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惠莹在1987年举行的第六届全运会的体操决赛中,夺得跳马和自由体操两枚金牌和个人全能银牌。并多次在国际和国内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已成为我国目前颇有发展前途的女子体操运动员之一。回忆她的成长过程,分析她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将有助于我们对体操运动员的选材和基础训练工作. 王惠莹1971年生,从八岁半开始进体操业校(后改为体操运动学校),经过四年的业余训练(1979年11月—1983年9月),又在我市体工大队体操队训练十个月  相似文献   

2.
运动性桡骨远端骨骺炎是青少年体操运动员的多发病。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有关文献中已提及本病①,但至今尚未见到专题报导。我们于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期间,对50名健将级体操运动员进行了手腕伤病普查,在此基础上,结合60年代初期迄今的资料,对本病进行分析讨论如下: 一般资料一,健将组:随机普查健将级体操运动员50名,男女各半。年龄14—23岁,平均17.6岁。从事专项训练5—14年,平均8.2年。二、业余组:随机普查本省青少年业余体操运动员26名,男11名,女15名。年  相似文献   

3.
随着体操技术的迅速发展,鞍马的新颖动作层出不穷,由于马上各种复杂的单环全旋转体加移位和纵向移位等难新动作的出现,使鞍马项目稳定控制的特点更加突出,对全旋这一关键性基本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成套动作的加长,动作难度的增加,对鞍马专项耐力的要求也越来越大。为了赶超鞍马项目的世界先进水平,各国采用了一些辅助性训练手段,鉴于各种辅助性训练器材及训练方法的优缺点,我设计了一种制造简单结构较精密的鞍马练习器(图一)。经实际训练试验对体操初学者及体操运动员学习鞍马各种全旋等动作,提高动作的技术质量,增强鞍马专项耐力、提高稳定支撑能力等均有积极效果,现介绍供体操界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群众性体育活动,特别是少年儿童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国际体操运动的发展,从事体操训练的运动员年龄较以前显著小了。在全国不少业余体校中,许多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参加了业余训练。他们中有的进入了我国体操运动的先进行列,成为我国体操运动的后起之秀。为了探讨体操训练对儿童机体的影响,我们从1973年开始先后对北京体育馆业余体校体操班26名女儿童进行了一些医学观察,现将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体操训练中,鞍马全旋的基本功训练对少年运动员来说十分重要。本文在对其进行力学分析的同时,着重结合笔者在通过多年的训练教学中掌握、积累出的一些经验以及对全旋技术的理解,来对鞍马全旋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训练手段和方法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根据新的体操评分规则,要把难度价值分提高到6.6分以上,最直接、最有效的突破点就是在比赛中强化交叉起倒立类动作.以优秀体操鞍马运动员张宏涛为研究对象,对其所采用的交叉起倒立类动作技术难度训练方法进行研究,探讨运动员如何在鞍马成套动作的完成中达到高的难度组别,以提高我国体操运动员的鞍马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7.
前言儿童体操运动员的山羊全旋启蒙训练,是体操多年系统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决定鞍马项目技术发展的基础。在山羊全旋启蒙训练中,必须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体素质条件来确定训练时机和训练方法。从现有的资料查明,儿童山羊全旋启蒙训练的年龄为八——九岁;训练方法普遍是采用在低山羊启蒙训练,也有采用转盘山羊练习器入门的。我们通过对7名七岁儿童,3名八岁儿童的山羊全旋启蒙训练的研究,谈谈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少儿业余体操运动员运动训练期间能量消耗的测定,初步探讨少儿体操运动员训练期间运动量、运动强度、密度等因素对能量消耗的影响,为教练员合理安排训练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为:利用能量间接测量法。用运动心肺功能测量仪分析出运动  相似文献   

