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传枝 《考试周刊》2010,(52):36-38
电视广告是商家与消费者交际的手段,大部分广告持续时间短暂,语言精练,力求瞬间引起人们的注意,留给人们深刻印象。广告语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言是指广告中所使用的一切手段与方法;狭义的广告语言是指广告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本文讨论狭义的广告语言,通过观察发现广告语篇中存在着普遍的重复现象。词语重复和句式重复可以在语篇中找到另一组相同的语音、词组或者排比结构,一语双关体现的重复是同一组词语通过词性的定位和结构的划分得出两组语音相同但是意义不同的语法形式,这种重复是利用人们的认知、已熟知的事物和语言,在人们头脑中产生词语叠加,并不在广告语篇中以字面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为了研究汉英文化对比下汉语中重复的英译,从汉英语言差异入手,分析归纳了两者差异,进而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文化背景,接着以例子佐证进行译文分析,总结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试论汉语中的重复现象及其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复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是汉语异质性的表现之一,它与奈达的“冗余”概念虽有交叉,但范围更广。文章分类探讨了汉语中的语义重叠、同义重复、反义重复、同词重复、叠词等五种不同的重复现象,以及对它们进行英译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汉语会话中重复结构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复是语言使用中的一个自然存在的组成结构,是会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不同的标准,如重复出现的位置、重复的内容以及重复动作的发出者等,重复就有不同的分类.重复在语篇中起着衔接上下话语的作用,主要具有句内衔接和跨句衔接两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娄宏亮 《考试周刊》2007,(25):17-19
重复是汉英两种语言都很常见的现象,本文讨论汉英翻译中词语的重复,并指出重复在汉语中出现的频率大大高于英语。这是因为重复在英语中是实现语篇衔接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英语里语篇衔接是依靠代词、近义词替换和省略句的使用。英语中重复只是一种强调式的修辞手段。由于汉英在重复上的这些差异,翻译中就必须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6.
成分赘余是指在句意已经明确、结构已经完整的前提下,由于对词语的意义和语法功能理解、把握不准确,随意使用词语,造成词语隐含义与已提供的语境义重复的一种语病。其具体表现为堆砌词语、语义重复和虚词重复等,其中语义重复最为多见。近年来,成分赘余的病句屡屡见诸报刊、网络等媒体。试看下面三例:  相似文献   

7.
拼缀法构成的“月老族”一词具有中国特色,词典中尚无对应词,其它地方也无可参考的英译。从词语模的语义结构视角进行分析,借鉴英语中复合法、词缀法和缩略法三种构词方式,考证“月光族”和“啃老族”的英译,探讨“月老族”三种翻译形式以及该词语模和同类汉语新词的可行性英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英汉互译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重复词汇的翻译问题,学生为此而困惑,最容易造成中式英语的翻译。虽然词语重复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手段,在英语、汉语中都存在,但汉语重复让句子对称而有力,翻译成英语如果只是简单地重复,则显得多余累赘,这种情况在名词、动词、修辞重复等三方面表现得犹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英汉语言中都存在着词语的替换与重复现象,但比较而言,英语倾向于用替换来避免重复;而汉语,词语的重复在使用范围和出现的频数上都超过英语。笔者主要对比分析了英汉语言在篇章中的重复现象以及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梁婕 《华章》2013,(14)
词语信号是语篇互动的标记。词语重复是词语信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 Adrienne Popper 的 I’m Going to Buy the Brooklyn Bridge 及其中译文为例,论述简单重复、复杂重复、简单改述、复杂改述等四种词语重复种类,并对这四种类在英汉语篇中的差异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结论:汉语语篇偏重简单重复,无复杂重复;而英语语篇则偏重复杂重复、简单改述和复杂改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中有很多四字格结构的词语,这被认为是汉语的主要特点之一。在西德尼·沙皮罗的英译本中提供了很多精彩的四字格结构的英译范例。本文主要从汉、英两种语言中意合及形合的角度对汉语四字格结构的英译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在汉语中,词语重复的现象比较普遍,在英译时如全部照译,会显得太累赘。有时可将两个重复的词语抽取出来,合译成一个英语词汇或词组。如果两个有关词语在外形上完全相同,形成了显性重复,这时译者一般比较容易想到合用词语这一技巧。但是如果两个有关词语在外形上不同,只是在语义上相同或相近,那么它们之间形成了隐性重复。这时,译者一般不容易想到提取这种形式不同、语义相同的因子,但熟悉这种翻译技巧的人则会有意识地去提取这种共同的因子,以简化译文。  相似文献   

13.
重复在汉语中是一种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除此之外汉语还有着丰富的叠词。这与汉语的语音文字特点、思维习惯有着密切关系,而在英语中,语篇衔接手段以替代为主,重复多用于修辞和强调作用。汉语中合理的重复在英译时照搬原文往往容易出现冗余现象。汉语除去显性重复外,还包含着大量的隐性重复,若不充分考虑深层意义,翻译成英语时很容易产生冗余,降低译文的可读性。在汉英翻译时要注意两种语言重复现象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通过一定的翻译技巧避免冗余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重复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衔接手段。重复可以分为积极重复和消极重复;从重现的语言成分不同,可以分为语音的重复和形式的重复。  相似文献   

15.
笔对以“重复”为由说“凯旋归来”有语病是不大以为然的。要说“重复”的话,那成语(或惯用语)中以语意重复的方式构成的例子可真太多了。且不说“难解难分”、“推波助澜”、“呼朋唤友”这一类明显重复的语例,单就和“凯旋归来”结构相同的就有“停滞不前”、“从容不迫”、“参差不齐”等常用成语、熟语,其前后两部分不也是语义重复吗?其实,汉语四音节成语允许语意重复。  相似文献   

16.
鲁迅小说创作很注重重复手法的运用,包括场景描写、人物语言、人物描写、心理刻画等方面的重复。这些不同方式的重复手法都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重复手法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重复中有变化,体现出作者的匠心。  相似文献   

17.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吕叔湘曾就词语的重复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词语的重复,一般地说,应当避免,但是有时候故意重复同一词语可以收到修辞上的积极效果。例如:  相似文献   

18.
在面向对象式程序设计中,由于多继承机制的引入,类空间的结构(类之间的继承(关系)变得更加复杂.重复继承,重复基类是多继承机制中的重要特征.为了更好地理解重复继承关系,引入重复继承媒介集的概念,并讨论一个计算重复基类以及重复继承媒介集的有效算法.该算法可视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器的一部分,同时也为了解类空间的语义信息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胡猛 《成都师专学报》2007,26(4):98-100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中有很多四字格结构的词语,这被认为是汉语的主要特点之一。在西德尼.沙皮罗的英译本中提供了很多精彩的四字格结构的英译范例。本文主要从汉、英两种语言中意合及形合的角度对汉语四字格结构的英译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连贯的说话和语篇中,英汉两种语言都用词语作为相邻句子的衔接手段.这些词语衔接可分为词语重复、同义词使用和词语配置.总的说来,英汉语的词语衔接功能与用法基本相同,但英语的同义词似乎用得更多一些,而汉语的词语重复则用得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