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所谓“法老咒语”的传说有多种,如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塔卡蒙国王的墓道上镌刻着:“谁要是干扰了法老的安宁,死亡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有的刻在棺材上:“谁要是窃取法老的遗体,法老的灵魂将扼断谁的脖子。”埃及考古学权威扎西·哈瓦斯博士,在他挖掘的一座坟墓上,还写  相似文献   

2.
洪峰 《课外阅读》2007,(4):38-39
“谁要是干扰法老的安宁,死亡就会飞到他的头上。”这是刻在法老吐坦哈蒙墓上的一句诅咒。  相似文献   

3.
古埃及王朝时代的国王被称为法老。他是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在位期间,在自己的陵墓、神庙等公共建筑上留下了自己的雕像和绘画形象。法老艺术形象的显著特点是冷峻的面容、刻板的姿态。形成法老艺术形象特征的主要原因是受古埃及艺术法则的局限,宗教审美以及历史观的影响。法老的艺术形象具有加强王权统治、赋予其合法性,稳定国家秩序等功能,同时在祭奠过程中具有实际用途。  相似文献   

4.
听琴     
1 要是你问一个英国人,他爱不爱莎士比亚的乐府,他一定说莎氏的作品是非常的美丽而伟大,说这话的人也许这三十年来从不曾翻过一页莎氏的原作;也许十年前,曾经有一次他跟了朋友去看莎氏的戏,看了不到半幕便睡着在座中了;也许幼年在学校的时候,他也诚心的随着其余的儿童,时时地诅咒"莎氏乐府"这一门功课.  相似文献   

5.
图坦卡蒙毫无疑问是埃及最著名的法老。这位年青的国王英年早逝,他的灵柩放在埃及的帝王谷。帝王谷埋葬着从埃及新王国时期距今3300年以来许多法老的灵柩。图坦卡蒙是埃及十八王朝的法老(公元前1333年——公元前1323年),他在9岁即位统治埃及直到他去世。1922年11月,图坦卡蒙的陵墓被英藉的埃及学者霍华德·卡特发掘。这个陵墓保存完好,直到发掘那一天仍然未被盗墓者动过。通过对这位年青国王陵墓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它是所有帝王谷的陵墓中最奢华的一个。而霍华德·卡特也为考古历史上实现了巨大的发现。图坦卡蒙躺在用黄金做的棺材中,脸上…  相似文献   

6.
图特卡蒙是3300多年前的一个年轻埃及法老,他曾在金雕御座上管理着庞大帝国。他的统治是短暂的。因为他在18岁时突然死去。在埃及漫长的法老时代中,图特卡蒙因为在位时间短而名不见经传,他的猝死也使得他没有事先修建好豪华的金字塔陵墓。  相似文献   

7.
里面一片漆黑。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在墓穴的第二扇门里钻了一个小洞,将一根蜡烛伸了进去。站在他背后的人焦急地问:"里面到底有什么呢?"卡特用颤抖的声音激动地说:"真的太让人惊奇了!"他看到了一个巨大宝藏的内部,里面有闪闪发光的雕像,宝物堆满了整个房间,到处都闪耀着金子的光芒!原来,这个陵墓的主人就是埃及历史上著名的法老——图坦卡蒙。他9岁就成了法老,19岁便离开了人世,所以被称为"少年王"。那么,图坦卡蒙是如何在这么  相似文献   

8.
所罗门     
李乐 《现代语文》2005,(8):11-11
所罗门继承了大卫的王位,成为以色列王,他听从大卫的遗嘱,致力将以色列创造成文明国家,因此他一直与周围的国家维持友好关系,尤其是埃及,他向法老提议联姻。法老也相当赞成,于是将其中一位公主下嫁给他。他真心爱上公主,并把大卫生前的一座宫殿送给她,让她与她的臣仆居住,此外还在宫殿里设置埃及人所供奉的神像。除了埃及公主,他的宫殿里居住了来自各地的美女,她们各有不同的信仰,也将各自信奉的神像带进皇宫里。此外,所罗门开始他的造城计划,雄伟的神殿、华丽的宫殿、繁荣的大城。  相似文献   