9.
运动员蛋白质代谢和需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有关运动员蛋白质代谢和需要量的意见很不一致。为了解我国运动员在不同情况下的蛋白质代谢和需要,近几年以参加集训的举重、体操成年运动员和业余训练的体操、篮球等儿童少年运动员为对象进行了研究。受试者的一般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业余体校体操运动员7岁左右的儿童初期选材问题谈一下个人看法,和同行们进行商榷,以利给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优委体操运动员后备力量。 未经训练的7岁儿童,在形态特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及心理因素等方面的特点都还不十分明显,因此,应充分估计遗传因素。在初选之后,还应经过一段时期的试训,进一步了解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11.
“蘑菇”全旋是男子少儿进行鞍马全旋早期训练的方式,笔者从事男子幼儿体操训练多年,一直努力研究,使之能够尽快掌握“伞”式全旋正确技术的训练方法.经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全旋训练-“托颈练习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体校体操班男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针对少儿学习全旋的方法逐步细化,在不同的训练阶段采用不同的教法手段。  相似文献   

12.
1.青少年体操运动员选材的特点 1.1早期选材是体操运动的重要特征 现代竞技体操项目经过不断地发展,逐渐呈现出运动员低龄化的特点,特别是女子运动员在13、14岁登上世界大赛领奖台的不胜枚举。由于比赛年龄小,则开始训练的年龄必然更小,目前各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开始训练年龄已经提前到6、7岁,甚是更早。  相似文献   

13.
非智力因素在业余训练过程中起定向、引导、维持作用。教练员应重视业余体操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培养儿童良好的训练动机、稳定的训练兴趣、坚强的意志品质、丰富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双杠运动在过去若干年中曾一度是我国体操健儿的特长项目,如鲍仍健、杨健民、蔡焕宗、李月久等等,均分别获得过国际比赛的双杠冠军。但近几年来,我国许多教练员、运动员偏重了单杠、鞍马等项新技术的发展,而有些忽视对双杠新技术的研究和训练,致使双杠技术在国际、国内  相似文献   

15.
五月十五日至十九日在桂林市举办一九八二年全区业余体校举重锦标赛,参加比赛的有南宁市、桂林市、区育场、南地、桂地、百地、玉地、柳地等八个单位,运动员62名,进行了八个级别的比赛。运动员年龄最大的为17岁、最小13岁,平均年龄15岁。运动员参加举重训练时间一般在二年左右,其中训练时间最长为三年,最少者半年。在这次举重比赛期间,走访了部分教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了我国鞍马技术发展过程,分析了在“7运会”体操比赛中鞍马技术水平的现状,旨在进一步探讨提高鞍马技术水平的途径,从而激励体操健儿在今后的训练中,不断努力,发挥特长,弥补不足,在国际大赛中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32名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进行研究,筛选出对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专项成绩有显著影响的力量素质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方法确定力量素质指标的权重系数,建立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的理想标准值,为科学调控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最优控制力量训练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从奥运会看中国体育的战略走向,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在多学科进入体育训练的今天,笔者认为“唯物辩证法”依然是解决训练科学化的主要理论之一。因为一切科学训练手段和方法都要靠教练员来决择并指导运动员去实践,以及运动员的主动配合,才能转化为成果。所以本文试图通过文化科学知识在体操训练中的作用分析研究,探讨体操训练中教练员与运动员的能动结合问题。二、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访问了国内部分知名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共36名,征求了他们的看法。 2、用“问卷法”和“谈话法”调查了北京、上海、武汉和沈阳体院运动学校体操班;黑龙江省体操队;省体育场、哈尔滨、大庆、牡丹江和佳木斯等重点业余体校体操班共135名运动员(其中运动健将17名)的文化学习及与训练有关的一些情况,即年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业余体校体操训练环境进行研究,分析了业余体校体操训练的人力资源、设施资源、保障资源状况,旨在为业余体校体操训练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儿童中选拔优秀苗子,是提高体操技术水平,攀登世界体操高峰的一个重要环节.儿童具有灵活性好和可塑性强的特点,较适宜早期训练。通过对儿童优秀体操运动员的人体测量研究,经常更新原始数据和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形态选材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选材问题。我们对参加我省1980-1982年业余体校体操比赛的男子儿童体操运动员119人的身高、体重等21项身体形态指标和两项灵敏度反应进行了测定、统计、分析,探讨了优秀儿童(男)体操运动员的形态特点和灵敏度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