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广西农村中小学教师呈现出单一地从农村学校流向城镇学校,从普通学校流向重点学校的趋势。造成单向流动的原因涉及经济、教师个人、学校、制度四个因素。要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需要在经济层面要增加农村学校经费投入,在教师层面要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在学校层面要完善评价机制、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在制度层面要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制度,改善教师激励补偿机制,改革教师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教师流动具有极强的规律性,以从农村薄弱学校流向城市学校最为典型。分析城乡间流动的背景和原因之后,研究者发现这种流动对教育公平的实现起到了负面影响。以下几方面的对策和措施可供参考:规范用人制度;采取扶持措施、改革分配制度以及加强农村薄弱校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3.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配置的困境
  1.学校既缺教师,又超编
  从农村流向城市,是人才流动的基本倾向。农村学校的教师总是千方百计地调往城区学校,小规模学校的教师总是尽可能地向较大规模的学校流动。加之农村小规模学校一般所处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各种工作生活设施落后。刚毕业的学生很少愿意去农村小规模学校任教,其他学校的教师很难调入农村小规模学校,即使还留在这些学校的教师也很不安心,一有机会就义无反顾地调走。农村小规模学校经常处于缺少教师的状态。在很多城区学校为打造品牌策划各种改革活动时,小规模学校却正在为找不到一个愿意来学校工作的教师而发愁。缺教师,学校就丧失了合理地配置师资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由于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在办学条件、教育资源、教师待遇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差距。这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些优秀教师不断外流且外流入数逐年增多,呈现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普通学校流向重点学校、从公立学校流向私立学校,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的倾向。这样的一种现象对教师流出地的教育发展有着极其消极的影响。亟待关注。  相似文献   

5.
提高教师资源配置效率对学校降低教育成本、优化教育教学质量、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对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状况进行实证调查,从教师结构、生师比、教师编制等方面分析了样本学校在教师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合理核定教师编制标准,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教师聘任制,建立适应民族地区学校需求的教师培训机制,保障教师工资福利收入,改善医疗、保险、住房待遇,继续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发展寄宿制学校等方面提出优化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村中心城镇的规划发展,出现了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地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的现象。教师流动在很多地方,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出现了失控现象,造成了不合理的单向流动:教师从贫困地区流向本地区中心城镇,从内地流向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公办学校流向民办学校。教师流失已经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由于义务教肓历史发展形成的原因,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发展不均衡问题,其中师资方面的不均衡问题尤为突出、集中和关键。而且,很长时期以来,教师不合理流动的问题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一些教师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富裕地区、从薄弱学校流向优质学校,这就给原本发展不够均衡的义务教育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8.
一中小学教师流动是困扰教师队伍建设的一大难题,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而造成的。中小学教师从农村流向城镇,从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低收入学校流向高收入学校。这是一种不合理的单向流动,流出的教师难以及时得到补充,造成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使一些学校师资结构失调,教师断层,学校整体师资力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差异扩大,随着城市化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村中心城镇的规划发展,出现了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地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的现象。我们的教师在很多地方流动,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甚至出现了失控现象,造成了不合理的单向流动:教师从贫困地区流向本地区中心城镇,从内地流向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公办学校流向民办学校。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教师"县管校聘"人事制度改革,对激活教师积极性、推进师资均衡配置发挥着正面影响,但也存在政策预期与实施结果的偏差问题、政府管理与学校聘用的偏差问题、教师需求与激励保障的偏差问题。要使改革政策有效落地,实现预期效果,建议在政府、学校等层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推动教师公务员制度建设、建立目标导向的教师交流机制、建立因地制宜的长效推动机制及保障农村学校教师权益等方面采取有效的对策,切实增强广大教师及学校参与此项改革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正>现代社会立足于有序的管理,依赖于制度化的运作。而我国中小学教师流动却表现出较低的制度化水平。一方面,在职教师不能经常地、自觉地进行流动;另一方面,教师流动的基本走向为,由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由农村流向城市,由西部流向东部,由非重点学校流向重点学校……导致我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城市化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村中心城镇的规划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教师流动在很多地方,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出现了失控现象,造成了不合理的单向流动.许多教师从贫困地区流失到本地区中心城镇,从内地流向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公办学校流向民办学校.  相似文献   

13.
面对新课程改革,由于农村基础教育薄弱,领导和教师观念更新速度慢,教师素质与能力九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改革得不到政府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新课程实施效果差。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学校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并从理念、操作方法层面加以探讨,提出了加强校本教研,加速教师的理念转变,丰富评价机制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村学校辍学问题十分严重。农村学校控辍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要改革课程设置,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改革考试制度,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改革教师人事制度,要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要改革教育执法机制。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期间,基于学校实际情况,我校承担了苏州市教育科学重点课题"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机制的学校个案研究"。在研究的四年多时间里,以校本教研、专业成长训练、课程改革、文化建设等为依托,通过大量调查、观察、分析、实践、总结等研究,不断探索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一般规律,逐渐形成了促进学校(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学习、研训、评价等机制,从而推进了课程改革,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滞后,学校课程表中安排的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被语文、数学、英语挤占,农村中小学生没有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这种现状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深入探讨农村艺术教育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和改革评价机制、引进和培训专业教师等改革建议,旨在从根本上扭转农村学校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人才流动是大势所趋,教师流动也不可避免。但是由于教育的特殊性,它更需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最近几年,落后地区县城高中教师流动表现出从落后的县城中学流向地区一级学校,从县城中学流向省城较好中学,或者流向发达的北京上海等地,有的干脆就从学校出来,不再从事教育工作。这样造成落后地区县城高中教师缺乏。不得不让原来的初中老教师流向高中,要么是乡镇中学教师流人县城高中,真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似文献   

18.
<正>在农村,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触及,但由于广大教师的观念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等问题都使得新课程的改革举步维艰。造成新课程改革推进困难的原因,主要有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简陋、农村学生家长的思想落后、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匮乏、没有合适的教学评价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手段及教育机制的改革,而农村中小学在办学方面存在教师配备不合理、学校办学硬件不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过时等诸多不利因素.因此,农村中小学在新课程改革中遇到许多的困难和问题,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20.
2011年襄阳市襄城区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改革工作,要求城区学校教师申报高一级职称时必须具有农村学校支教经历,并且建立了相应的城乡教师交流互动机制,让城市教师走进农村学校参与教育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互动。襄城区教育局局长张永成说:“职称制度改革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广阔平台,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教师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鼍。”职称制度改革激活了襄城区教师队伍,主动提出到乡下支教的教师明显增加。截至目前,全区已经有16名教师到各个农村学校支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