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把握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科学表述,把握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的表现,了解国企改革的方向、实质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谈谈国有企业改革小叶全民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主要是通过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体现出来的。它们代表着我国先进的生产力,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增强...  相似文献   

3.
企业制度创新──论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一个难题及解决办法中国人民大学成高院卢家骥旧体制的弊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我国要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决好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走...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而目前我国的县域经济大多工业基础薄弱,缺乏国有大中型企业,脱胎于乡镇企业的个私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力军。从这个意义上说,私营经济的发展是富民强县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搞活大中型企业,关键在于抓住三个必须,即必须优化服务,必须激活改革动力,必须探索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在政府、企业和生产主体的共同努力下,国有大中型企业必将摆脱困境,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们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国际地位.因此,江泽民同志指出:“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的形势仍然是机制不活,后劲不足,经济效益不高.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集体企业、私人企业、“三资”企业发展很快,唯独国有企业陷入了困境?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旧体制的束缚,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没有跟上深层次改革开放的步伐,企业依然没有摆脱政府附属物的地位.本文试图通过对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现状的分析来认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重点阐述转变政府职能是保证企业经营机制顺利转换的首要条件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一直都是接收毕业生的主力军,也是国家人才扶持的重点对象。在计划经济时代,为了满足山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曾有过“指令性计划”、“国有大中型企业保证性计划”、“毕业生到山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鼓励政策”等系列保障措施,到山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曾一度是政府和大中专院校关注的热点。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毕业生就业走向市场、毕业生自主择业政策的实际,山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已逐步被毕业生所冷落,他们在毕业生就业难的呼声此起彼伏的今天,却出现接收毕业生…  相似文献   

8.
据沈阳市总工会宣教部最近在 12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一线职工中的调查,了解到职工对新的一年有七盼:   一盼国有企业真正好起来,实现彻底脱困。许多职工反映,现在说国有大中型企业已经基本实现脱困,但职工们认为还没有真正摆脱困境,就沈阳市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说,还有不少仍然十分困难,有的还在继续恶化。有的职工说,我们企业工资没有保证,企业欠资不还,劳保福利不能到位,工人心里着急,就盼着企业能尽快好起来,在新的一年里,党和政府要继续下大力气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这是我们工人的最大心愿。   二盼增加收入,提高生活…  相似文献   

9.
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矗立着40多万家工业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虽然只占工业企业总数的2.9%,但拥有的国有固定资产却占86%,实现利税占62.9%,上交利税占67%,堪称企业中的“老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警报已经拉响——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在社会和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强大支柱,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据统计,到1990年我国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28,177亿元,国有大中型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和资金分别占全国的65%和62%,国有企业创造的利税是国家  相似文献   

11.
私有化与提高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私有化与提高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效益高鸿业当前,如何提高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效率,是理论界争论比较激烈的一个问题。也是改革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我认为决定企业效率高低的关键之点为:是否存在着一个有利于企业竞争的环境,因此,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出...  相似文献   

12.
努力提高全员素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王勉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经济细胞,应加速转换经营机制。企业能否迅速转换经营机制的关键在于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关键在于搞好职工教育。只有搞好职工教育才能使企业迅速转换经营机制。1992年我...  相似文献   

13.
怎样进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丁冰(北京经济学院教授)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是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一场攻坚战,而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就是与以现代社会化大生严和现代科学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相适应的企业...  相似文献   

14.
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定作用。本文通过对开滦集团公司管理模式的分析,认识到专业化重组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但当前,有相当一批大中型国有企业举步艰难,经济效益低,自我发展能力差,甚至严重亏损,资不抵债,处于停产、半停产地步。严峻的形势,迫使我们必须用极大的精力去研究如何振兴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个课题。怎样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重振雄风,我认为:尽快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造就一支优秀企业家队伍,是搞活国有大中型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大中型企业管理方式的历史沿革,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现状分析,指我国目前大中型企业改革前进中存在的问题,以国外企业制度改革成功经验为启示,提出了我国大中型企业在今后改革前进道路上应该注意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民营经济的性质、特征分析入手,提出民营经济的主体应是民营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使民营经济得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民营企业的经济活力不断增长,而民营企业经济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企业的二次创业,按现代市场发展要求,与国有国营大中型企业一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公司制的改造。  相似文献   

18.
完善国有大中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当前企业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现阶段,应结合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有效结合,兼顾效率与公平,选择合理的业绩考核指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法制建设,培育与规范经理人市场,保证国有大中型企业高层经理人员激励约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脱困的最后一年,也是决战之年。年中,来自国家权威部门的一则最新消息让人振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取得重大进展,为国民经济出现重大转机发挥了关键作用。 从地区看,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25个地区整体盈利。从重点行业看,14个重点行业,10个行业盈利增加,国有纺织行业实现利润24.1亿元。有色、建材行业扭亏为盈。煤炭、军工行业亏损减少。从大中型企业看,到今年6月底,6599户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已减少3626户,占总数的54.9%。党中央、国务院提 出…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主要原则 ,加强和改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党建工作总的思路是 :坚持马列主义党的学说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 ,切实做到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壮大发展高度统一 ,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促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改革中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当前 ,应着重从以下方面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1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是加强和改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前提  “没有革命的理论 ,就没有革命的运动。[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2 ]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