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体系是未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源于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是学前教育发展政策选择的产物,是在公办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情况下的一项惠民、利民政策。针对当前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履行政府职责,做好普惠性民办园体系的全局规划;转变政府角色,实现双方合作共赢;加强政府监管,扶持与限制和谐并行。  相似文献   

2.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是普遍地惠及社会大众,收费合理、办学规范且质量有保障的幼儿园。在解决学前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中,普惠性幼儿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普惠性不只是保基本,更应该保质量,高质量是普惠性民办园的应有之义,也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所必须。坚持普惠性幼儿园的非营利性,根据地区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限价标准,政府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提供经费等政策支持,为其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坚持幼儿园的普惠性,更好地实现学前教育事业的公益性,让每个幼儿公平地享有均衡且质量有保障的学前教育资源,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柳倩 《学前教育》2014,(10):6-8
在2010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我国政府明确提出:“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然而,在中国的民办园发展现状与政策环境下,如何才能激励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还是一个需要研究与探讨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已成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导向,实现民办园"转普"能够有效缓解当前"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在当前民办园"转普"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对发展普惠性民办园认识模糊、相关政策制度缺失、民办园监管无力以及园内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因此要明确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程序、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加大政府的扶持投入、加强幼儿园监管机制等,从而加快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使民办园也能为老百姓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从而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能有效缓解入园难和入园贵的问题。通过对东西部三个地区开展调研,发现这些地区已经构建了满足社会需求的普惠性幼儿园体系,形成了多元的普惠性幼儿园群体,购买形式能体现限价与提质并举,健全了财政分担机制,并建立起切实有效的管理和监控机制。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新的两极分化、幼儿园的办园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压制、约束性监督少;保教质量堪忧等问题。实施政府购买政策,必须要有宏观规定和机制建构,引导各地按照正确的导向实施政府购买行为,加大公办园建设力度和购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服务并举,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公民办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基本满足就近入园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是我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的重要路径。委托代理视阈下普惠性民办园发展涉及公民与政府、上下级政府、政府与普惠性民办园等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客观存在着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和目标函数不一致的问题,造成普惠性民办园发展在认定、激励和监督方面面临着诸多困境,应该通过健全和完善包括信息公开机制、激励机制与监管机制在内的综合治理机制,保障普惠性民办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5):117-128
分析我国民办园的发展现状和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支持现状后发现:我国政府面临失去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主体角色的风险;学前教育主体的民办园过度市场化可能导致学前教育偏离公益性的风险;民办园发展面临生存的风险;如果我国政府加大对民办园教育财政支持,可能面临财政高支持的风险。为此,建议政府加大对民办园的财政支持,以规避政府失去成本分担主体的风险;政府对民办园的财政支持单列项目经费,以规避民办园生存的风险;政府应减轻民办园家庭经济负担,以规避民办园教育偏离其公益性的风险;政府应采取分步分级的多元成本分担,以规避政府财政高支持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由我国相关政策文件可知,政府在民办学前教育的管理中履行关键职责。我国各级政府承担了规范和支持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的主导责任,组合运用了多元政策工具,其中不乏激励性政策工具的使用。然而,从政府民办学前教育激励性政策工具的使用现状来看,具体操作中的支持路径较依赖民办园的外部属性,造成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公平性尚不够。为科学有效达成支持民办幼儿园、促进民办学前教育实现公益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目标,政府可借鉴政府治理理论,创新激励性政策工具的操作,以民办幼儿园内部办园成本为支持路径,参考生均成本数量、成本项目和相应金额等实证数据,兼顾我国民办幼儿园分类管理制度,对不同类型的民办幼儿园进行针对性支持。  相似文献   

9.
《青海教育》2021,(1):24-24
普惠性资源整体不足是我省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入园难”“入园贵”一直是群众关心的一个话题。积极扩大普惠性教育资源为了解决好“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我省坚持公办民办并举,规范发展民办幼儿园。2015年,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青海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管理办法》,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加快学前教育发展。2019年以来,按照国务院和我省部署,组织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属地负责、分类施策、依法整治”的原则,积极引导盈利性城镇小区配套民办幼儿园进行转普,不断扩大城镇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0.
"普惠"源自经济学中的"普惠制",意指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口的物品给予的关税优惠制度。"普惠性幼儿园"则是普惠制突破经济领域,在学前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从普惠制原理的条件分析,普惠与否只涉及其所供给的教育服务的外部规格,无关产权。因此,民办幼儿园同样也是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重要来源。从普惠制的结构分析,普惠性学前教育的给惠方是政府,民办幼儿园并没有这样供给普惠性学前教育的义务或者职责。因此,政府如欲改造民办幼儿园为普惠性幼儿园则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的支持,置换民办幼儿园供给的学前教育服务的外部规格的支配权,从而将其改造为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普惠性幼儿园。  相似文献   

