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晓震 《教育》2009,(5):31-32
最近,重庆“上万名应届高中毕业生没有参加高考报名”一事搅得舆论界沸沸扬扬。论者持“读书无用论”重新泛起者有之,认为“高考不再是唯一选择,弃考说明选择趋于理性”者亦有之。不少专家学者借此痛砭功利化日益严重的基础教育以及缺乏生机的高等教育。那么,这些弃考生弃考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其做法是事出无奈还是经过理性权衡的结果?高职高专为何没能成为他们中大部分人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4年300万人弃考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中国高考钉子户""中国第一考王""当代范进"的成都人梁实将又一次奋战高考.梁实从1983年第一次参加高考到现在,已经参加过15次高考,今年是他第16次参加高考.梦想进入川大数学系的他为了这个执着的信念成为了"高考名人". 高考成为了社会考生梁实的信念,而对于今年的许多应届考生而言,高考似乎正在"失宠".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20万,当年有750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所占比例为73.5%.而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应届高中毕业生为834万人,这也意味着当年有84万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 2010年,弃考人数达81万人. 2011年,放弃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人数仍为80万人.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2009年重庆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19.6万名考生参加高考,比去年增加3.73%,但与3年前高一入学总量相比,考生人数减少了2万多名,其中弃考的1.6万名高中毕业生大多数是农村学生.而在2009年83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未参加高考报名的竟高达84万人,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10%.  相似文献   

4.
熊丙奇 《成才之路》2010,(20):I0004-I0004
2010年高考,高考弃考再次成为热门话题。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今年高考报名人数为957万,比去年减少65万,而按照2010年应届高中毕业生的人数(803万)。仅比去年(834万)少31万,同时,去年弃考人数达到84万,因此,今年增加弃考人数以及往届考生报名数减少共计可达34万。由此得到的弃考人数,可能接近100万。是什么导致考生弃考?根据调查,因高考无望,主动弃考者不足8%,而因出国留学而选择弃考者达21.1%,因就业难而弃考者高迭64.6%、这十分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5.
据报道,今年高考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名,比去年约减少40万。而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在今年1020万高考报名考生中,应届高中毕业生为750万。这就意味着尚有8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没报名参加今年的高考。面对这样的数据,笔者就以下三个"冷暖自知"谈谈自己的对弃考考生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放弃高考的背后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敏 《上海教育》2009,(10):8-8
有消息称,今年重庆有上万名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湖北省有2.6万名学生放弃高考,其中不少来自农村学校。多年来,听惯了“高考人数又创新高”的消息,习惯了“辛苦读高中就是为了考大学”的思维后,冷不丁出现了大量考生弃考这样的新闻,不由得让人惊讶。  相似文献   

7.
2009年,83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有84万弃考,高考首次出现"降温"。 201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957万,比2009年减少65万,万人瞩目的国考再次"降温"。  相似文献   

8.
留学的决策     
《中国教师》2013,(8):11-12
<正>近年来,许多家庭宁愿花巨资送孩子留学也不愿参加国内高考。据教育部统计,2009年高考弃考人数为84万,2010年高考弃考人数接近100万,其中因留学而弃考的学生高达21.1%。2010年以来,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放弃高考选择留学的学生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据北京教育考试院统计,2012年,北京高考统考人数为70857人,实考人数为6.8万多人,近2000名学生放弃高考[3]。不  相似文献   

9.
2011年2月18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高考弃考人数达到84万;而2010年,高考弃考人数接近100万,其中因出国留学而选择弃考者的比例达到21.1%。随着弃高考选择洋高考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举办国际班、国际部来接轨国际教育。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最先兴起的公办高中国际班,如今已经成为一股热潮,不仅各个省会城市的优质中学纷纷开办国际班,就连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也紧赶这股潮流,国际班在全国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10.
<正>每年10%的高中毕业生放弃高、接近百万的弃考大军……事实,弃考并不是一个新现象,导致弃的原因也各异。值得关注的是,越越多的高中毕业生放弃国内高考,而选择出国留学深造,一批优秀学在本科教育阶段,甚至在高中阶段已流失国外,这一新现象的出现正考验着中国教育吸引力。校长看法:高校要适应优秀学生走  相似文献   

