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有兴趣时,他就把自己的注意力经常集中和趋向于某种事物上,同时也对该事物产生一定的情感。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路兵 《中小学电教》2011,(11):82-82
<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对客观事物特别爱好的感情状态,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和爱好时,就会热爱某种事物,就会被该事物所吸引。爱因斯坦说  相似文献   

3.
兴趣,按照心理学的定义,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研究某种事物,获得某种事物或接近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一个人要在某个事业上获得成功,第一步是要对这个事业有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兴趣越大,动力就越大,事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令人深思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如果有较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指积极探究某事物的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有兴趣时,他就能把自己的注意力经常集中和趋向于某种事物上;同时,也对事物产生一定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什么?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某种事物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特征。"对于小学生,"兴趣集中表现为他们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即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他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所以,诱发学生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勤奋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喜好的情绪,是人对某种事物积极的认识倾向。这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使人对某种事物具有向往的心情,同时给予优先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从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正如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能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并且有向往心理。兴趣教学是一种积极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和培养。  相似文献   

10.
黄青梅 《教师》2013,(20):50-50
前苏联教育学家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兴趣  相似文献   

11.
兴趣,按照心理学的定义,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研究某种事物,获得某种事物或接近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一个人要在某个事业上获得成功,第一步是要对这个事业有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兴趣越大,动力就越大,事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令人深思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强烈的心理因素,也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科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某种事物,渴望探求真理的一种心理活动的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稳定的兴趣时,他就能积极地思考,大胆地探索其实质.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任何一种兴趣都是对这种事物有所认识,或参与了某种活动,体验到情绪上的愉悦后发生的。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某种事物 ,渴望探求真理的一种心理活动的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稳定的兴趣时 ,他就能积极地思考 ,大胆地探索其实质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能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注意,并且有向往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对于教学是一种积极心理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人们将注意力持久定向并积极热情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个性倾向,是积极投身于某种事物或行为的内在心里驱动力,是学习的动力。成功的教学应该是从心理学角度思考如何培养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兴趣"指的是人们对某种事物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一旦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有去认识它、掌握它的迫切要求和强烈愿望.现代运动生理学、心理学、教育控制论、行为科学一致认为: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其掌握科学知识的重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是促使人们从事某种事物的强大动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对田径的兴趣,是搞好田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本文就影响学生对田径课的兴趣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教学体会,总结所采取相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进他们的求知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或关心、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在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活动。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他就乐于接触、认识这种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人们为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使人们的认识优先地指向某种事物或活动,并以渴望的心情去了解它,以愉快的心情去从事它.因此,做好一件事,探究某种事物,必须要以兴趣作舵手.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孔子的言论中可以得证,兴趣的强弱比智力的高低更能影响学习进程和学习效果.既然兴趣如此重要,它是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那么数学课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