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今字在汉字学史上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对《论语》中出现的古今字进行了探讨,发现古今字出现情况有三种:古今字都出现、只出现古字、只出现今字。古今字所承载的语义情况大体有五种类型:古字表假借义,今字表本义;古字表引申义,今字表本义;今字表示某一引申义,古字表示本义及其余引申义;今字表示由古字产生的假借义;今字分化古字的义项。  相似文献   

2.
浅析《诗经》重叠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诗经》AA式重叠词为对象,从词汇的结构性质、意义构成、形音义关系等方面进行考察,指出其结构形态除少数构成词组外,更多地构成双音单纯词和合成词,意义构成上以A的本义、引申义或假借义为基础来构成新词。由于这三种方式的交叉使用,造成了《诗经》重叠词的形、音、义的三种错综关系,另外还有音近义通的同源关系。最后文章对现在继续使用的一部分重叠词进行初步研究,总结出其得以流传的部分规律。  相似文献   

3.
《国语》韦昭注是现今能见到的最早、最完备的《国语》注本,注释精审,但仍有一些误注。误注主要有:误以本义释引申义;误以引申义释本义;误以本义释假借义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取《说文》中6个表示头部名称的形声字,从该字的源义素是声符字的本义和源义、引申义和假借义三个方面,通过声符系联,得出各个字本义与源义之间的关系,力图为科学汉语字源学的建立提供经过系统整理的文献材料和论证阐释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取《说文》中6个表示人体名称的形声字,从该字的源义素是声符字的本义和源义、引申义和假借义三个方面,通过声符系联,得出各个字本义与源义之间的关系,力图为科学汉语字源学的建立提供经过系统整理的文献材料和论证阐释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诗经》中的“特”字,历来在字义方面备受争议,加之“特”字本义与今义存在巨大差异,从而加大了理解《诗经》的难度.详细分析“特”字的本义、引申义以及在《诗经》中的具体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文献.  相似文献   

7.
《左传·成公二年》"不介马而驰之"的"介"字,或训"甲",或认为是"(马介)"的古字,或认为是"(马介)"的假借字.文章分析了"介"字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指出"介"与"(马介)"不是同源关系,也不是引申、假借关系.训"甲"是."介""(马介)"词义不同,不可混淆.  相似文献   

8.
周圆 《文教资料》2010,(21):31-32
许慎《说文解字》以说解字的本义为宗旨,段玉裁为其作注主要是注重发掘字的本义来佐证许说,而在此基础之上,《说文解字注》还注意由本义推求引申义和权衡假借义,本文就《说文解字注》的这几个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曾”字在《汉语大字典》中有两种读音、11种释义.本文以“曾”的字形演变为线索,梳理“曾”字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探索该字的源和流,以求还原其意义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0.
《汉书》中有许多假借字,其中有不少假借字是前人不曾明确指出其本字,甚至人云亦云,所以给今天的读者阅读古书带来了较大的困惑。先根据本义及其引申义,确定某些字不具有某些词义,然后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对《汉书》中前人不曾明确指明或语焉不详的10个假借字进行了考释,指出本字,目的是为读者及研究者研读古书、探求古义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中引《诗》书证词义与篆释义关系作为考察对象,在定量分析引《诗》书证中,其中多数是与词义有关的。《说文》篆释义与引《诗》书证词义是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三种关系。这充分证明:《说文》所收小篆单字,引《诗》书证中的字义在绝大多书情况下与前面的篆释义是一致的,且着眼于字的本义,而引《诗》中的引申义与假借字义只占少数。此研究有利于在辞书编纂时补充例证,并有利于古汉语词汇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小弁》出自《诗经·小雅》,旧说是周幽王太子宜咎因褒姒之谗言被放逐,太子怨刺其父之诗。前人对诗句"我心忧伤,惄焉如捣"中"捣"字的解释历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是假借义,通"疛"或"?","心疾"义;另一种认为是本义,"舂"或是"捣碎"。通过对"捣"字的甲骨文字形、文献印证、诗文创作、同义连用及"捣"字所在词句的词性、句义等各方面的考察,我们认为,"捣"字用的是本义,不存在假借义这一用法。  相似文献   

