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关注写作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心灵、情感、情绪和状态,适度调控,让学生愿写、能写、善写。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关注写作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心灵、情感、情绪和状态,适度调控,让学生愿写、能写、善写.  相似文献   

3.
“课标”要求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把“表达与交流”作为高中写作的教学目标,这是极具指导意义的。它不仅要求学生要增强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而且要在感悟的过程中去发现、体会并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应用于写作中。它对学生作文的限制束缚减少了,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写作态度及其抒发的真情,强调个人自由的表达。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有个性、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下面我就新课程实施三年以来所发现的高中生写作现状提出几点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真切的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条理地表达。这多角度的观察正是要引导学生亲自感受生活,深入进行情感体验,并调动多种感官去直接感受事物,以自己的全部心思,全部真情去仔细体味事物。只有这样,才能触发自己的思维,才能形成自己的真切感受和独特见解。如果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触、所感真实地记录下来,就可以说是一篇好作文,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一、让学生走进生活,用生活实践说话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写作阶段目标中的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就给我们作文教学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现实问题:作文教学应如何开放课堂,走向生活,引导学生在与文体对话的同时.走向社会.走向大自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写作方面的要求有两点是这样表述的:“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通过对这两句话的解读,我明白了《课标》对好作文的要求:生活是写作的最丰富的源泉,学生要能够结合自身体验,写出有真情实感,不拘一格,有新意的文质兼美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本文试就初中作文教学中理性与灵性的培养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刘红 《中学文科》2007,(11):68-68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要求,我们采用开放式教学,突破写作教学误区,给学生的心灵插上翅膀,闯出了一条新路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把表达与交流作为高中写作的教学目标,这是极具指导意义的。它不仅要求学生要增强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而且要在感悟的过程中去发现、体会并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应用于写作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  相似文献   

12.
一、课例研究背景 写作是展示学生的个性化世界的最佳途径。语文新课标也为初中作文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要感隋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然而,当前的初中学生难有闲暇体悟生活的酸甜苦辣,也似乎没有空间拓展情感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13.
一、课例研究背景 写作是展示学生的个性化世界的最佳途径。语文新课标也为初中作文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要感隋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然而,当前的初中学生难有闲暇体悟生活的酸甜苦辣,也似乎没有空间拓展情感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写作源于生活的活水”,写作教学不仅要鼓励学生为文的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个性的张扬,生命的呼吸。因为“个性是人类幸福的首要因素”。现代文明发展表明,社会的活力和发展与社会保有的  相似文献   

15.
梁英 《广西教育》2007,(7B):64-64,6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而要让学生在作文中“敢于说真话,讲真事,抒真情”,教师们就必须关注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教学评价中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一句话,就是在作文教学中运用“绿色评价”。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写作能力则是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因为真正的写作是一项个性化的创造性劳动,它不允许复制,故文学作品的写作又称“创作”。新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谁对写作的要求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二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里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创意表达就是强调写作要有个性,即个性化地写作。  相似文献   

17.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个性化写作灵感 ,抒写出我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的个性化文章来 ,学会仔细观察生活、关注社会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不同想法 ,以“我手写我心”的态度去抒写有一定层次一定见地的真我作品来 ,才能让学生的习作放射出个性化的异彩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在关于作文的“课程目标”中指出 :“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一切 ,可以说是吹响了扫荡以“假话、空话、套话”为特征的“灰色作文”的进军号 ,同时郑重地让“绿色作文”登堂入室。那么 ,“绿色作文”的纯天然性体现在哪里呢 ?简单地说就是真实 ,即说真话 ,写真事 ,抒真情。唯有真 ,方显其美。《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已明确指出 :“要求学生说真话…  相似文献   

19.
何海琴 《语文天地》2012,(10):39-40
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培养学生"写作情结",扬起学生写作的风帆,让学生勤于写作,爱上作文,无疑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新课程作文写作理念的创新处就在于特别强调关注写作的态度,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要求以负责的态度表达真情实感,培养一种责任意识等等。我们的高中作文写作教学必须以此为基点,进行以学生为本的转型,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人文价值。一、新课标下写作理念的创新要求(一)人本性:写作内容要求自由表达。新课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自由表达与社会认同之间的关系,才能确保中学生的写作意识倾向从单纯的“依附”、“顺从”与“适应”中挣脱出来。一是先表达后认同。写作,就是要学生表达出真感觉,真体验,真性情。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