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建国初期,针对农民迷信思想严重,乡村迷信活动盛行,安徽地方新政权通过普及文化教育、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控制迷信品生产、坚决取缔迷信组织等措施,做了大量的破除封建迷信,改造广大农民思想的工作。但新政权在破除封建迷信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领袖崇拜现象。  相似文献   

2.
做好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侯晓辉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现在县、乡(镇)、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已普遍建立,为保护农民大众的健康做出了贡献。农村三级卫生保健网的网底在村一级,最经常最大量的乡村的医务工作,要靠乡村医生来完成,...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我省广大农村和基层缺医少药,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匮乏,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低下的状况,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培养模式,为广大农村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卫生人才。我国农村的乡村医生事业转入平稳发展阶段,乡村医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1942-1949年,为规范村财政收支,打击贪污浪费,减轻人民负担,山东根据地开展了持续的村财政整理工作,建立起嵌入式的村财政管理模式。在新型财政管理模式下,财权与事权趋向统一,乡村财政关系得以规范,农民负担有所减轻。根据地政府借财政整理之机直接掌握了乡村的几乎全部财政来源,获得了雄厚的资源基础,积蓄起庞大的财富,用以支持根据地军政需求。在某种程度上,整理村财政是中国共产党为取得战争必需资源而采取的一种战时财政动员手段,也成为新中国国家政权干预、监管农村财政的滥觞。  相似文献   

5.
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一开始是在城市知识分子中萌动、破土,后来转移到农村进行发动、发展而成为一场乡村革命,并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了政权.在这一渐次发展过程的初期阶段,乡村教师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先锋、桥梁作用.这与中共党人初期成员的构成特点密切相关.较早获得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乡村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革命宣传和发动,使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进而为其开展乡村革命积聚了强大的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队伍不稳等问题比较突出,已成为制约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为加快农村全科医生培养,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2010年,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出台了《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发改社会[2010]1198号),正式启动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从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传统合作医疗制度包括预防保健和合作医疗两个层面,它的实行提高了农民对医疗卫生资源的可及性与可得性,它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对当今农村医疗卫生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对侯家营的个案考察可以看出,坚持服务大众、追求卫生公平,应根据农村实际,建立服务乡村,真正惠农的囊括合作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8.
国民党政权在民国时所进行的乡村政权建设,导致中国农村中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即新乡绅阶层。这个阶层接受过新式教育,掌握着乡村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资源。他们依附和服务于国民党政权,是广大乡村地区的实际控制者,是国民党在乡村的统治基础。但又阻碍了国民党乡村改良政策的推行。  相似文献   

9.
农业博士是面向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而设置的高级专业学位,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律、趋势和人才培养能力看,我国已具有开展此项工作的良好基础。新农科建设的核心思想是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开展农业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是完善农科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需要,也是接轨农业教育国际化的高要求,对建设中国特色的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战略意义。我国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良好的发展基础和资源积累,农学博士学位授权点较为完善的发展布局,均为农业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提供了可行条件。未来,农业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强调学术研究与职业导向并重、专业性与应用性共生、跨学科学习与创新能力训练两手抓。  相似文献   

10.
以华洋义赈会为代表的社会团体、国民政府领导下的政权、乡村建设运动为线索可以探知不同时期、不同政党和乡村自治组织及社会团体在河南不同地区的农村开展合作事业的历程及其各具特点的政策和做法.说明农业合作社是在当时河南农民生产条件日益恶化,生活十分困苦的条件下,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弱者在不同政党和社会团体倡导和组织下,通过资金的集中运营和劳动力的分工协作,实现参加者经济利益增强或经济地位提高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在河南农村倡导和推行的各项合作事业增进了农民的互助合作意识,培养了农民的互助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1.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佳县的农村医疗卫生进行调研,分析陕北地区农村医疗卫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农村图书馆事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而得到长足的发展。乡镇图书馆、农家书屋建设和个人图书馆的兴起以及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实施推进,为构建河南省现代乡村图书馆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丰富了乡村公共文化资源,提升了河南省乡村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河南省乡村图书馆事业创建了全新的发展环境。但河南省乡村图书馆事业发展还存在着制度体系不完善、供给不足低效运行、多头管理缺乏协调、人才不足服务欠佳等问题。因此,要使乡村图书馆建设成为后扶贫时代通过“启智扶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河南省就要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的乡村公共图书馆体系,以制度保障乡村图书馆回归公共图书馆的大家庭;探索县级总分馆制发展新路径,实现乡村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扁平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为主、社会力量为辅的原则,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扎根本土,加强乡村图书馆建设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3.
陕甘宁边区建立初期,群众卫生意识淡薄,疾病肆虐,医疗资源不足,缺医少药又巫神猖獗,加之中西医各自为营,医疗卫生条件相当落后。1944年,随着各项工作的开展,文教事业尤其是卫生事业的建设被提上日程。毛泽东倡议召开文教大会以推进文化教育建设,并首提中西医合作理念。在文教大会筹备期间,关于中医与西医合作的讨论洋洋盈耳。最终于文教大会上正式将其确立为卫生工作方针。在中西医合作方针的指引下,边区开展了合作的实践探索,采取了成立研究会、中西医交流经验及合作诊疗等措施,在普及卫生知识,进行反巫神斗争、治理疾疫及培养医药人才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方针对边区卫生事业的兴旺发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影响着新中国的卫生事业。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提出了普及幼稚园尤其是乡村幼稚园的教育,并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乡村幼稚园建设和研究活动。在当时乡村幼稚教育极端落后的背景下,陶行知的思想主张及其幼稚教育实践对于中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受到了中央和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前所未有的关注,普及农村学前教育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工作和目标。然而,在相对落后的农村普及基础薄弱的学前教育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此,通过分析陶行知关于普及乡村幼稚教育思想和实践,我们或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1.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走武装夺取城市进而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但遭到了失败。毛泽东带领部队来到井冈山地区,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沿着这条道路,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新中国在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以后,照搬  相似文献   

16.
库少辉 《华章》2007,(12):254-254
十七大报告中,"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为了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农村获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来解决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颜芳 《文教资料》2011,(4):91-94
晏阳初和司徒雷登都是二十世纪影响中国发展的名人,鲜为人知的是他们二人还是好朋友,曾在平民教育、乡村建设工作中开展合作,为中国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构建有效机制努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有效需求量不足,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不能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推行素质教育的问题,从2004年开始,湖北省教育厅采取三大措施,构建有效机制,努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19.
建立与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紧要任务。分析当前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高校乡村医疗人才培养策略,即必须通过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构建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对策。培养乡村医疗急需人才,推动乡村医疗事业快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邓皓月  张艳萍 《地理教育》2024,(S1):134-139
<正>党的二十大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措施中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稳产保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都与地理学科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有着紧密联系。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开展高中地理主题式教学,不仅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地理视角,也能以高质量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有效引导学生关注时政,了解国家建设主体方向,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