13.
词义引申在传统小学文献中常被误为文字的假借,以""一词意义弓l申系列为例:清儒<说文>四大家及当代较为有影响的两部通假字典对"釐"本义、假借义和弓I申义有不同认定.但结合甲、金文对"趋"字形义的释读,"釐"之真正本义应为"以手扑麦脱粒",其"治理"、"家福"和"延"都是其引申义.在"釐"一词内部各个不同引申义当中,关系相对疏远的不同引申义受源于"釐"一词不同的词义特点(即所指客观事物的不同特征).如若忽略这点,词义引申常常会被误认为是文字假借.  相似文献   

14.
西汉毛亨《毛诗诂训传》有很高的训诂价值。《毛传》保留了不少先秦古汉语中词的本义用法。《段注》引用《毛传》求证许书本义,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同时,《段注》对由词的本义引申出来的引申义及在古代经典使用的假借义,也以《毛传》为例作了有益的探讨与阐述。  相似文献   

15.
说“孚”     
关于"孚"字的本义,学术界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它的本义为"卵孚",另一种认为它的本义为"俘虏"。综合各家学说,参照具有"孵卵"义的"伏""抱"二字的引申途径,"孚"的本义应为"俘虏","卵孚"是它的引申义,而"信"义则是它的假借义。  相似文献   

16.
说"肃爽"     
"肃爽"也作"肃霜",出自《诗经》,毛传分字解释,王国维撰文驳之,指出"肃爽"是联绵字,不能分训。极是,但释义还是不正确的。本文指出王氏的不足,提出自己的意见;考证了肃爽的本义、引申义;连语用法和单字用法;各种假借字及爽字造字的原义。从而说明联绵字也并不全是本无其字,以音借字的。有些字的原型,就是表示联绵字义的,爽字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说文解字注》中有关词义引申的用例作穷尽性分析的基础上,客观评价段玉裁词义引申说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段玉裁只在概念上把引申和假借区分开了,但没有贯彻到底;段玉裁只认识到了词义引申的途径是由本义延伸出来的,他对由近引申义或假借义派生出的远引申义却很少分析;过于崇古。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对传统训诂方法的研究一般多注重“以形索义”、“因声求义”等训诂方法,而对“因求义”较少论及。其实,“因求义”是历代训诂家常用的一种重要训诂方法,它注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来区分与确定词义。段玉裁在《说解字注》中多次提到这种训诂方法,认为它在区别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以及同义词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段注中有关“因求义”的大量语言事实与以《说》释义与《诗经》毛传为代表的训诂材料进行对比研究,可以看出“因求义”有其特定的理论依据和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关于古代汉语词本义与假借义的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义与假借义是古代汉语教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多义词的诸义项目前区分为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三种类型,然而,当前关于词本义的定义显著还有不尽完善之处。对王力先生的观点作进一步的理会,说明词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而不是造字时的意义,对完善词本义的定义提出了个人的观点,另外,在分析假借义时,都不可避免要以汉字为依据,于是我们不禁要问,不以汉字为依据我们能说清楚什么是假借义吗?词的音义可以分开吗?其实,真正被借的是汉字,而不是词义,因此,当前所说的假借义是汉字字义的一种类型,而不是词义的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单释字的本义是许慎《说文解字》的通例.然而在大徐本中有725例属例外.或释作五义,或释作四义.或释作三义、二义。本文详加分类考证有的是二义相同而并举,有的是把引申义一起列入,有的是把假借义与本义共存等等。产生这种变例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后人”“浅人”所增改;一是许氏说解时拿捏不准.只好诸说并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