9.
中国"法老"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从我们所读的来稿中看,现在高中生的记叙文写作似乎功力还有所欠缺,尤其在写人方面很少有写得好的。为此,我们特地推荐张帆同学的《中国“法老”》。作者记叙的是老师的故事。作者以风趣幽默的笔法,刻画出老师的生动形象,描绘出老师的个性,使文章富于艺术性。在记叙人物的写作中,很重要的是要写好人物性格。作者写“法老”时,能抓住老师的相貌特征和他的个性来写。例如,作者写他在上课时,走进教室的情态:安坐、抽“戒尺”、扇扇等动作,在不经意间表现出老师的个性,写得有趣、有味。作者还在“法老”老师对教学的认真上并有一套教学方法上去写他。学生之所以佩服老师,很大程度上是老师对工作的认真态度。“法老”老师对教学是严格的,也有一套方法,使他的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赢得学生的信赖。此外,作者十分生动地写出了“法老”老师的多才多艺,在另一个侧面勾勒出他的形象。作者有很强的观察能力,也有很强的表现能力,把老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水平和多才多艺刻画得淋漓尽致,使人看到了活生生的老师的形象。作品文字简练明快,亦庄亦谐,当你读这篇文章时,相信你一定会忍俊不禁的。  相似文献   

10.
<正>期中考试过后,迫不及待看了孩子们的试卷:填空和选择题失分明显减少,卷面书写干净整洁。等卷子发到手里,孩子们急忙拿出自己的演草纸,根据卷子上的答案在演草纸上认真寻找着,有的因为答对了展露笑颜,有的则因为一些小失误而捶胸顿足……一张小小的演草纸,竟然让孩子们为之欢喜为之忧!孩子们的兴奋状态将我的思绪一下子带到了学期初。  相似文献   

11.
星云 《少年科学》2007,(1):68-71
在古埃及,法老是有神帮助的人。在活着的时候,他是统治者;在死了之后,他还是统治者。因此每一个法老死后,都要把他做成木乃伊。  相似文献   

12.
听琴     
一要是你问一个英国人,他爱不爱莎士比亚的乐府,他一定说莎氏的作品是非常的美丽而伟大,说这话的人也许这三十年来从不曾翻过一页莎氏的原作;也许十年前,曾经有一次他跟了朋友去看莎氏的戏,看了不到半幕便睡着在座中了;也许幼年在学校的时候,他也诚心地随和着其余的儿童,时时的诅咒“莎氏乐府”这一门功课。可是,现在他宁可在你面前剥去遮盖他身体的衣服,断不肯承认不爱莎士比亚。同样的你如问一个中国人,他爱不爱听古琴,他一定说那样清幽高洁的音乐,他最爱不过了,只可惜没有听到好手的机会。就使他得到了这求之不得的机会,在闭目静听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黄荷  胡燕 《文教资料》2009,(15):30-32
本文作者从存在主义女权理论的视角对<还乡>中女主人公游苔莎的悲剧进行了再审视.作者指出,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文化上对男性的依赖,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女性他者地位,是导致游苔莎悲剧的深层原因.游苔莎迷恋浮华的城市生活,迷茫地进行自我身份的主体性追寻,最终她意识到了自己的他者地位,但为时已晚,使得其悲剧性结局融入了悲壮.  相似文献   

14.
法老的毒咒     
葬于埃及古代陵墓里的法老,他们的尸体早已成为木乃伊,显然,他们是不会从棺木中跳出来杀人的。那些受害看的死因是什么呢?图坦卡门法老的诅咒引起了许多科学家的兴趣。1961年11月3日,开罗大学生物系教授扎丁·塔哈举行了一次非同寻常的记者招待会。他有惊人的消息要公布,那就是他找到了法  相似文献   

