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一堂好课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是每一个教师以及从事教研工作的同志都在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不同内容、不同类别的课其标准也不同,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标准下的好课的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认为一堂好课应达到一种境界;有的认为一堂好课是教师业务素质、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协调和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还有的教师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应该看教师能否创设适宜的情景,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什么样的课堂才能称之为高效课堂?什么样的课才能称之为一节好课呢?  相似文献   

2.
韩月红 《中国教师》2013,(17):66-68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在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这个问题已讨论了20多年。有了一堂"好课"的标准,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给一线教学以导向,让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因此,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对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然而,在倡导以生为本、回归教育本真的今天,重新审视这一问题本身,却引发出新的思考。一、一个美好的愿望:上好一堂课我们通常认为,学习要一点一点地进行,课要一节一节地上,因此,教师能上好一节课就成了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证,而研究"一堂好课"  相似文献   

3.
课,老师都能上;但好课,却有些难上。在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年代里。人们往往用教师的学识去衡量一堂课。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的观照下,人们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好课好在哪些方面?这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笔者以为,一堂好课至少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课,老师都能上;但好课,却有些难上。在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年代里,人们往往用教师的学识去衡量一堂课,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的观照下,人们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好课好在哪些方面?这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笔者以为,一堂好课至少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课,老师都能上;但好课,却有些难上。在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年代里,人们往往用教师的学养去衡量一堂课,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的观照下,人们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好课好在哪些方面?这是一个太难回答的问题,笔者窃以为,一堂好课至少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课,老师都能上;但好课,却有些难上。在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年代里,人们往往用教师的学养去衡量一堂课,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的观照下,人们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好课好在哪些方面?这是一个太难回答的问题,笔者窃以为,一堂好课至少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课,老师都能上;但好课,却有些难上。在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年代里,人们往往用教师的学养去衡量一堂课,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的观照下,人们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好课好在哪些方面?这是一个太难回答的问题,笔者窃以为,一堂好课至少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陈伟建 《中国教师》2009,(Z1):386-386
<正>现代教育理论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改变课堂教学观念:教师是上课不是"讲"课,教师是主持人不是"讲"师,学生是主角不是观众。从这个新观念出发,得出一堂好课的标准是:教师要讲得好,学生更要学得好,"表演"得积极、精彩。具体地说,  相似文献   

9.
魏萍 《现代教学》2010,(5):72-72
什么是一堂好课?一堂好课的标准又在哪里?叶澜教授认办一堂好课要做到“五实”,即一节好课应该是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实的课、真实的课。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老师们的注意力也从以前的上课转移到了上好课。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上一堂好课是广大老师乐于探究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每一个教师的追求。一名好老师就好比一个大厨,上一堂好课就如同做一道可口的菜。本文将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探讨何为一堂好课。  相似文献   

11.
正"究竟什么是一堂好课"这是很多学者一直在追问的问题。在走上工作岗位的十年间,我虽然上过各种各样的公开展示课,也参加了不少课堂教学大赛,获得过不少奖项,对所谓的"好课"也有一些自己的认识。但是,通过《一堂"失败"的好课》这个案例,我对什么是好课有了一些更加深刻的认识。一、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或结果的预期。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深入地推进,取决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质效,而对课堂教学质效产生重大影响的是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新课程背景下,究竞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课程改革前后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影响课堂教学?如何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下面通过对评课关注点的变化来探索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作为教师,有一个问题将伴随着我们整个的职业生涯,而往往直到我们离开讲台退休时,仍没能获得一个明确的答复,这个问题就是: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相似文献   

14.
陈莉 《学语文》2014,(3):15-16
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叶澜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要做到“五实”,即一节好课应该是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时的课、真实的课。其中“丰实的课”,指的是生成性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历史教学问题》上展开了“上好一堂中学历史课的标准是什么”的专题讨论,我认为这个讨论很重要,很有现实意义。一个教师弄清了一堂好课的标准,并且能想方设法讲好某一堂课,就有希望讲好第二堂第三堂课。有好多教师问我怎样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我总是劝他们花最大的精力讲好一堂自己最喜欢的课,然后从这堂课中来总结经验,摸索出教学规律和自己应该走的一条路子来。一个名演员,每个戏上都得见功夫,但总有那么几个“保留节目”、“拿手好戏”。一个好教师也一样,每堂课都得用力,但要有那么几堂课讲得特别出色。我们经常举行观摩课,就是做出一堂好课的样子来给大家看,让大家共同研究。这种“解剖麻雀”的方法,是我们总结教学经验的捷径,历史教学是由一堂一堂接连不断的课组成的,弄清了一堂好课的标准,总结了一堂好课的经验,就能更深刻地了解历史教学的全貌。  相似文献   

16.
很长一个时期以来,许多中小学教师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看作一堂好课的标准,没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课仿佛就不是好课.形成了“一刀切“、“齐步走“的局面.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现代教育技术给当代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不是说采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质量就一定可以提高.这里有许多学问,有规律可循,需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去实验与研究.因此,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实际应用中,有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7.
尹亮 《四川教育》2012,(10):34-34
一堂课,一堂好课能给学生带来什么?这是我们探寻教育本质的追问。问题的回答必然涉及另一个问题:怎样的课才能算是好课,即好课应该有怎样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笔者认为其核心的标准应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程磊 《基础教育论坛》2013,(Z2):118-119
<正>新课程理念下,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叶澜老师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应遵循"五实",即扎实,"一节好课应该是一节有意义的课";充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丰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平实,"一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真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待完善的课"。叶澜老师提出  相似文献   

19.
正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叶澜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要做到"五实",即一节好课应该是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时的课、真实的课。其中"丰实的课",指的是生成性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这里所说的预设指的是教师课前  相似文献   

20.
刘敏  林源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7):19-20
课堂教学评价问题是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本文从阐述传统的评价标准所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入手,论述了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