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琴弦拨动 白领小姐要练摊 我是一位西北女孩,199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成了意大利SKI驻深圳分公司的翻译,这家公司员工多是外籍人士,那些可爱而富有朝气的意大利女孩,一个个着装得体,魅力四射。 在一次私人酒会上,我结识了深圳某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刘小姐,这位目光锐利的时尚丽人盯着我身上那套精心搭配的服装赞叹不已,当晚我们就自然而然地聊起了女性感兴趣的话题。谈得兴起,她说:“夏小姐,我觉得你这个人很有意思,你的时尚感觉好极了。你为什么不出来自己做?以你对时尚的感觉,你一定可以赚钱!”这话使我心里不由一动,就像长久以来深埋在我心底的一根琴弦被突然拨动了。  相似文献   

2.
关于"时尚",我基本认同陈村的观点:时尚属于那种"饭吃饱了"才想出来的东西。西梁不正东梁歪,现在基本是看欧美的眼色。他们较早就吃饱了,所以有闲心把时尚打造得一五一十。人一陷入时尚,社会就安定了。他们的本事在于让你被时尚愚弄了还很得意。什么事情最好不要说穿。时尚有什么用呢?无非是把人分成三  相似文献   

3.
《全国新书目》2012,(10):60-61
对语音开始有意识是在初中,而第一次接触到所谓"美音"是在高中,当时学校来了一位实习老师,操着一口"很好听"的英语。我也分不出是什么口音,只是觉得"很好听",和平时我们英语老师说的很不一样,后来听说这叫"美音",于是开始对美音产生浓厚兴趣。到了大学后发现说美式英语的人就更多了,原因很简单,美国外教越来越多了,美国影视剧看得多了,美国留学生也来了,我们几乎被包裹在一片美音中,学美音说美音好像成了一种时尚。我也不能免俗,一度沉迷于美式发音。那时候刚好也在学北京的儿话音,听着感觉都差不多,也顾不上去区别到底北京的儿化音和美音有什么不同,反正听着都挺好听的。  相似文献   

4.
每一个人都有追逐梦想的希望跟权利,听见<刺陵>里那个追逐爱的女侠对"沙漠飞鹰"周杰伦说. 加盟南方报业,是学界和业界公认的到达新闻理想的第一步,我的学校老师和实习单位的记者老师都这么对我说.  相似文献   

5.
和文芳谈话的地点是一个叫做“丑乌”的酒吧中,“丑鸟”是一个建在地下的酒吧,里面曲曲折折的,由许多很特别的陶艺装饰,文芳说这里是她和朋友常常聚会的地方,很熟悉。我们来到一个有秋千式椅子的房间里开始了我们的谈话。文芳的形象和我想象的有些差别,可我又觉得她本应该就是这样的——染成栗色的有些卷的头发,大红色的上衣和卷了裤脚的牛仔裤,很精神也很时尚。话题是由蚁盟开始的。  相似文献   

6.
"名人"闲话     
有一次同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鞠萍小姐聊天,她说在美国听到人们对“名人”有一个很刻薄的比喻,说名人是“一个美丽的充满臭气的气球”——此说无法考证,但是我觉得,对于完全依靠“包装”的明星人物,真可谓入木三分。“包装”其实是一个很媚俗的贬义词,把“包装”这个词用在好端端的人身上,我觉得是一种贬抑和侮辱,甚至是对人的价值的怀疑和否定。企求通过精心的“包装”赢得观众,也是对自己的实力缺乏自信的表现。一个真实、真诚地面对观众的人,为什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一年,我是个农民,穿着一件父亲穿旧了的长过膝盖的中山装,样子很可笑。因为我口笨,说不了来回话,体力又小,没有几个村人喜欢和我一块干活。我总是在妇女窝里劳动的,但妇女们一天的工值是八分,我则只有三分。邻居一位婶娘讥笑我不如人,我指着门前公路上一位妇女骑自行车,反诘道:“人家女人能骑自行车,你行吗?”  相似文献   

8.
冯大木 《新闻天地》2004,(10):37-39
从2003年底开始,差不多有1年之久,每到周末,青年女教师晓蕙总能接到好几个骚扰电话,打电话的男人操着一口怪腔怪调的普通话,言词十分无耻、下流。晓蕙先是置之不理,后干脆一到周末就拔了电话线。但防不胜防,有时一疏忽,骚扰电话又打了进来。一次她干脆让对方讲个够,末了,才义正词严地说:“难道你不觉得自己很无聊,很可笑吗?我为你感到悲哀。”对方愣了一下,匆匆挂  相似文献   

9.
宁静致远     
宁静致远张彩凤【济南】记得在大学四年级时,一个春日的黄昏,我和女友漫步在幽长的校园小路上,眺望着美丽的晚霞,我们憧憬起未来。忽然,女友问:"你心中理想的职业是什么?"当时,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因为对我们师大学生来说,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和关系,对于职...  相似文献   

