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梁美芳 《广西教育》2012,(10):62-63
诗歌难教,已成共识。由于诗歌本位缺失,教学策略失当,导致了当前诗歌教学效率低下。著名诗人王家新针对当前中小学诗歌教学的弊端,指出诗歌教学应“回归”:回归到语文本身,回归到文学本身。诗歌教学要以语文为本位,教出语文味,教出文学味,教出诗歌本身的魅力和美。也就是说,要根据诗歌的特点,运用语文的方法,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让诗歌教学更富有“诗味”,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科普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一种文体,它不同于叙事性作品、诗歌和非连续性文本,有其独特之处。目前的科普文教学大多停留在对内容信息的提取上,没有经历"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的全程阅读,且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得无趣。科普文教学要做到高效,就须教出"语文味",教出"文体特色",教出"文本特点",教出"情趣情味"。  相似文献   

3.
<正>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以为,诗歌教学应与诗歌这一独特的文学样式相匹配,即要诗歌"诗"教,教出诗的意蕴美感,让学生读出诗意,受到诗意的熏陶。我在教学《乡愁四韵》时,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总结了一些成功的做法。1.创设诗情氛围教学是一门艺术,诗歌教学更是如此,需要教师投入激情运用智慧,引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殿堂,审美的情  相似文献   

4.
充满诗意的课堂,是审美的艺术的课堂,是充满生命的灵动和张力的课堂,是回归语文本色的课堂,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至高境界。因为曲高,所以和寡,语文课堂诗意的缺失成了不争的事实,就连诗歌教学也难觅诗性的踪迹,这种至纯文学因为她的古怪精灵成了我们语文人难言的痛,于是乎就有了"诗尤其不可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面对的是有血有肉的人,凭借的是有情趣的文本。诗意,是语文教学的灵魂,缺乏诗意的语文教学,就好比一片没有了鲜花点缀的田野,荒凉而无生机。一、诗意的语文教学世纪之交的语文教改,呼唤着诗歌和诗意的回归。不仅教材和教学内容应以文学作品为主,更重要的是,语文教育应该是一种创造性活  相似文献   

6.
诗歌难教,已成共识。由于诗歌本位缺失,教学策略失当,导致了当前诗歌教学效率低下。著名诗人王家新针对当前中小学诗歌教学的弊端,指出诗歌教学“应是一种‘回归’:回归到‘语文’本身,回归到文学本身。要以‘语文’为本位,教出‘语文味’,教出‘文学味’,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的诗歌教学中,老师们常常采用"字字落实、句句过关"的教学方法,对活生生的艺术品(诗歌)进行"肢解",大大破坏了诗歌所蕴含的美,使一篇篇诗意盎然、意蕴悠远的诗歌变得索然无味,生机全无,使诗歌教学尴尬地成为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被遗忘的角落,成为了最没有诗意的课堂。那么,老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味、欣赏古诗的美呢?在  相似文献   

8.
诗意,是语文教学的灵魂,缺乏诗意的语文教学,就好比一片荒草丛生的田野没有鲜花的点缀,荒凉而了无生机。语文教学亟需诗意灌溉,语文教师亟需诗意涵养,这是新课改给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当我们的课堂变得绿意葱笼、鲜花盛开之际,也就是语文教学走进一个崭新的诗意境界之时。  相似文献   

9.
"语文",诗性的字眼;语文教学,应是诗性的教学。语文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审美哲学,要一直注重以诗性慰心,以诗意行教,以日益精湛的教艺挥洒才情,使课堂教学展现语文独特的魅力。语文教学中的诗性展示表现在教学语言、教学结构、教学情感、教学节奏等方面。无论语文教师是不是诗人,其内心都必须蕴含一份涵养深厚的诗魂,课堂深处都该有一缕缕诗意的回荡。  相似文献   

