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习作教学中经常看到:每当教师要求学生动笔习作时,学生有的愁眉苦脸,不知道写啥;有的心中有话,不知怎样表达。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原因之一是教师的作前指导不得力,二是学生的作前准备不充分。一般而言,教师对课上的作前指导能精心安排,但对学生的作前准备不够关注,从而导致学生在习作时感到为难。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习作前的准备。最近,我指导学生写了一次小实验,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
习作任务群设计体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设计中渗透任务群内容,能够为学生规划清晰的习作路线,为习作课堂注入丰富的动力。习作任务群设计不是单纯的任务罗列,而是一种写作教学的新理念,教师利用习作任务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研究,可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提升习作综合能力,突出任务群的助学作用。  相似文献   

3.
走进学生的书本去看看,现在的教材基本都是一学期七到八次习作,一单元一次。有的学校课程上未有明确的习作课。于是小学传统的一篇作文教学往往是分两课时完成。要求学生在八十分钟内于教室完成,指导、拟稿,修改、誊写。在我们看来也许是应该的,不然没时间进行下节课的教学任务。似乎学生在习作时所需要的材料信息在大脑中随时都可以提取,习作时只要稍作加工就可以拿出来用了,这显然是理想主义。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语文教师在习作指导课之前,应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帮助学生学会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其产生乐写、想写、愿写的习作欲望,并能根据学生在平日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做好习作前的准备,真正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一、通览全册教材,了解每单元习作体裁及其所占比例,明确习作重点每学期初始,教师通过提前制定习作网络图了解每单元的习作体裁、内容、要求等信息,做到有备教学。教师应通  相似文献   

5.
画为媒     
儿童天生就是画家,只要我们留心,墙壁上、电线杆上、书皮上到处都有他们的任意涂鸦,而且是那样的稚拙可爱,信手拈来,无拘无束。怎样让儿童的天性在习作中发挥作用呢?一、在画中观察新课标在习作要求中强调,要留心周围事物,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见闻,积累习作素材。教材也相应做了大量安排。如苏教版第九册习作5写一种动物,要求抓住动物特点仔细观察和跟踪活动过程进行反复观察。但当以习作要求学生时,大多数学生不感兴趣,视为负担,完成任务的很少。于是,我利用儿童天性喜爱画画的特点,提前半个月就要求学生跟踪观察自己喜爱…  相似文献   

6.
1.打破时空界限,走进学生生活。“一篇习作教学就是两课时的习作教学”这是我们传统的作文法,这种作法显然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习作教学首先打破这种模式,让我们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们习作指导首先要做“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比如我们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天,一周,甚至几周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放手让其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因此,一篇习作的练习的周期不是两课时,而应根据具体习作的要求,可以是一周,也可是两周,甚至一个月。学生所写之作当然不是“空话”与“套话”,而是他们眼中的世界与生活。  相似文献   

7.
习作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指标。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参加一些活动,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素材。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习作前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见解、主张、情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加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指导;要求学生经常进行词汇、写作技巧、修改方法等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习作教学具有积累性,学生的习作水平要想在短期内有效提高几乎是不可能的。除了倡导学生多读、多看、多练外,教师还可以立足于语文教材,适时为学生创造一些练习的机会,让学生随阅读进行“小练笔”。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是一条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第五册《习作乐园一》的习作要求是: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事。一、教学设计思路与目的1郾平等交流,拓展思路,培养学生习作自信心,激发习作的兴趣有人说:“小学生可以写不好作文,但决不能怕作文……在小学阶段,教师如能通过教学让学生爱上作文,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不管这话有多偏激,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注意到了学生习作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课标对三四年级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材每一册都规定了习作要素,相当于规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有了习作要素的引领,习作教学就会初见成效。如何把习作要素落实到习作教学中,如何针对学生习作中“我”意识缺失的现象,对习作教学再次深度追问探寻,显得任重而道远。文章以“三问三寻”的形式对学生习作中“我”意识缺失的现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学生的一种心智活动,它对学生的心灵培育、情操陶冶、人格取向都能产生深远的影响。教材中的单元习作,既是教师习作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习作的重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害怕上习作课,说“台上磨破了嘴,台下却不动笔”。尤其在农村小学,这一问题更为突出。为此,我校确定了《农村小学个性化习作导学实践的研究》,并被立项为大兴区“十一五”规划课题。在教材的单元习作中,学校以“导学卡”为媒介,灵活导学,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性,引导学生走个性化习作之路。  相似文献   

12.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当前的习作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教师的习作教学目标停留在完成教材中的习作教学任务,提高学生习作测试成绩,导致教师忽视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不重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中,教师既需懂得教材,还需懂得学生。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习作教材的儿童化解读,用教学序列的修订、诗意命题的确立、儿童游戏的介入等方式,改造和开发已有的习作教材,使教材与儿童经验相连,成为儿童喜闻乐见的样式,从而使习作课堂成为亲近儿童经验、生长儿童经验的摇篮。  相似文献   

14.
教师能否进行成功的习作教学,让学生进行一次成功的习作训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每次习作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也就是前置性工作开展得怎么样。  相似文献   

15.
赏识教育是世界六大教育之一。赏识教育可以运用到各项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科学创设赏识氛围,把它作为习作教学改革的一剂良方,充分舒展学生的心灵、发展其潜能,让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学生习作之路,有效提高习作效率。1构建平等的习作氛围——让学生自如地表达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快乐地学习,主动地学习。而写作过程却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如何将这艰辛的过程变成一个快乐主动的  相似文献   

16.
习作教学,对于语文老师来说一直是教学难点。难在按照教材上的习作要求,指导了大半节课的时间,学生往往还是紧锁眉头,紧咬笔头,习作兴趣不浓,习作质量一般。于是.教师期待能有一种具有操作性的习作教学方法。尤其对于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来说,如果掌握一种具有操作性的习作教学法,则更易走上习作教学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7.
在习作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习作指导方面有四个环节:指导、习作、批改、讲评。还有的教师在习作指导方面只有三个环节,而这三个环节也没有真正落实到位。那么要指导学生写一篇习作究竟有哪些环节呢?一次完整的习作指导过程应该包括八个环节:作前预习—作前指导—学生初写—初次修改—教师批改—讲评赏析—再次修改—定稿誊写,大概要3~4个课时完成。  相似文献   

18.
语文习作教学的编排具有整体性和体系性。为让学生从二年级的写话平稳过渡到三年级的习作,教师从梳理、整合统编教材资源入手,在充分关注学情基础的前提下,将不同的习作话题任务分解、转化、激活,为学生提供可借鉴的支架,达成教与学的有效互动,稳步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作为小学阶段的结束,第三学段的习作教学旨在巩固学生习得的写作知识,提高学生掌握的写作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的兴趣和习惯,为第四学段奠定基础。我们认为,习作教学应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让学生多思考——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等问题。第三学段,尤其是小学即将毕业的时候,习作教学的侧重点应该是“得心应手”和“自能作文”,这是能力培养的重点,也是本学段作文教学的目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习作安排,既有对前几册习作方法的巩固,又自觉地向第四学段过渡。教材安排的习作任务,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类:一是大作文,即每个…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88):29-30
当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过于依赖教材,这也导致了学生忽略了文本与实际知识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考虑将生活作为习作课堂教学切入点,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生活知识的理解。文章探讨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应围绕关注日常生活、创设生活情景、合理设置问题等策略展开,思考习作课堂生活化教学理论的应用,由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