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异发展出发,引用分指标东、中、西部的差异,再结合我国综合经济发展差异动态,分析了东、中、西部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夏京文 《现代情报》2001,(3):78-79,9
改革开放20多年,外资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其在我国东、中、西部间的不均衡分布,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本文根据我国外资区域分布不均的事实及其原因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目前三大经济地带中,西部地区属于经济发展的“低谷”地带。迅速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以逐步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保持我国经济整体协调地向前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区情有个深入全面的了解,揭示其内部各地经济发展的相似差异性,评价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则是正确制订西部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乡镇企业发展中的区域非均衡性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由于其基础条件不同、经济环境不同、改革开放程度不同等,形成了较大的区域差异。乡镇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更加重视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优势互补,搞好东西合作,逐步缩小区域差距。  相似文献   

5.
"泛珠三角"对西北区域经济合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等九省提出的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为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经济合作提出了新的形式,它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极具启发性。本文在分析和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西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合作现状,提出了西北区域经济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意义在于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实现西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我国现代化的总体进程,而加速西部地区信息资源的开’发,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突破口。开发信息资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古采取优惠的区位信息政策健全信息法规*从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政策出效益,政策促发展。事实上,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央在区域经济发展上采取均衡发展战略,因此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大,区域经济基本上是协调发展的。改革开放后,中央给予了东南沿海地区倾斜性的投资政策与开放政策,带动了东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利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国内外水利现代化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我国水利现代化水平的主要因素,选取水利安全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利管理水平为准则层,将城乡供水普及率、堤防工程达标率等11项作为评价指标,建立我国水利现代化评价体系。以2000年发达国家水利发展水平作为目标值,采用静态评价方法对我国2008年31个省(市、区)水利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分析评价,研究分析我国东部沿海、中部、东北和西部水利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综合分析显示,与我国国家经济发展的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格局相对应,呈现出东、中、西部明显的地域差异特征。针对各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和特点,探索性提出我国水利现代化建设四大区域战略布局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知识管理的流程将区域知识经济发展能力影响区分为获取、交流、创新和利用四个维度,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对中国东、中、西部知识经济发展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受资源禀赋、地形地貌等客观因素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由强到弱的东、中、西部三大区域格局.本文以此为依据,做出了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区域发展的三个假设.采用实证数据借助层次聚类的运算方法所得的结论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由东向西呈现了正、反双"S"的区域划分边缘.采用实证数据借助数据包络法分析的结果为:我国中小企业产出效率并没有呈现出东、中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域划分的情况.这表明,不管是经济发达的东部还是欠发达的西部经济区域,均存在着中小企业发展有效率和无效率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集群是当前世界经济中颇具特色的产业组织形式,不仅对于中小企业获取规模经济优势具有积极影响,还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内中小企业发展又能发挥巨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本文主要研究了区域经济发展与集群化的互动效应,以及中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小企业发展程度差异问题,进而,提出发展中、西部区域中小企业集群化的必要性与发展思路。本文研究不仅对于宏观部门有重点地发展区域经济具有借鉴意义,而且对于解决后转轨时期中西部区域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运用循序结构突变检验、变结构协整模型、Cusum平方检验和Theil不等式系数分析出我国区域能源价格和碳排放强度的结构突变点,在考虑结构突变的情况下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拟合能力更强。利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表明:能源价格通过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能源效率间接作用于碳排放强度。我国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强度呈正影响,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强度呈负影响,其中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强度影响最大;各区域的经济结构对碳排放强度呈负影响,其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对碳排放强度影响最大;能源效率对碳排放强度呈负影响,其中中部地区的能源效率对碳排放强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缩小东、中、西部差距有赖于长江流域的开发开放黄顺祥建国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明显扩大。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缩小东、中、西部的地区差距,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  相似文献   

13.
我国各个区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本文从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外向性、人民生活水平、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与环境七个方面来比较四大区域之间存在的异同点。针对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指明未来十二五期间四大区域的发展方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东部地区国际竞争力;培育中部核心城市带,建设大型生产中心和物流中心;继续完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东北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14.
应用静态、动态效率测度模型,研究了2013—2021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整体和区域变化情况,并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从静态模型测度,消除了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影响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值为0.725,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且东、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存在差异,表现为东>中>西;从动态模型测度,2013—2021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为1.009,表明从动态趋势上2013—2021年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呈现上升趋势;从市场结构、政府投资、外商投资、劳动力素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这些影响因素均对高新技术产业投入松弛变量产生不同的显著影响。结果表明:在生产前沿的条件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还未达到有效;东、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增长需要技术效率的提升,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增长需要技术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5.
区域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区域信息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而区域信息化水平的差异又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要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逐步实现经济"趋同",就要求各区域,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加快信息化建设,实施以信息化促进区城经济快速发展战略: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和政策支持,积极推进区域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人才培养,完善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16.
利用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1952-2011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区域的经济收敛性进行估计。结果显示,中国地区间经济在1952-2011,1952-1978,1979-2011这三个时间段中都呈现收敛态势,但改革开放之后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影响下收敛速度有所放缓。俱乐部收敛的回归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前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经济存在俱乐部收敛;改革开放后,中部和东部之间的俱乐部收敛已经消失,但西部没有能够融入到东、中部经济增长的总趋势中,还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加大西部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7.
区域高技术产业资源配置的RPM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资源区域配置不平衡,资源投入产出效果不理想。通过RPM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问题并提出优化资源配置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SFA模型的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张宗益  周勇  钱灿  赖德林 《软科学》2006,20(2):125-128
使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8~2003年的panel data数据,运用基于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实证研究了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虽然呈上升趋势,但效率较低,同时,东、中、西部之间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差距明显。这表明如何提高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和缩小区域之间效率差距是当前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循环经济的梯度推进战略与区域发展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本文在分析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背景下,探索性地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梯度推进战略,进一步论证了实施的内在原因与三个阶段的战略部署。针对我国区域发展问题的差异性,提出了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今日科苑》2008,(10):23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继20世纪80年代沿海发展战略、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目前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正成形成,即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作了分析,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