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浓墨重彩 沧桑厚重——民国文献的价值及馆藏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丁  王兆辉 《图书与情报》2011,(2):139-141,144
民国处于我国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新中国过渡的转型时期,因此民国文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较高的文献价值与历史价值。民国文献存世多、数量大、流传广,是我国各级图书馆馆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因政治、经济等社会环境的不同,这些民国文献也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2.
民国文献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因此对其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行业优势,从民国文献资源建设、民国传统书目以及对民国文献进行整体分析统计的角度,深入开展民国文献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民国文献整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国文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社会功用,近年来其收藏、保护和利用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民国文献整理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收藏保护工作探讨,民国文献数字化整理和专题资料的开发利用成为重要研究方向。随着数字化整理技术的多样化和先进化,缩微技术、数字扫描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先进的信息组织方法逐步应用到民国文献数字化整理工作中,并取得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从版本学视角谈民国文献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出版的文献含有大量文物、学术和艺术精品,其价值不在古籍善本之下。对于拥有大量民国文献版本的图书馆来说,应该从版本学、目录学、文献学角度对民国文献的版本特征、版本地位、版本价值及搜集整理工作中的版本意识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引起图书馆界对民国文献版本价值的关注,确立保护民国善本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对民国时期珍贵历史文献进行重点保护与收藏,为形成全国性的民国文献保护方案提供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民国文献数量众多,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通过对图书馆民国文献馆藏现况调查,分析民国文献破损的原因,阐述开展民国文献保护的必要性,对图书馆如何保护民国文献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6.
张云 《新世纪图书馆》2012,(2):73-75,52
论文分析了民国中医药文献的保护现状和新善本价值,提出应在实际保护工作中确立新善本意识,并从新善本普查、加强理论培训、原生性保护、再生性保护等方面对民国中医药新善本文献的保护工作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民国文献相关研究近年已成热点,其文献价值、历史价值及经济价值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然而全国范围内高校图书馆民国文献的收藏现状堪忧,其整理与保护已刻不容缓。以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高校图书馆民国文献的现状,以及整理保护、开发利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使民国文献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但是目前民国文献的存放与普查工作尚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我国各级民国文献收藏单位应明确民国文献的分类、著录和定级问题,建立全国民国文献普查平台,关注民国文献的书库、装具、分类标签等保护细节,重视民国地方文献的整理与开发。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了民国文献影印出版历史脉络,概述了国家图书馆、全国图书馆缩微复制中心等机构民国文献影印的出版概况,从选题、开发和出版形式等角度对民国文献影印出版现状进行述评,总结出版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整理和出版民国文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民国文献载体质量较差,收藏和保存措施不力,自然损耗和人为毁坏严重,面临着断层的危机,社会需求日益增加,需要迅速加以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国农业遗产数字化研究所,在普查民国农业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并试验了民国农业文献数字化整理方案和技术,制订民国农业文献元数据方案、编制分类表和主题词表,建成文献数据库、知识库、主题网关,开展民国数据挖掘试验。  相似文献   

11.
抗战文献是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完整记录,具有极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民国文献的基本内涵为基础,进而提出抗战文献的基本内涵;以国内各大图书馆的馆藏抗战文献为基础,进而对国内和海外抗战文献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2.
国家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家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工作的具体情况,讨论了民国文献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对民国文献保护事业的重要意义;对国家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人才队伍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成长环境等方面,对国家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描述了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民国文献阅览厅馆藏文献的特点:一是类型多样,二是学科丰富,三是地方特色明显。该图书馆民国文献馆的建立为研究、查找民国时期(特别是福建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为海外华侨、港澳台福建籍人士回乡寻祖、追根溯源发挥了很大作用,民国文献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也日益凸显,因此应进一步加大民国文献的整理和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河南大学图书馆民国文献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图书馆民国文献保存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民国文献保存和修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谢雷 《图书馆建设》2012,(8):13-14,17
民国文献可分为民国图书、民国期刊和民国报纸等形式。目前我国图书馆采用中性纸装订民国期刊,采用绝氧杀虫保护套装封装民国报纸,通过环境温湿度控制保护民国图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目前民国文献的保护与修复尚未有具体的标准,图书馆只能根据现实情况,采取多种保护措施,开发民国文献的替代品、编制索引,加快民国文献的数字化,建立健全阅览制度,改良保存环境和装具,采取适当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04~2013年,国内民国文献保护研究工作取得了斐然的成果。主要从民国文献的保护观念、民国文献的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民国文献的脱酸、民国文献的修复、民国文献的影印、民国文献的缩微和数字化等6个方面综述了国内近10年民国文献保护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7.
浅淡民国文献的抢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出版的文献是一批非常重要的文献,其思想文化价值不在善本古籍之下。但是,由于民国时期的造纸状况和现代人对民国文献保护的意识不强,造成了民国文献的酸化和老化损毁状况极为严重。因此,加强对民国文献的抢救与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为民国文献的保护提出自己的一点见解,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阮素雯 《档案》2011,(3):27-29
文章首先分析了民国文献的保存现状,然后从三个方面阐释民国文献开发的必要性,进而讨论了民国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9.
南京图书馆积极组织实施民国文献保护计划,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民国文献的保护,如提升书库保管条件、积极引进影印本和数字资源以替代和保护原本、开展民国文献缩微工作、加快民国文献数字化进程等,并通过影印、编撰整理、建设数据库等方式形成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成果,纸张酸化研究和文献展览是该馆民国文献保护与宣传推广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从民国文献影印出版机构、出版内容以及文献类型几个方面,概述2000年以来民国文献出版的现状,总结其出版特点,并指出民国文献影印出版过程中存在的出版机构分布过于集中、出版选题相似或雷同,出版形式规模过大,出版文献类型不平衡,以及索引编制重视程度不够,电子版本开发缺失等问题。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开展民国文献影印出版的建议:加强地方出版机构对民国文献的整理与出版;研发影印版民国文献目录检索系统,避免重复出版;建立民国文献资源调配与出版共享机制;采用整套和分卷出版相结合的形式,解决图书馆资源建设难题;鼓励电子版本的制作和共享,加速出版物的数字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