11.
发展普惠性民办园能有效缓解当前公办幼儿园学位紧缺问题,较快满足普通民众对平价保质幼儿园教育的需求;有利于发动民间资本共同参与投资学前教育,减轻政府举办学前教育的负担。但当前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仍面临诸多困境,主要是因为对发展普惠性民办园的意义认识不足,对其扶持、宣传与管理力度不足。为此,必须清晰界定普惠性民办园的内涵,广泛宣传发展普惠性民办园的意义;建立长效扶持与管理机制,实行分级分类扶持与管理;配备数量足够的幼教专干和教研员,加强对普惠性民办园的管理与督导评估。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资源依赖理论的视角审视了政府和民办幼儿园之间的关系:民办园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政府提供的政策法规、资金和支持性信息资源,政府对民办园的资源依赖则体现在民办园的公益性。但在现实层面,民办园与政府之间基于资源交换的互动机制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的缓释需要双方共同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3.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是构建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聚焦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内部生存境遇,揭示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与政府、幼儿园与家长之间两对复杂关系,以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本质层面存在的盈利性与公益性、实践层面面临的市场调节与政府监管两大深刻矛盾,从而加深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全面正确的认识,促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普惠性”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从整体来看,北京市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与“普惠性”目标还存在一定距离.在政府的支持下,民办学前教育能够为“普惠性”目标服务.同时,针对社会上的“选择性”教育需求,民办学前教育也必须做出回应.为实现“普惠性”与“选择性”目标,民办学前教育发展需要一定的前提并采取各种具体的方式,政府、家庭以及民办学前教育举办者也应承担不同的职责.  相似文献   

15.
《河西学院学报》2019,(2):93-97
近年来,在国家学前教育政策的支持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不过在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管理以及财政资助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困境,为了促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相关部门有必要对其进行规范认定、分类管理、动态评估、合理资助、统筹布局,以发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民众提供优质低价学前教育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乡村欲振兴,教育必振兴。乡村教育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乡村学前教育是乡村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乡村幼儿教师是发展乡村学前教育的有力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乡村普惠性民办园教师是乡村幼儿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川中丘陵地区Z市Y区乡村普惠性民办园教师为例,分析该区乡村普惠性民办园教师师资存在的问题,从教师队伍质量、专业能力以及生存状况三个方面对乡村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师资队伍水平的提升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乡村学前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3~5岁学龄前儿童数量开始逐年减少,学前教育规模整体进入负增长阶段。城市学前教育处在不断增长阶段,农村学前教育已全面进入负增长阶段;公办园需求增长,民办园需求萎缩。学龄前儿童减少缓解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足的压力,师资需求呈下降趋势,城乡差距导致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结构短缺,引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转变,对学前教育质量保障提出新要求。未来学前教育发展要合理布局配置幼儿园、合理配置师资、缩小城乡差距、改进监督与质量评估标准、拓宽服务对象。  相似文献   

18.
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一直坚持公办与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目前,民办幼儿园在数量上已经超出公办幼儿园。基于公共财政鲜明的“公共性”、民办园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突出贡献、幼儿的权利以及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等依据,公共财政应当资助民办幼儿园,具体资助方式主要包括:直接资助,如政府直接财政投入和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间接资助,包括税费减免、以奖代补及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以此促使民办幼儿园提供更优质、更具普惠意义的服务。  相似文献   

19.
普惠性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事业根基,其发展能够有效地满足幼儿学前教育的需求,具有政策支持等优势,也存在政府投入不足等劣势,进一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是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关键。为此,笔者在对X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财政性经费投入水平较低、经费保障机制尚不健全、保育教育费收取标准偏低、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水平不均衡等问题,提出通过制订和完善经费财政支持政策、建立生均补助标准以及稳定的增长机制、建立与公益普惠性要求相适应的发展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经费的保障机制等对策的建议,促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快速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20.
普及推广普惠性幼儿园对于深化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意义,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涌现则需要政策的有效激励与有力支持。民办幼儿园是具有自主决策权的市场参与者,只有准确把握其办学现状、质量短板及紧缺资源、服务群体,才能制定合理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申请与认定标准、补贴与限价标准,从而引导民办幼儿园合理获取回报,提升教育质量。科学的财政投入体制和广泛深入的家长宣传则是构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生态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