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玉珠 《留学生》2009,(4):25-29
他是中国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又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进中央国家部委工作的公务员;他是中国大陆最早一批出国攻读MBA的留学生,也是最早一批在大型跨国公司担任高层管理职位的大陆留学生,也是第一拨在中外政府都工作过的大陆人。他还是留学生当中最早回国创业的一批海归,打破国际封锁为三峡工程引进第一笔国外贷款:他也是著名创业海归当中最早转型要做公益事业的社会企业家……  相似文献   

2.
谷雨晴 《小读者》2010,(6):26-27
昨天是爸爸的生日.但同往年的生日一样.我们没有为他特别过.甚至他自己因为忙都已经忘记了。  相似文献   

3.
菲比 《留学生》2009,(5):50-50
大部分留学生都希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份”白领”工作,先在海外工作几年,积累一些经验.然后再回国奋斗。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家矢志不渝地使出浑身解数寻找工作,这种行动,被我们称为毕业前的“预备课”。  相似文献   

4.
萧友梅(1884—1940)原名思鹤,字雪朋,广东香山(中山)县石歧镇人。他童年时在澳门读书,后到广州时敏学堂就读。毕业后前往日本留学,考入东京高等师范附中。萧友梅在少年儿童时就喜欢音乐和唱歌,所以又转到东京音乐学校的唱歌班,读至毕业为止。他初到日本留学是自费的,过着比较艰苦的生活。后来取得广东省官费留学生名额,他又再进东京帝国大学专攻教育学,到1909年才毕业,可见他在青年时代就勤奋学习,很有上进心。  相似文献   

5.
王辉耀先生在加拿大,无论是留学还是生活,都有丰富的阅历。他认为,留学时,就应该从各方面为将来发展打基础,找假期工作、平时打工都应该遵循这个原则,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使自己毕业后有更高的起点。下面是他系统阐述的打工经历和打工观念: 来北美以前,我曾听说过一些留学生打工事迹,大都是在餐馆打工、帮人看房子带小孩或者干各种  相似文献   

6.
《留学生》2006,(Z1)
本文作者毕胜福是大连48中学教师。他儿子1999年于清华大学毕业后,考取美国全额奖学金,去美国留学数年。作者与妻子曾两次去美国探亲旅行,去过美国的十个州,去过纽约、华盛顿D.C.、波士顿等十几座城市,去过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十所大学旅行、参观、考察。在美国一年半的生活、旅行期间,作者刻意了解了美国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旅游景点的风情风光。美国人民的社会生活等,广泛接触了许多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和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和喜怒哀乐。作者把在美国探亲旅行期间的所见所闻,还有他儿子的学习成长经历,从一个留学生家长的视角,用日记的形式写出了系列文章,读后感觉十分亲切。  相似文献   

7.
有一名在德国的留学生,毕业时成绩优异,便留在德国四处求职。拜访过很多家大公司,全都被拒绝,他很伤心、恼火,又没有别的办法,总不能让肚皮饿着吧。狠狠心,咬咬牙,收起高才生的架子,选了一家小公司去求职,心想,无论如何这次再也不会被那些有眼无珠的阔佬赶出门了!结果呢?小公司虽然小,仍然和大公司一样很有礼貌地拒绝了他。高才生忍无可忍,终于拍案而起:“你们这是种族歧视!我要控告……”对方没有让他把话说完,低声告诉他:“先生,请不要大声说话,我们去另外的房间谈谈好吗?”他们走进无人的房间,德国佬请愤怒的留学生坐下,为他送上一杯水,…  相似文献   

8.
陆守道 《留学生》2013,(6):58-59
1983年10月,在报纸上读到欧美同学会成立70周年的报道文章和照片,吸引我想要参加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爱国留学生团体。 于是,我冒昧地给欧美同学会写了封信,问.“我在国内高校毕业工作后去东欧国家进修过2年,能否加入欧美同学会?”才过了几天,我就收到欧美同学会总干事金永柞的亲笔回信和会员登记表,让我去找同校的钟香驹教授做入会介绍人,另一介绍人由他找。钟香驹教授是留美学长、中国著名造纸专家,现在90高龄,健在。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家萧灼基曾经讲过这么一则小故事,颇有意味:一位留学生在国外乘公共汽车逃票,当时并没对他罚款,他洋洋得意.谁料,毕业找工作时才发现,自己的这一行为早已被记录在案,虽然学习成绩优秀,求职却遇到障碍.他因小失大,后悔莫及.这则故事令人回味,也令人深思.显然,任何一家用人单位,都不会录用一个并不讲求诚信的人成为自己的员工,即便他的成绩是多么优秀!  相似文献   

10.
我向往     
父亲曾去过北欧,每当提及在北欧的生活总会津津乐道、眉飞色舞。他给我讲过两个故事。一家商店正在装修,油漆工不慎将油漆罐碰落,一位中国留学生恰巧经过,沾上了几滴。那油漆工连忙道歉,可他的英文不怎么流利,好像是要中国学生第二天上午10点在这儿等他。第二天,中国学生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按时来到约定地点,等了一会儿还没见到油漆工。他觉得油漆工不可能会来,自己的想法太过天真,像这样的骗局在中国到处都是。正当他准备离开时,油漆工匆匆赶来。原来商店都是9点开门,油漆工跑了许多商店都买不到和中国学生一样的衣服,只好买了一件最贵的,所…  相似文献   