11.
赵莹 《文教资料》2010,(20):152-154
针对近年来我国高考报名人数不断下降,应届高中毕业生弃考的现象,本文作者从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社会环境方面、学校教育方面入手,剖析考生弃考原因,最后提出解决弃考问题和学生自身发展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李维兵 《教书育人》2009,(10):12-12
今年重庆市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竟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而这些选择放弃高考的,多是农村学生。诚然,成才之路万千条,没有必要大家都来挤高考这座独木桥,但未战先弃,害怕竞争,毕竟也非社会提倡的行为。考生为何放弃高考?是迫于无奈还是主动选择?其间有何隐情?  相似文献   

13.
刘海峰 《新读写》2014,(3):50-50
近几年,围绕高考出现了纷繁复杂的现象。一方面,有不少学生弃考,或者录取后不去高校报到,选择参加“洋高考”出国读大学。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一些类似衡水二中高考百日冲刺誓师大会那样,对高考极度重视的震撼场面。  相似文献   

14.
何祖永 《师道》2009,(5):16-16
放弃高考,本身无对错,一见对于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的报道就激愤地站出来表达反对的意见,本身就是一种善意的狭隘和片面。农村孩子非自愿弃考固然让人心生悲意,城里的贫困家庭的孩子被迫弃考也一样让人揪心。但城乡差距的现状,注定了农村孩子的弃考数远远大于城市。  相似文献   

15.
2013年高考已结束.然而,并非所有高三应届生都参与了这场规模达到912万人的大型考试,许多人在没开始的时候就选择了放弃.据教育专家测算,今年大约有100万应届生没有参加高考.(据6月7日《宝安日报》报道) 虽说“条条大道通罗马”,但在今天,高考仍然是年轻人改变命运实现梦想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高三应届生来说,12年的苦读,就是为了高考这一刻的“鲤鱼跃龙门”.既然高考如此重要,为何还有众多学生弃考呢?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统计显示,2011年,全国有10%左右的高中生放弃参加高考。出国留学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成为弃考排在首位的理由。为何要放弃高考?韩霄(山东枣庄八中南校):大学扩招后,大学生不再是精英的代名词,就业难让不少同学开始规划另一条人生道路。在我身边,弃考生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及教育变革的冲击,近年来,"高考弃考"现象层出不穷,弃考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不同于城市学生因出国留学而弃考,多数弃考的农村学生选择的是打工,是结束学习而不是继续学习。究其原因,农村学生高考弃考有"理性权衡后的无奈选择"及"非理性决策的盲目跟风"两种缘由。在分析农村学生高考弃考原因的基础上,转变农村家庭的高等教育认知观;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化水平;完善高等院校的助学圆梦计划;坚持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导向可以作为应对农村学生高考弃考的举措。  相似文献   

18.
2009年我国有83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应届高中毕业考生为750万,这意味着,有8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因种种原因没参加高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放弃高考原本是学生多元选择教育的一种正常行为,但在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空前困难的形势下,加上家庭经济压力、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社会文化缺失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滞后等因素的影响,青年学子弃考成无奈之殇。本文旨在透析弃考现象,从高校和社会角度反思当前的教育观与就业观,引导青年学子理性认识弃考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克梅 《高中生》2009,(12):4-5
据教育部公布,2009年全国83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报名参加高考的只有750万,有84万人未参加高考。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实,高考对于广大高中生来说,都是一次机会,不仅是一次检验自己十年寒窗苦读的成果的机会,也是一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对于这样一次机会,高中生没有理由让它白白溜掉。因为,不管高中生上不上大学,最终都将步入社会,都将接受社会的考验。为了今后在激烈的竞争中能争得一席之地,在高中阶段除了要学习基础知识、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外,高中生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能力需要培养。学好本事,珍惜机会,弃考是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