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新信息交流平台,运用于高校思政教育领域,有利于拓宽思政教育渠道,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构建符合师生发展需要、贴近大学生实际、体现学校特色、增强工作效果的新模式,推动思政教育工作与时俱进,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2.
如今,高校思政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政教育研究的新课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提高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实效做出努力。所以,思考如何提升和加强高校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构建和谐校园以及提高思政教育工作实效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本文使用大数据技术对"00后"大学生群体进行画像描绘,发现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与规律,以学生群体的共性与个性研究思政教育为路径,理性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策略,探索其守正创新的方向.通过对大学生群体情感倾向与极端化的行为进行及时追踪和预测,寻找适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方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展精准的思政教育,使思政教育工作更具有主动性,更加具体化,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更加高效的、个性化的、多元化的和精准供给的模式,从而推进高校思政教育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4.
健体育魂视域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是结合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需求,以学生综合素养强化为导向构建教学实践体系,确保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高职院校应基于体育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建设,运用强化价值观培养、深化教育评价管理及加强教育内容拓展等多种策略构筑高密度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实现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5.
微信作为当今最为流行的即时传播媒介,以其特有的功能受到了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的追捧。微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各大高校要充分挖掘并发挥微信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积极因素,学会运用微信的各种优势,积极主动构建思政教育工作微信平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升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对微信理性、合理运用的指导力度。  相似文献   

6.
海派文化是上海地域文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扬弃性、包容性等基本特征,其中很多资源可以成为上海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素材和载体。海派文化视阈下的上海高校思政工作和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环境紧密相连,可以增强思政工作的说服力和吸引力。探究如何将海派文化素材及其精神内涵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上海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当中,有助于大学生对海派文化进行深入了解,有利于拓宽上海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载体和路径,从而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紧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要求与使命,研析当前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现实问题,结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等大学生思政教育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从多位一体队伍建设、依托智能化信息技术手段实施“精准思政”、强化学生工作机制保障等方面,创新优化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   

8.
思政教育是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主要包括思政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政教育两个方面,前者是主渠道,后者则是主阵地,只有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将思政教育的效果最大化,实现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领。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如何将高校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实现思政协同育人创新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思政工作队伍状况 ,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政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 ,如加强思政工作队伍的建设 ,加大思政教育设施的建设 ,采用科学型、综合型的工作方法等 ;旨在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精神武装全党、全民 ,达到思政教育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把周恩来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为了提升这项工作的成效,从融入的意义、提高认同感、构建有效的工作机制、创新教育工作载体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而使周恩来精神贯穿、融入大学生思政育人的全过程,让青年学生自觉主动地弘扬周恩来精神。  相似文献   

11.
在党的十九大上,将"明晰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位,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通过详细研究传统文化资源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先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困境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希望为全面提高高校学生思政...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电脑和手机为终端发展起来的新媒体成为人们工作和娱乐的重要途径,也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而提出了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总结出将新媒体应用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的运用进行分析,认识到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旨在通过问题的分析构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站在教学创新改革发展的角度,围绕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改革展开研究。首先,结合对新媒体、大学生思政教育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从正面、负面两个不同的角度就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成的深刻影响进行了深入探究;其次,积极发挥问题导向价值,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搭建新媒体教育平台、整合新媒体教育资源、提升教师媒介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四个不同的方面,对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改革策略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通过研究进一步深化思政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时代的认识,为今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价值。促使思政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新媒体时代给予思政教育的无限机遇、明确教学重点,以更加良好的状态和准备去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将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是大学生思政教育不可忽视的资源,也是承载此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对红色文化内涵及思政教育间的关联进行分析,有利于高校思政工作的顺利展开,提升学生的思政教育水平.本次研究从红色文化及思政教育工作的含义着手分析,阐述了目前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现状,包括影响力不足、灵活度不够等问题,最终重点探究了红色文化融...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对大学思政工作形成了一定影响。本文立足于互联网时代的论证视角,首先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角度,探究互联网对大学思政工作的影响作用。确认了互联网会消解大学生的理解耐力、影响大学生思政价值观、降低思政教育的话语权威性,但也强调了互联网可以扩展思政教育的传递形式,以及促进教育人员全面发展和教育本身的民主性。其次,确认了大学思政教育工作要应对互联网挑战,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扩建社交型思政空间;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锤炼;强化舆论监督力度去提升教育影响力;组建现代化高素质教育团队。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根据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与特点及思政教育中的不足问题,分别从网络教育平台、教学内容、教育环境三个维度,提出了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以期借助互联网优势,推进思政教育革新,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新形势下,教师要高度关注大学生思政教育,结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此,本文探究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以及辅导员工作改进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积极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内涵和内容、方式和方法,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去,有利于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将网络技术应用其中,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能够更好地加强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和引导[1],同时也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目前以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手持、智能识别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断深入推进,网络思政教育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在协同育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探讨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提升网络思政意识、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等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途径,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