对他们的手机说出关键字进行搜索。为了研制支持语音操作的搜索引擎,Gongle收集了大量用户进行搜索过程的数据训练引擎系统,当系统无法准确理解搜索中所使用的阃时.会根据训练数据寻找出最相关的条目。Google还利用Goog411免费语音目录服务收集的数据进行语音数据和文字关联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