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大英博物馆创建于1753年,系一位英国医生HanSSloane将其约8万件收藏以两万英镑的代价售给国会并据议会法案设立的。开馆之初,大英博物馆的藏品主要为书籍和手稿,因其是知识的源泉;当然,来自世界各地的动、植物标本也是重要的馆藏。而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大英图书馆均是后来从大英博物馆分离出的。1759年1月15日,大英博物馆首次免费向公众开放,面对的是“好学与好奇之士”,通过藏品的展示以满足并激发观众对于世界和人类文化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2.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一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通与渗透。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场域受制于世界文学的话语冲击,我们敞开心胸,接纳他者的万千风光.以世界文学的最高成就作为自己的参照;同时,重返中国文学传统,丰富自身文学实践,以独特的实践参与世界文学进程之中,反之对世界文学施以刺激。既不遗失中国文化的固有血脉.又不脱离世界文学的谱系.  相似文献   

3.
珊瑚海洋生物,可以分为动物与植物两大类。通常人们会用一个简单似乎又很合理的标准____会不会运动,来区别动物和植物。的确,运动是动物的一大特点。动物因为会“动”而得名。但是,当你到五光十色、千奇百怪的生物世界巡视一番后便会发现,区分动物和植物决不是那...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在卫恩科的意识中.仿佛一切都是铜铸的:海洋、陆地、森林以及动物、植物和神祉……,包括他的山西“宇达”集团。“‘宇达’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青铜艺术铸造王国”这是享誉世界的青铜器专家、中国艺术铸造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谭德睿对“宇达”青铜艺术世界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5.
闻名全球的英国皇家植物园通常被称作“丘园”,坐落于伦敦西南部的里士满和丘两个区之间的泰晤士河畔,拥有120公顷的花园和林地,以及2公顷的温室,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全、面积最大的皇家植物园。1759年,威尔士王妃奥古斯都在首席园艺师威廉·爱顿和植物学顾问布特爵士的建议下,在柑橘园的南边建立了一个3.5公顷的植物园。这就是丘园的雏形。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丘园栽培的植物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量最多的,拥有4万个属种植物——占目前全球已知植物种类的1/8,其中包括13种已经在野外灭绝的,以及1千种濒临灭绝的植物。丘园的标本馆中…  相似文献   

6.
我要花点时间谈几个观念。 第一,我们要正确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大家知道,宋代也好,近代也好,我们的发展基本是在以华夏为中心的空间范围里,说我们先进,说我们落后,不需要比较,中国领先,,就在以中因为中心的世界里面天下第一了。但今天我们身处一个开放的世界,  相似文献   

7.
<正>植物的枝干和叶子相互交织形成了色彩斑斓的纹路,树枝上是被吸引而来的形形色色的鸟儿,鲜艳的色泽、明丽的色调、抽象的形态构成了多姿多彩的花卉图案。这一幅幅艳丽生动的画面,见于当代著名艺术家朱迪·加菲(Judy Garfin)别具匠心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朱迪·加菲1945年8月30日出生于美国埃德蒙顿。她的画以独特的色彩和超写实的精致描绘,把植物世界转化为抽象的境界,并  相似文献   

8.
普罗旺斯以历尽沧桑的古迹、赏心悦目的风光、风情万种的植物和丰富多样的气候名。其实,普罗旺斯最宝贵的财富,是化。  相似文献   

9.
和合可能价值世界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合可能价值世界,即美的价值世界,它是逻辑化的艺术虚拟世界,是自由度极大的价值创造公设,是化解价值冲突、慰藉精神生命的终极关怀。和合可能价值世界与现实可能价值世界的分野在于:一是以创造的实践方式为其基础,是超越现实性的可能性;一是以改造的实践方式为其基础,是现实性的可能性。宗教价值是指对不可能的可能性、不存在性的存在性的信仰的满足的价值。和合哲学价值学是指关于价值的根底、根据、发生和归宿的所当然的所以然的学说。艺术价值是指关于艺术自身的艺术价值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1996年12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0届会议一致批准庐山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会议同时给予庐山以高度评价:“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庐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景观”,在中国还是首次。这是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庐山独具的世界性价值的肯定,是庐山对中国和世界遗产事业的积极贡献,也是庐山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名山的标志。庐山成为世界名山  相似文献   

