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难于掌握。如何教会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钻研的课题。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画线段图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线段图表示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可使解分数应用题由难变易。6至12周岁的儿童主要是用形象思维思考问题,画线段图解答分数应用题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因此画线段图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有效途径。画线段图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方法是:光画一条线段表示标准量(单位“l”),再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和标准量相比的比较量,最后找出量与分率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常常要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找出已知数量的对应分率或已知分率的对应量.如果线段图画法不当,不仅不能对解题起到辅助作用,反而对理解题意,寻找对应关系起误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教学难点,其中分数除法应用题又是重中之重。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解答这类应用题时普遍存在着量和分率不能对应的现象,即不能明确已知量所对应的分率是谁,而找准已知量所对应的分率又是解这类应用题的关键。那么,究竟谁是已知量所对应的分率呢?通过对各种题型的研究,发现已知量所对应的分率不外乎有以下三种情况,我在教学中通过专项性的辅导和针对性的练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对应的分率是已知的分率之和【例1】甲、乙两根绳子,乙绳的长度是甲绳的34,现…  相似文献   

4.
“量率对应”是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一大特点,即对于同一个单位“1”的量,每一个具体数量,都有一个相对应的分率.我们可根据这种对应关系,正确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那么,怎样指导学生确定量率对应关系呢?一、图解法.即利用线段图使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具体、形象,以便分析、确定量率对应关系.〔例题)甲乙两人共有人民币若干元,其中甲占60%.若乙给甲12元,则乙余下的钱占总数的25%.甲乙两人各有人民币多少元?〔分析〕依题意画出线段图(见右图):  相似文献   

5.
用好线段图     
线段图是帮助分析解答应用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线段图,就能寻求到不同的解答方法。例利民粮店有一批面粉,卖出它的35后,又运来200袋,这时的面粉相当于原来的80%,原来的面粉有多少袋?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为叙述方便,图上的端点和分点分别用A、B、C、D表示)。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要把握住量与分率的对应关系,列式解答。算题要求原有面粉有多少袋,关键是求出又运来的200袋对应的分率,再列式解答。解1:从线段图的左边看,CD=AD-AC,200袋对应的分率是80%-(1-35),原有的…  相似文献   

6.
用线段图来表达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我们解答应用题常用的方法,教学中充分利用线段图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例题,都最大限度地借用线段图的作用帮助师生分析题意,使教师好教学生好学,特别是分数应用题的线段可以说是解题之魂。教师一定要切实教给学生用线段图来分析、推理、理解题意。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该如何作呢?一、画线段图:学生初画分数应用题的线段图不知从何入手,实际上只要掌握画图的规律,抓住画图的关键,画线段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分数应用题画图的关键就是根据题意确定标准线段,标准线段是…  相似文献   

7.
解答较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关键是找准已知数量的对应分率。学生在解答这类题时,找不准已知数量所对应的分率是解答错误的根源。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题型的研究,发现已知数量对应分率的种类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掌握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方法,找准题中的“标准量(单位1)”和“对应分率”,就能轻松解题了。一个分数应用题中一般有两个量:标准量和比较量。  相似文献   

9.
解答较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关键是找准已知数量的对应分率.学生在解答这类题时,找不准已知数量所对应的分率是解答错误的根源.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题型的研究,发现已知数量对应分率的种类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分数应用题特别是分率不直接对应的稍复杂的应用题 ,学生无法找准单位“1”的量对应的分率 ,往往束手无策。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解分数应用题的思路呢 ?一、分析题意写数量关系式分析题意找正确数量关系是列方程的依据 ,也是列算术式的依据。在教学时 ,帮助学生分析题意 ,要求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前提下 ,写出题目中所求的问题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或写出题目中已知数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的数量关系 ,再把数量关系式用等式表示 ,对未知所求的量用“ ?”表示。学生在以后的解题中就会这样地去分析 ,并列方程或列式进行解答。例 1  …  相似文献   