15.
薛琪 《辅导员》2014,(2):47
正第二天早晨五点多,疲惫的乔依醒了,他从衣柜里拿起那件破旧的夹克抖了抖,披在了身上。忽然有个纸包从衣服上滑落了下来,乔依弯腰捡了起来。天哪,他惊讶极了!纸包里竟然有几百美钞。他疑惑地叫醒了妻子,质问道:"这钱是从哪儿来的?是不是又有人来施舍我们?你怎么能收下呢?"妻子指了指柜上一个不起眼的纸条,沉默不语,乔依拿起来看了看,发现那上面有一排工整的字:"在我困难的时候,有人帮助了我。现在我也想帮帮你。"乔伊的手不住地抖着,他的脑中闪过了一  相似文献   

16.
这座古墓是一个年轻英俊的古代埃及法老的墓,他死的时候才18岁,名叫阿蒙……在埃及有个叫国王山谷的地方,是法老们的墓地。人们都说,其中的一座古墓会吃人。这座古墓是一个年轻英俊的古代埃及法老的墓,他死的时候才18岁,名叫阿蒙。人们在他的墓里发现了许多珍宝:金马车、金杯金碗,还有数不清的珍珠和钻石。  相似文献   

17.
卡洛琳·凯莎在她的《叩响寂寞》一书的前言中坦白地承认:她的诗作受惠于阿瑟·韦利翻译的中国古诗。 凯莎正是从韦利的译诗中获取素材将其一组八首诗定名为“拟中国古诗”并题献给韦利。凯莎率直地承认,她从童年时代起就读韦利的译诗,并说:“像我的许多同时代人一样,我受他的恩惠和对他的热爱是不可计数的。 无可否认,由于卡洛琳·凯莎的“拟中国古诗”是基本上模仿阿瑟·韦利的译诗,要谈论中国诗本身给予她的影晌是因难的。  相似文献   

18.
捕捉灵感     
在古埃及,有一天,一位法老盛宴宾客,这当然是厨师们大显身手的好机会,所以每个厨师都在想点子做拿手好菜,却又格外小心怕出错被法老责罚。然而就是这样异常重要的场合,一位厨师竟然不慎将一盆油撒在炭灰里。他一边责怪自己粗心,一边用双手将沾满油脂的炭灰捧出去。处理好炭灰后,他开始洗手,但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平时最令他头疼的油污,这一次竟然清洗得又快又干净,简直不可思议。聪明的厨师并没有把这件事情看成是意外,他觉得事情有蹊跷,所以他马上叫来其它厨师也用这种炭灰洗手,结果大家都洗得又快又干净。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肥皂竟在“失…  相似文献   

19.
安·塞·布拉德雷作为20世纪被阅读最多的莎评家和浪漫主义及维多利亚莎评的集大成者,传统上被认为是性格分析的代表人物.不过,在20世纪莎评的发展中,历史主义莎评和形式主义莎评阵营中的许多莎评家都通过反对布拉德雷的性格分析来阐述自己的批评方法;同时,布拉德雷也获得了来自不同方面的支持,批评家们甚至在他身上发现了新的莎评方法的踪影.布拉德雷就这样在争议中融入了20世纪莎评.  相似文献   

20.
法老的诅咒     
鲁檬 《小学时代》2009,(4):26-29
“谁打扰了法老的安宁,那么死亡之翼将会垂临在他的头上……”伴随着埃及法老王陵——图坦卡蒙陵墓的开启,种种神秘而令人费解的现象尾随而至:莫名出现的眼镜蛇吃掉了科研人员的金丝雀,支持开挖陵墓的资助人离奇死亡,参与开挖的工作人员相继死于非命……难道他们的死亡都是因为打扰了法老的安宁而受到了诅咒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