11.
文化的多元性是世界的丰富多彩的一个重要体现。世界的经济政治的全球化、一体化、数字化与标准化的进程越是迅猛,同时,人们(个人、集团、民族或是国家)越是会强烈地要求保持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性格,自己的价值系统与生活方式,自己的独立性亦即保持文化的多元性。多元的即不同的文化之间,既有差别性又有共同性。人们需要认识它们的共同性,更需要重视它们的差别性。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以下的几种模式:以强势文化作为衡量一切文化的尺度,特别是以强势文化的价值系统与思维生活方式作为剪裁取舍一切文化的唯一标准。以世界文化的主宰自居,从而在事实上消灭弱势文化。如白人殖民主义者对于原住民的做法,表现的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它必然引起弱势文化的激烈反抗。一种文化拒绝接收任何新的东西,拒绝接受人类文化特别是价值系统的共同准则;采取人为的封闭战略并且与外部世界持对抗的态度来保持自身的独立与自足,结果导致此种文化的衰微直至灭亡。这是文化关门主义或文化保守主义。只看到不同文化间的冲突,看不到它们的互补、交流、融合与相互促进。强调文化之间的对立,如宗教与种族战争。怀着各种偏见,扩大不同文化之间的误解与敌意。如巴尔干地区与中东地区的某些消极情况...  相似文献   

12.
沉默的生命     
袁媛 《大理文化》2021,(11):42-51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植物、动物和人类共同拥有的世界.我们与自然生灵间建立着一种联系,这让人感怀和动容.人类最应该恐惧的是它们在沉默中彻底告别我们. 杜鹃花语 过了漾江镇,汽车开始走向漫长的山路.我们要去看的是生长在漾濞县境内苍山西坡的大树杜鹃.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来苍山西坡看杜鹃了,这里生长的大树杜鹃不同于人工培植的植物,它们珍贵且稀少.更重要的是,在山野之中看大树杜鹃会让人感觉每一种生命都充满着生机,而且这种生机不加雕琢、无处不在,在高寒山水与阳光的光合作用下它们所呈现的是自然最原始的姿态,经过漫长休眠,在春季送上最美的画卷,仿佛一个宁静世界的苏醒.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一体化的今天,以自身的特点屹立于世界之林,保持民族自身理论独立与自信,是民族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找到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支柱,并在文化自信中确证自身的主体地位,是当下的文化工作者应当竭力思索的。在这个关键时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现阶段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仍旧存在不少的理论与现实困境,因此,探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实路径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玄学的清谈形式及其作用文子魏晋时期,有一批发言玄远,以探讨有无为世界本源的知识分子,被人们称之为玄学家。这些玄学家谈论的问题多与现实政治了无关涉,且发言玄远,因而被称之为清谈。在当时严酷的现实政治下,玄学家们往往将清谈作为探寻世界、纵论人生、展露学识...  相似文献   

15.
《文化市场》2000,(3):48-48
世界上酒的文化历史悠久,为了弘扬酒文化的民间传承,促进国际酒文化的交流,同时以酒文化促进国内外酿酒业,促进酒商、旅游、饮食、宾馆业,繁荣与发展酒市场。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哥伦比亚画家、雕塑家费尔南多·波特罗以“胖”赢人,因其特有的“肥胖”风格而独树一帜的话,那么瑞士雕塑家、画家贾科梅蒂和德国画家彭克却反其道而行之,以“瘦”取胜,反映了同时代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灾难与痛苦,以及冷战时期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压抑与迷惘彷徨,从而深深地触动了观众的心灵,成为世界一流艺术家。  相似文献   

17.
蛙神八千年     
叶舒宪 《寻根》2008,(1):4-10
引言 如果将五千年前的世界视为史前时代,那时人类还没有建立起纯粹世俗的世界观,他们看待周围的宇宙万物都难免充斥着神与精灵的体现。换言之,初民的精神观念之中根本不存在一个不要神灵看顾的客观世界。所以考察史前艺术造型的最大益处就是可以直观地进入先民的视觉意象世界,从而洞悉其丰富多彩而又千变万化的神话世界观。那是一个不受文明人的逻辑思维掌控的世界,是一个根本不顾,更不会讲究矛盾率和逻辑排中率的神幻空间。图腾、巫术、万物有灵观、咒祝心理和以出神(灵魂出窍和离体)及魂游为特质的萨满教信仰,都是理解那个史前人类精神世界的基础和有效门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物走遍世界,世界人民理解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说:“我们主张在文明的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借鉴,以文化交流为纽带,不断增进各个文明间的相互了解和对话,更加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文化交流,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5年多,各行各业纷纷与世界接轨,演讲与口才亦不例外。但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先要知己知彼,才能按照国情借鉴世界各国的长处。  相似文献   

20.
《世界文化》2014,(6):53-55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以书籍的名义标注一年中的这一天,是件挺有意义的事情。就像是月份牌上常有用惊蛰、清明、小满、芒种等小小的注释让一个简单的日子忽然生动起来一样,“世界读书日”也在提醒着人们,这一天,虽无关物候寒暖、播种耕作,却关乎着人类的成长与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