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徽州古建筑在中国古建筑之林独树一帜。皖南古村落的规划特征明显且极具艺术性。探寻其成因渊源,论证皖南古村落的规划融合了晋唐文化与自然境界,融入了风水文化、儒商文化及徽商文化,体现出徽文化的深厚底蕴,是徽文化的物化表现。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代表着一个地方的"软实力",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各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着力点".铜陵江南文化园通过开发与利用徽文化资源、挖掘铜文化、以江南传统特色工艺为支撑将体验生态绿色旅游文化、民俗旅游文化、衍发旅游文化产品有机结合.形成了集徽文化、青铜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一体的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产业链,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代表铜陵旅游文化的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3.
徽文化是我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既有鲜明的特色和浓郁的区域特征,又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关联度高,两者的融合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循环,徽文化因旅游业的带动而发扬光大,旅游业因徽文化的融合而富有更深的文化内涵.针对目前徽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不足,提出新的策略与构想,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不断增长的文化旅游需求.  相似文献   

4.
徽州,徽文化的核心区域。徽州古建筑,是徽文化的承载体和活化石。广泛使用雕刻作为建筑构件(徽州三雕)是徽州古建筑的最典型特征。研究徽州古建筑雕刻,应从调查徽州古建筑雕刻的源起出发,在丰富影像资料的基础上,参考潘诺夫斯基图像学层次解释理论,研究徽州古建筑雕刻的形式、结构、内容和象征意义之间的关系,为徽文化研究注入更加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传统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民歌在历史的传承中有着悠久的文化积淀,是对各地区各民族民间特色与风土人情的展现。皖南民歌最早起源于安徽地区,皖南民歌作为地域文化的象征,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点,在民族音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慢赶牛”音乐是皖南民歌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魅力,集皖南民歌特点于一体。“慢赶牛”的音乐文化特点突出,在新时期的文化交流背景下,加快皖南民歌的音乐传承与保护,确保民歌文化可以持续创新,推动民歌多种形式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地域文化资源与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以黄山学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重视和关注地域文化资源并与之深入融合.发挥其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黄山学院作为坐落在古徽州的新建本科院校,要重视从徽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作为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徽州古村落所体现的文化意蕴和文化功能对黄山学院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很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7.
名人的烦恼     
成龙向新加坡捐赠古建筑引来争议 近日,“功夫巨星”成龙一连发布了四条微博,详述了他向新加坡某大学捐赠徽派古建筑的前因后果,“让全世界的学生了解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古建筑”.此事一经公布,引发轩然大波.支持成龙的网友表示,皖南古民居很多,但不少因私人无力维修,地方政府又不投资,以致成为断壁残垣,成龙此举既保护了古建筑,又宣传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8.
依托古村镇建立徽文化生态保护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南古村镇是徼文化的最有效载体.在徼文化分布的地域范围内,选择西递、宏村、万安、呈坎等10个左右保存较为完好、代表其周边文化特色的古村镇,用5年左右的时是,从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完整保护微文化生态、活态展示我国中世纪乡村文明的视角,逐步建立徼文化生态保护利用示范园区.徽文化生态保护利用示范园区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体现黄山学院“旅游、生态、徽文化”的办学特色,以课程思政、可视化、课堂翻转等方式,将徽文化融入“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掌握森林生态学知识的基础上,感悟徽文化精神、感受徽文化魅力,促进森林生态学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教学专业课。  相似文献   

10.
古建筑不仅能反映城市的风俗习惯和地域特点,也是一座城市历史发展的活化石。在当今南宁城市建筑设计中如何持续发展古建筑文化,对体现城市文化底蕴和特色具有积极意义。在保护开发古建筑过程中,应寻求多种渠道管理和开发,做到"整旧如旧",使建筑焕发新的活力,同时完善相关法令,强化古建筑区域的建筑文化内涵的统一,并建立有地方民族特点的城市面貌。  相似文献   

11.
徽州古村落色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理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25(2):123-124,130
徽州古村落的色彩表现是特定地域人文历史积淀的产物,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徽州古村落最为人称到的是极具感染力的视觉形象,徽州古村落丰富而纯净的色彩,展现了古徽州人的生活方式和独特审美,使古老的徽州村落充满了盎然生机,和迷人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2.
徽州古街是徽州古村落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和载体,是徽商在徽州本土成长兴盛的大本营,是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重要平台。保护徽州古街就是保护徽州古村落、保护徽州文化整体生态、保护徽州文化乡村旅游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3.
明代安徽地区的文人结社共有32家,位居全国第三,社事呈现出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分布不均、规模有限等特点。全国文人结社的大背景和周边地区的结社活动使得安徽的文人结社较为发达,地理环境的特征和文化发展的大势使得安徽的文人结社区域分布不均,各地经济、教育、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安徽的文人结社过多集中于徽州地区.而明代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如节日、礼仪、等等)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性、传统性、生活化的体育活动。而对于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徽州来说,丰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孕育了璀璨的徽州民俗体育文化。徽州民俗体育的文化特色主要表现在地域文化特色、儒释道宗教文化特色及其在新时期所呈现出来的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特色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徽州区域的自然生态优势与不断进入的中原先进文化相融合,产生了灿烂的徽州文化.比较古代的徽州文化与现代的深圳文化,如果说徽州文化是封建社会后期中国文化的缩影,则深圳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中国文化的缩影,共同点都是区域优势+先进理念.最先进理念“科学发展观”正在给曾经创造过徽州文化的徽州故地带来创造奇迹的新机遇,我们应充分发挥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优势,在这里努力建设一个国家乃至世界唯一的完全自然与文化生态的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16.
徽文化研究的主要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徽文化是历史时期徽州境内孕育形成的文明程度较高的区域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当代安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历史借鉴是徽文化研究的主要应用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闽南地区利用当地的特殊地域优势,大力“走出去”和“引进来”,形成了一种具有本土气派而又不失外来风格的侨乡特色文化,对当地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闽南侨乡在文化建设中也呈现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中外文化、古今文化、区域间文化的冲突和碰撞。而邓小平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对侨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因此,闽南侨乡如何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摆脱文化发展困境,充分发挥侨乡文化特色,促进侨乡文化的发展、繁荣,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8.
徽州三雕与建筑紧密结合,彰显了徽州古文化之精髓,体现了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并非为美而美。它的产生与“生存”有着丰厚的文化背景;题材丰富,形成了简洁淡雅的艺术风格;雕刻技艺高超,是徽州人民艺术与智慧的结晶;现代设计中的仿古或复古,不单是一种时尚,而应研究传统建筑装饰雕刻的精神与情韵。  相似文献   

19.
在古徽州这片土地上以及从古徽州走出去的人之中,曾有非常著名的私人藏书家。徽州私人藏书之所以丰富,一是因为这块土地上文风昌盛,二是因为有经济基础。丰富的私人藏书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独具特色的一个建筑体系。作为徽派建筑代表的徽州古民居,其建筑风格具有整体协调性、建筑科学性、装饰艺术性、功能完备性等特性,成为中华建筑的一朵奇葩,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