10.
薛宝海 《视听界》2014,(2):126-126
今年,我觉得最好看的春晚是北京台春晚,尤其是它的串词,让我觉得很高明。比如在一段关于胖子的说口之后,胖女孩晶晶收尾:“500年前,我爱上了一个人。500年后,我胖了,可他一点儿没变!”众人问:“谁啊?”晶晶说:“林志颖!”然后就是林志颖上台唱《十七岁那年的雨季》。  相似文献   

11.
读过孔庆东文章的人都觉得他很幽默,但他在最近出版的新著《空山疯语》的卷首,却一本正经地宣称:“我不幽默。”他说:“我自己写的文章,一向以有立场、有个性自负,所谓的‘幽默’,不过是一种‘修辞’手段,有时是为了说得含蓄,有时是为了说得精练,有时是为了说得形象,总之,是为  相似文献   

12.
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坛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婉言谢绝了。他回信说:静农兄弟:九月十七号来信收到了,请你转告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诺贝尔奖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或者我所便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可笑,  相似文献   

13.
田丽华 《记者摇篮》2004,(12):61-61
一位记者跟笔者讲过采访中遇到的一个“笑话”:在田问地头采访结束时,她要给农民拍张照片。老农说:“你等我一会儿.我回家换身衣服。”他是想穿上自己箱底里那身西装再照相。在记者的眼里.老农站田里穿西装样子很好笑:但在老农看来.上报纸版面如过年过节一样郑重,要穿上他最好的衣服。记者觉得可笑.认为老农不懂着装的学问,劳动时着装太正式不得体;但老农以为遇到大事要把自己打扮得利索点才像个样。  相似文献   

14.
我已经多年不看电视,也不看"春晚"。听人说,今年的央视"春晚"是第一个没有广告植入的"春晚",还是很吃惊。我原来以为,"春晚"作为一个让全国人民除夕娱乐的节目,本来就不该有广告,现在想想,觉得自己很幼稚,很无知:假如是这样,该耽误多少商家赚钱,该贻误多少宝贵的商机。  相似文献   

15.
也许因为是个摄影师的原因,我有机会不断看到西部贫困地区的状况,那种日子是我想象不到的.我曾和许多人讲过西部贫困家庭是怎样生活的,这种生活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活有着惊人的差距.许多人甚至都不相信,他们觉得:中国这些年的发展多快啊,我们国家已经很富裕,哪会还有这样的生活?其实,即使是在今天,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状况仍然不为生活在经济发达地区的许多中国人所完全了解.我一直觉得这种互不了解,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不公平,所以觉得有必要让更多人知道.如果不说出来,良心上也觉得不安.  相似文献   

16.
大漠苍舟     
当下,人们追崇名流,成为时尚。对看重创造而不懈追求的张朝东,有人曾称他"张骆驼",这虽不时尚但他觉得无愧于这种称道。他说:"自己生来像一头骆驼,啃茅草、寻清流,苦涩皆觉如意;迎风沙、遇寒流,艰辛也感顺心。时间长了,觉得我所生存的这块土地上,天格外高,地格外宽,日头比在哪里都大些,养育我的乡亲们都有点骆驼  相似文献   

17.
姚鸿 《青年记者》2006,(13):25-25
很多人说电子杂志的挑战来自于传统媒体,其实我觉得这是屁话,我觉得传统杂志也好电子杂志也好,应该是一个互相把饼做大的过程,目前的形势是电子杂志没几个人知道。其实我觉得这个门槛一方面就是习惯下载用户的行为比较少,大家都喜欢即时阅读。好的电子杂志并不是太多,因此,要把  相似文献   

18.
时尚二字,《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当时的风尚"。既为"当时",因而也摆明了说,风靡于今天的时尚也许在明天就变成了凋零的黄花。但一切的一切都不能阻止人们对时尚的追逐、热爱乃至顶礼膜拜。或许,身处喧嚣的都市,人们都有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而时尚的本意也是教会人们放弃习惯的深沉,选择及时行乐的大同。时尚变幻莫测,时尚充满了诱惑。这不,眼下就有一大把绝对刺激和美感的时尚在我们的周围粉墨登场、招摇过市。我们姑且将它们称为"酷时尚",即很酷很酷的时尚。我为网络狂如果现在有人告诉你,他拥有N个红颜知已或情人,请你千万千万不要感到吃惊,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给人们提供  相似文献   

19.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品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近几年又流行起网络语言",亲、伊妹、神马都是浮云",主持人竞相效尤。现在主持人时不时说上一两个英文单词觉得很时尚。面对种种冲击,广播电视里的普通话已经不再普通了。  相似文献   

20.
倪匡 《出版参考》2009,(8):38-39
我是一个生活态度很随便的人,就是广州人讲的“煮来你就吃吧”那种人,什么都无所谓。不喜欢争输赢,人家下棋争个你死我活的,为了一个棋吵得面红耳赤,我觉得自己认输就好了嘛,又有什么关系。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不知道奖励我什么东西,买了一支好钢笔给我。我哥哥一看就喜欢,我说你拿去好了。没有什么东西是我特别喜欢:非要不可的。女人也是这样。人家问我最喜欢什么样的女人,我说最首要的条件是她要喜欢我,她不喜欢我,我喜欢她有啥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