11.
应用题的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总是直接或间接,明显或隐蔽地互相联系着,把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的种种联系与把分析数量关系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展现出这个思维过程呢?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教具、学具化抽象为具体,化隐蔽为明朗。例如:一桶油第一次倒出60千克,第二次倒出余下的1/7,第三次倒出全桶的1/2正好倒完。求这桶油原来重多少千克?学生初次遇到这道题,总想从对应关系入手,找到60千克相当于全桶油的几分之几。但是,他们从题找数是很难找到这个对应分率的。怎么办呢?老师只要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如下图),  相似文献   

12.
学生在解答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常因量率不对应致错。因此教学中必须加强寻找量率对应关系的技能技巧的训练。一、由问题寻分率。已知单位“1”的量(标准量),要求某个分率的对应量,应该用标准量乘以分率。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问题准确地找出与问题对应的分  相似文献   

13.
线段图就是用线段表示数量关系的图形。线段图简明、直观,便于我们分析理解题意和寻求解答方法,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解答应用题的辅助手段。那么,怎样教学生画线段图呢?在教学简单应用题时,应指导学生掌握几种基本类型的线段图的画法,并初步学会利用线段图分析和解答应用题。我们知道,简单应用题共有十一种类型,即①求两数和,②求比一个数多几个的数,③求剩余,④求两数相差多少,⑤求比一个数  相似文献   

14.
解决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时,关键是要找准已知量对应的分率或分率对应的量,然后根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  相似文献   

15.
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找准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比较量以及比较量的对应分率,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学生对基本的分数应用题尚能定出单位1,而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中常常出现几个不同的单位1,遇到  相似文献   

16.
用算术法解分数应用题在小学阶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那么如何使学生学好分数应用题呢?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好两点:1.找准标准量,谁是单位“1”的量;2.找出标准量的对应分率。这两点找到了,大部分分数应用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求单位“1”的量是多少用除法;求单位  相似文献   

17.
线段图能使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直观化,无疑是解题的“好帮手”。尽管广大数学教师都十分重视线段图在应用题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停留在“师画生看”的阶段,教师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学生亦频频点头,教学效果似乎不错。然而当教师要求学生借助线段图解答稍复杂的应用题时,他们却抓耳搔腮,无从下手。为什么教学效果不佳呢?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并重视线段图的教学,忽略了线段图的形  相似文献   

18.
一以分率的知与不知,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分为“不知分率求分率”和“已知分率求其他”两大类复习开始,经谈话,得“求分率”问题的解法是比较数 标准数=分率(或百分率,下同)↑——互相对应———↑而“求其他”问题,可运用“对应图”的两个“箭头法则”解题(详见本刊82年10期)。然后转入简单题的复习。1.基本概念复习教师将油印好的复习题发下,要学生在印卷上做下列习题:(1)从下面数学语言中找标准量:  相似文献   

19.
解答分数应用题时,常常遇到题中几个分数的标准量不相同,因此造成解题的困难。如何疏通障碍,解决问题呢?笔者认为必须通过转化求得标准量的统一,才能实现问题的解决。下面介绍十种转化方法。 一、倒数法。把分率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实现标准量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借助线段图 ,可使抽象思维变为形象思维 ,既可思考问题一个方面 ,又可思考问题的其它方面。例 水果批发部原来运进一批水果 ,已经卖出了全部水果的 47,后又运进了 680 0千克。这时批发部的水果正好是原来运进水果的 56。原来运进的这批水果重多少千克 ?根据题意 ,画出如下线段图 :          47           680 0千克      56     分析线段图 ,寻找对应分率 :1 从右往左看 :680 0千克对应的分率是 :47与 ( 1 -56)的差 ,解答式是 :680 0÷ [47-( 1 -56) ]=1 680 0 (千克 )。2 从左往右看 :680 0千克所对应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