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滨 《物理教师》2023,(1):72-75
本文分析了近2年部分中考试题和书籍中通过波形判断响度大小问题,采用软件生成音频并测量响度,模拟实验证实波形、频率、声强均会影响响度,并就响度教学,从教材文字表述、教师知识储备、教学内容选择等3个维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音调”和“响度”是乐音的两个基本特征.音调是表示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高低程度的,而响度是表示人耳实际听到的声音大小或强弱程度的.从音调角度可把声音排成由低到高的顺序,例如,同学们可通过唱C调的1、2、3…7、i各音,来体会后一个音比前一个音是逐渐升高的.而从响度角度可把声音排成由轻到响或由  相似文献   

3.
(一)乐音三要素乐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当发声体振动频率越大时音调越高,频率越小时音调越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发声体振幅越大时响度越大,振幅越小时响度越小。音色则因人而异,各种乐器的音色也各不相同。例1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是指()。A.音调高低B.响度大小C.音色好坏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一般情况下,男性声带振动比较慢,女性声带振动比较快,可见男性的音调较低,女性的音调较高。在音乐方面的高音和低音是指音调的高低,故选项A符合题意。例2下列说…  相似文献   

4.
声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反映了声音的高低,其大小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响度反映了声音的大小,它取决于发声体振动时振幅的大小及距离听的远近.而音色则反映了声音的音质,它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相似文献   

5.
响度和声强都是表示声音强弱的物理量,响度是人的主观感觉,声强是一个可客观度量的物理量。但是,即使声强相同的声音,随着频率的不同,响度也是不一致的。那么,为什么响度还与频率有关呢?这是人耳的听觉特性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响度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响度组合是汉语语音修辞的要素之一。消息类新闻以有声语言为传播方式,其中广泛运用了响度因素。对消息类新闻各组成部分进行了响度组合的分析,发现电视新闻传播中不仅有语音修辞因素的存在,而且响度组合还表现得非常普遍。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为使信息传播更有效,充分运用了响度因素。  相似文献   

7.
一次《乐音与噪声》的公开课上,授课教师在介绍乐音的特性时,用鼓面上小泡沫块随鼓声大小跳动变化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这一实验形象、生动、可见度高,教学效果良好,但懂音乐理论的人都知道鼓声不是  相似文献   

8.
响度和声强都是表示声音强弱的物理量,响度是人的主观感觉,声强是一个可客观度量的物理量。但是,即使声强相同的声音,随着频率的不同,响度也是不一致的。那么,为什么响度还与频率有关呢?这还得从人耳的听觉特性谈起,所谓听觉特性是指声音信号  相似文献   

9.
学过声现象一章后,我们了解到响度是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事实上,响度是跟声强有关的,人耳能听到的最小声强是0分贝,能忍受的最大声强约为120分贝.但是,不同频率的声音,即使声强相同,响度也是不一致的,因此,不同频率的声音,听阈也不同.人耳对于频率为10’~3X10’赫的声音感觉最灵敏,但可听声的频率范围是20赫到20干赫,而低于ZO赫或高于ZO千赫的声音,无论强度如何,人耳都不能听到(但声波仍对耳鼓有压力).在现代声学研究中,对10‘~20赫的次声波,ZO~2XIO’赫的可听声波,2X10‘~5XIO’赫的超声波以及…  相似文献   

10.
一、响度音调音色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响度的大小主要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声波振动幅度越大则响度也越大.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实验表明,音叉叉股、橡皮筋  相似文献   

11.
音调与响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高”、“低”来表示声音的大小,如“高声大叫”、“低声细语”等.于是,一些同学便认为音调高就是响度大,音调低就是响度小.这是不正确的.音调和响度虽然都是乐音的特征,但两者的含义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意义不同音调是指声音高低的程度;响度则是指声音大小的程度.2.被决定的物理量不同音调由发生体振动的频率决定,振动频率小,音调就低,振动频率大,音调就高.例如同学们都熟悉往暖水瓶里灌水时发出的声音,由于其振动频率越来越大,音调将越来越高,凭音调就可听出水瓶是否接…  相似文献   

12.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当一辆鸣着笛声的汽车从我们自己乘坐的汽车旁相向急驰而过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听到一种奇特的、变化的笛声,这是一种不同于我们在地面上听到的静止车辆鸣笛的声音,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响度和音色。频率的大小决定音调的高低;响度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而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发声体振动得越快,频率就越大,音调也就越高;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离发声体越远响度就越小。当一辆车相对于我们高速驶来的时候,喇叭离我们越来越近,则我们感觉到的喇叭声的响度就越来越大,所以我…  相似文献   

13.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这是人们从日常生活中悟出的道理.意思是说:烧水时,在水被烧开之前,有一段较长时间发出“轰隆轰隆”较响的声音(没有生活经验的人以为水被烧开了);待烧开后,只发生“嘶嘶嘶”较弱的响声.我们知道,反映声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响度和音色,其中响度就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在烧水的过程中,水被烧开之前,由于容器下方的水先受热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上方密度较大的水则下沉,而产生水的上、下层间的对流(如图1).此时,上、下流动的水之间因为相对运动而产生…  相似文献   

14.
好的声音,不仅能准确恰当地表情达意,而且能声声入耳,娓娓动听。所以,演讲中要讲究发声的方法和技巧,如音准和音变、吐字和归音、呼吸和换气、停顿和重音、语速和节奏等。声音的响度变化演讲时,声音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响度,才能让听众听得真切。物理学中它是以"分贝"来计量的,而在演讲中只能靠自己的耳感监听,并从听众的反应中了解响度的效果,做到及时调控。演讲者在整个演讲过程中,要根据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会场空间的大小,以及听众分布情况,随时变化声音的响度,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要做到:低而不虚,沉而不浊,声音有强有弱,错落有致,用以显示演讲口语的层次感和声音  相似文献   

15.
认为“卡夫丁峡谷”是喻指资本主义制度而不是指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波折,实施“不通过”行为的主体是俄国农村公社而不是俄国,“不通过”的方式是“绕过”而不是“跨越”,“不通过”的条件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方面的。  相似文献   

16.
趣味问答     
问: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时一定会沸腾吗?答:不一定。还要看是否继续向液体加热。问:音调越高的声音,它的响度一定越大吗?答:不一定。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而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  相似文献   

17.
教学语言是一种艺术化的语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学语言的作用,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其中讲究语言的音乐美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音乐美主要表现在适度和谐的响度,快慢交替的节奏,抑扬顿挫的语调,恰到好处的重音,灵活巧妙的停顿处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一、声知识在音乐上的应用1.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分析与题解在音乐演唱会上,合唱中“高音部”和“低音部”中的“高”和“低”是指音调,而引亢高歌中的高是响度,男高音和女低音是指音调.在乐器方面,  相似文献   

19.
噪声面面观     
江西省永新县芦溪中学的刘小强同学问:“噪声有三个要素吗?”这就是问能否用音调、响度和音色这三个要素来描述哭噪声,我们知道,通常人耳对频率处在20Hz至20000Hz的机械振动才有感觉,我们称它为声音,由于乐声和噪声同属声音,所以我们都可以用音调、响度和音色来描述它们。  相似文献   

20.
用示波器演示音调、响度、音色孝感市朱湖高级职业中学简改生(432124)对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第三章第二节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教学,我采用示波器作主要演示器材,使学生加深了对这几个概念的理解。现将我的作法分述如下:器材FL24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