11.
在经典电影《闻香识女人》中,资深老帅哥阿尔·帕西诺饰演的退伍失明老兵,无依无靠,一度只能以酒精和糜烂生活度日。和男主角一样,老无所依的汉斯,因精神孤独在伦敦也酗酒严重。但他很幸运,遇见了阳光、善良的中国留学生宋扬——【留学奇缘,他与异国老人一见如故】1999年,19岁的郑州男孩宋扬高中毕业后赴  相似文献   

12.
商人出生在一个嘈杂的贫民窟里,和所有出生在贫民窟的孩子一样,他爱好争斗、喝酒、吹牛和逃学。惟一不同的是,他天生有一种赚钱的眼光。他把一辆街上捡来的玩具车修整好,让同学们玩,然后每人收取半美分,他竟然在一个星期之内赚回一辆新的玩具车。他初中毕业后,真的成为了一个商贩。他卖过小五金、电池、柠檬水,每一样他都做得得心应手。其中让他发迹的是一堆服装。  相似文献   

13.
青帝 《大学生》2013,(1):74-74
中国留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最大困难不是听和说英语.因为有很多自然科学专业,上课并没有特别密集的讨论.不像社会科学的专业.不参加课堂讨论甚至会没有成绩。所以我们最大的困难是写作.尤其是对于研究生来说.毕业时候过百页的论文是跑不掉的。我认识的一个同胞.  相似文献   

14.
意外收获     
3300块香口胶英国一个即将毕业的美术学院的学生,和他所有的同学一样,正为毕业考试的作品而日思夜想,愁眉不展。他所能想到的别人都已做过了,但他又心有不甘。此时他正在为戒烟而咀嚼香口胶,焦灼让他像以前疯狂抽烟一样疯狂地一块接一块地咀嚼香口胶。突然,一块块吐出的香口胶给了他灵感,他决定做一件前无古人的毕业作品:香口胶雕塑!他决定用香口胶做一件300年前已在地球上绝迹了的形似雕的一种大鸟———渡渡。他开始把嚼过的香口胶根据自己的设计一块块粘起来。以前为压制烟瘾而嚼香口胶的麻木变成了一种目标明确后的激动与急切,他从以前…  相似文献   

15.
放弃的念头,也会时常出现,不过我告诉自己,一旦我放弃,就什么都没有了;可是只要不放弃,我还有一丝希望。出国前,我总以为留学是件极其浪漫的事情,特别是看见留学生在博客里描述那边的天空有多蓝,外国文化多不一样的时候,我总羡慕得不得了。2011年秋天,我抵达匈牙利。与我同行的还有另外两个朋友:张峰、王磊。张峰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刚高中毕业,家里为他留学很早就做了准备,高三念的是当地的出国班,学费贵得惊人,雅思五分,是典型的"富二代"。王磊在国内某名校毕业,原本计划留法,  相似文献   

16.
朱芹 《现代教学》2014,(1):130-130
都说,世界上母爱最伟大,无论自己的孩子去到海角天涯,都无法割舍那份牵挂。其实,很多时候,教师对学生的爱和母亲一样,那份牵挂总在心头回荡。小刚是刘老师教过的一个学生,同时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虽然,他现在已经毕业数年了,但是回忆的点点滴滴,依然留在刘老师的心头。  相似文献   

17.
王石 《小读者》2013,(7):28-28
我在哈佛遇到一个曾在万科工作过的留学生。有一天,他找我说想上《非诚勿扰》。我很吃惊:“《非诚勿扰》是找对象的一个节目,你一个哈佛的博士生上那节目想干什么?”他说他博士快毕业了,要找对象了。我说:“那哪是找对象的呀,那是一个娱乐节目,你到那儿能找到对象吗?”他举出几条理由说服了我。他说,第一,毕业之后他准备回国创业。上《非诚勿扰》一期节目是20分钟,以节目的收视率和广告费用折算,20分钟就是两百万。  相似文献   

18.
成功在意外     
(A)3300块香口胶英国,一个即将毕业的美术学院的学生,和他所有的同学一样,正为毕业考试的作品而日思夜想,愁眉不展。他所能想到的别人都已做过了,但他又心有不甘。此时他正在为戒烟而咀嚼香口胶,焦灼让他像以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奖励》2011,(11):56-56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获得诺贝尔奖,说实话,我想都没有想过.”切哈诺沃谈道。在他眼里,自己很普通、很简单,从小上的是普通学校,博士毕业后也只是一位普通的医生,一开始关注蛋白质降解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在英国某著名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与一日本留学生合租了套房子。这位日本留学生家住日本东京,却和很多外国人一样钟爱中国美食。一开始,日本留学生就向中国留学生讨教美食烹饪方法,常常鼓动中国留学生下厨弄两盘小菜吃。中国留学生只好答应给他做炒面。面条下锅后,一阵爆炒,香味四溢,日本留学生一根根地把炒面吃完,像个矜持的女子,吃完后,还象征性地舔了舔碟子,大赞中国人都是美食家。此后,日本留学生多次哀求中国留学生再下厨房,中国留学生都没答应,一来没时间,二来担心把厨房弄脏,不好跟房东交代。一天晚上,中国留学生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