10.
诗歌有三重魅力,感觉的魅力,意象的魅力,语言本身的魅力。三者不可或缺。语文的诗意也同样必须要有这三种魅力。人应该诗意地栖居,而语言是生活与思想的故乡。很难想像我们的语言在诗意丧失殆尽的时候,我们的人生将是怎样。从这个角度说,语文教学如果没有了诗意,那将是十分可怕的。使我觉得欣慰与高兴的是,在我们苏州市,有一个很有影响的语文教师,他始终以自己诗意化的语文追求影响和指导着我们的语文教学。并且,现在他终于拿出了自己这方面的新著。他就是高万祥先生,这本书就是呈现在您面前的《语文的诗意》。高万祥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11.
针对诗歌和数学学科的特点,研究诗歌中描述的数学知识、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探讨了在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中运用诗歌,让学生看到诗意的数学,让数学课堂充满艺术魅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顾明远先生在《走进中华名校系列丛书·序言》中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教育,应该具有诗意和美感,具有滋养人性的功能。什么时候教育丧失了诗意和美感,失去了愉悦人心的魅力和滋养人性的功能,说明教育一定出了问题。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叙述,可以这样表述:语文作为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如果语文课堂教学没有了诗意和美感,失去了愉悦人心的魅力和滋养人性的功能,说明语文教学一定出了问题,而且问题一定在于教师本身。追求语文课堂的诗意和美感,使自己的课堂成为魅力课堂,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语文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诗意。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通过反复地诵读,声情并茂地讲解,化静为动、寓学于乐,找寻语文的魅力,营造一份诗意。  相似文献   

14.
"诗意"是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灵魂,诗意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要以"诗意"为核心,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诗意般学习,诗意般生活。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创建语文教学中的"诗意课堂"。主张要关注学生诗意的萌生,同时,注重教师的引导。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在语文课堂这个平台上,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着生命成长的快乐。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1我认为,语文课堂最重要的是要有语文味,语文味最大的特点就是让语文教学充满诗情画意。语文教学中如果没有人文诗意,就没有召唤和启示,就没有美感,也就没有性情的陶冶和净化。一、用丰富凝练的语言打造诗情画意的语文课堂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艺术,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都是  相似文献   

16.
统编版教材重视儿童诗的诗意作用,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堂上重视童诗教学,让童诗的美好启迪学生心灵,陪伴学生成长。以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为例,从儿童诗歌的品读、赏析和仿写三个方面,浅谈如何在低段语文教学中落实诗歌教学,提高课堂实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体验式诗歌教学"着眼,从理论推动、学生学情、应用价值三个维度出发,论证了高职校进行体验式诗歌教学的动因。进而就高职语文诗歌体验式教学课堂环节的展开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分析,为高职语文诗歌教学提供新的思路,有效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呼唤语文本体的回归,倡导用语文的方式教出浓浓的语文味儿,平平淡淡的教语文,扎扎实实地上出真语文课。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主,真实感悟,显得尤为重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最本质的环节就是阅读教学。"课堂上没有读书声是语文教学的悲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情感的记录,是生活的浓缩。生活的魅力有多大,语文的魅力就有多大;心灵和情感的魅力有多大,语文的魅力就有多大!语文的本质是富有魅力的,然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却削减了语文的魅力。还语文本真的魅力,就是要从我们传递的课堂中反思,让课堂真正充满语文的魅力。课堂永远是我们传播语文魅力的主阵地。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我们不能把其生硬地放在孩子们面前,而必须去催发这一朵一朵欲放的花苞,让其诗意地盛开在孩子们的心里。  相似文献   

20.
诗是中国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美丽耀眼的花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诗歌是提高每个人人文素养的基本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年的中考、高考考试试题,从来不会缺失诗歌的内容。从小学开始培养孩子学习诗歌的能力,培养对诗歌的兴趣是我们每个小学语文老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小学语文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师生交流对话,理解诗意,感受作者的感情和人生理想;带感情朗读,学习诗歌语言的美,感受诗中文字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