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科学电学方面的知识中涉及到串、并联两种电路的连接。由于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弱,以往学生做串、并联电路实验时,串联电路的连接还比较清晰,做并联电路时学生要么不会,要么即使连接正确了,脑海里也不能形成电路图。本文设计制作的串、并联电路演示器能把抽象的  相似文献   

2.
解答电学综合题是初中物理的重点也是难点,大部分学生遇到这种题难以把握如何解答.其实,初中物理的电学定量计算所涉及的用电器的连接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串联,另一种是并联,对于大多数习题来说,不管是串联还是并联,根据电流的关系列方程,即串联电路I1=I2,并联电路I总=I1+I2,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计算,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3.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知识是电学的基础,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是学好电学必不可少的,但对于初学电学的学生来说非常难,为了让学生很快掌握这一方法,通过我多年的教学就如何区别串、并联电路有以下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1背景 教学中学物理《导体与绝缘体》时,为了鉴别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课本中的实验是把物体跟电池、小灯泡和开关组成串联电路,由闭合开关后小灯泡能否发光来进行判断鉴别。但对高阻抗的导体接入电路中时,就无法判定了。例如课文所举例的导体中的人体、大地和酸碱盐水溶液等这类导体的电阻很大,一般在几千欧以上,而在电源电压较低(只有几伏),  相似文献   

5.
多用电路演示板东站小学冯振虎多用电路演示极适应于小学六年级自然课教学中的“电流”、“导体、绝缘体、半导体”、“电磁铁”的实验教学。一、多用电路演示板的制作原理与特点:以简单串联电路为基础,由电源(电池)、导线、开关、灯泡等组成电路框架。通过元件变换组...  相似文献   

6.
采集压电振动的能量是俘获环境能量常用的方式之一。利用压电材料与金属片制成压电振子,在压电振子一端贴上磁铁,利用电机转动驱动压电振子振动。通过磁铁吸合无源磁性开关构成同步开关,运用LTC3588集成芯片,设计了传统桥式整流电路、并联与串联无源同步开关电感电路(SSHI),并进行了稳压和系统带负载能力测试。所用实验电路与方法为推广SSHI电路的使用提供了参考,实验结果表明,同步开关在压电电压信号峰值闭合,并行SSHI电路的压电能量转移效率要高于串行SSHI电路和传统桥式(SEH)电路压电能量的转移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十册第3课《电热》的教学内容中,教材首先让学生将铁丝连接于电池的正负极,组成一个短路电路,然后让学生用手触摸连接的铁丝,体会有什么感受,由此让学生初步体验电热现象。再让学生用铜丝做同样的实验又体会什么感受。从而得出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这种由电流产生的热叫做电热。  相似文献   

8.
该演示器是根据小学自然大纲的要求,及教学的实际需要而设计的。供第六册第六课教材《电流》演示所用:(1)通过一些气泡随着红水在塑料管内移动,可使学生获得直观地看到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迁移而形成的。(2)讲解当只有用导线把电池的正极负极和灯泡连接起来,组成一个闭合的电路,电才能从电池中流出来,经过灯泡,使灯泡发出光亮。 一、材料小灯座一个,改进后单刀开关一个,小灯泡一个,0.5cm塑料管1.2米,塑料墨汁瓶两个,三合板40cm×50cm一块,导线和细铁丝适量,输液管用的通气三通管一个,薄铁片,木片,0.5mm钢丝少  相似文献   

9.
初中学生求解复杂电路问题时,可采用等效的方法,即把实际的、复杂的电路,按照问题所给的条件,按照效果上等效的原则,将电流的路径转化为学生习惯的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自然课本里,有“电流”,“电磁铁”,“电能”和“绝缘体、半导体、导体”等章节的内容,这些内容大都与“电”紧密相连,老师往往要通过实验才能讲清楚这些内容,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为此我制作了一组电学实验的元件,均由回形针制作而成,现介绍如下。 该组教具共由五件组成:接线卡、按键开关、电池夹、单刀开关和小灯座(见图示)。如果在市场上购买这5个元件大约需要7元钱,而自制则只需0.1元钱,且所需材料非常易找易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到固体受热后体积膨胀,遇冷缩小的性质。 原理:利用小灯泡、电池和开关组成一个简单电路,在开关处换上加工好的起辉器,当给起辉器内弯铜片加热时,铜片体积就膨胀,与另一端细铜棍接触,电路接通,小灯泡发光。当铜片冷却后,铜片恢复原状,电路断开,小灯泡就熄灭。  相似文献   

12.
喜庆的节日离不开五光十色的彩灯点缀。笔者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适当地为学生提供智趣相融、富有思考价值的"节日彩灯"问题,作为链接课堂内外的纽带,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1问题与观察  相似文献   

13.
从Q值的定义出发,分别求出了RLC串联电路和RL-C并联电路的Q值.讨论了相同形式的Q值的不同含义及两电路的谐振特性.  相似文献   

14.
直流稳压电源在电路中的运用之广、用量之大,是其它电路不可相比的.以前的教科书和其它书籍未见将开关型稳压电源和普通串联调整型稳压电源进行时比分析的.本文从教研的角度出发,时两者之间以及各自的特点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是解决直流稳压电源这一教学难点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电知识单元第4课“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内容的实验安排是:让学生用导线、电池、小灯泡、鱼夹连接如图1a所示电路。学生将两鱼夹连接,小灯泡发光,证明电路导通无故障。然后依次在两鱼夹间接人铁丝、铜丝、铝丝、橡皮、布条、塑料等材料,学生发现有的材料接入电路中小灯泡发光,有的材料接入电路中小灯泡不发光。由此得出: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材料是导体,不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材料是绝缘体。并让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材料是导体材料,哪些是绝缘体材料。教材对人体、大地、不纯净水是导体的认定是直接给出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RC电路充放电的另一途径广东省教学设备中心欧阳绍庆译在各种教科书中,研究阻容(RC)电路的充电和放电规律都采用图1甲所示的串联电路,几乎没有考虑过图1乙所示的并联电路。不过,如果采用图1丙所示的并联电路来研究和进行实验,会带来前者所缺乏的几个好处...  相似文献   

17.
板面电路如图所示。K为单刀双掷开关,1~4为接线柱,a~d为插孔,整块板用塑料板或胶合板均可。制好后再配合一些自制的插件,可做如下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8.
归纳介绍并讨论了串联、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计算方法;按两种情况介绍了复杂混联电路等效电阻的计算步骤;对于星形与三角形联接的电路介绍了星形三角形等效变换公式与方法;讨论了平衡电桥的等效电阻计算;进而引申出具有对称结构的电路等效电阻的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利用跷板式墙壁开关来设计"异地多控"式电路,是比较简便、经济的方法之一。本文阐述了异地双控、三控及可设置无限多控制点的异地多控式照明电路的连接方法和原理。  相似文献   

20.
通过自制教具增强教学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在音频信号输送的线路中分别串联电容器和电感器,可让学生感受电容器和电感器在电路中的一些功能。通过"任意波型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连接,可产生功率较大而频率又可调节的交流电源,在此电源中串联电容器、电感器、小灯泡等,调节交流电源的频率,就可以非常直观的让学生感受电容器和电感器对不同频率的交流电的阻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