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川先生的文章,似淡雅的香茗,又似陈年的烈酒,余味无穷。而他的教育随笔专辑《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思想新颖深刻,文采清新隽永,使我手不释卷,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2.
肖川博士是近年来涌现出的知名学者。他热心于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在理论方面有颇多建树。他关注实践,深入课堂,特别是他创办的多方互动的教师培训方式《合作论坛》在全国教育界产生广泛的影响。从本期开始,我们在《理论探究》栏目中开设《教育的视界》专栏,连载肖川博士的文章,旨在帮助广大教师透过肖川博士对教育的感悟和认识,生成洞察教育的新的视界,确立关于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提升教育的智慧,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并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罗亚丽 《宁夏教育》2013,(10):75-75
我拜读了肖川博士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这是继《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后的又一本教育随笔集,本书共有九章。  相似文献   

4.
肖川湖南省望城人,1980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先后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优秀教师与教育专家合作论坛首席专家。著有《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视界》、《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教育与文化》等著作。  相似文献   

5.
肖川博士很早就说,他要下工夫写好三本书——《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与《教育的使命与责任》。现在放在案头的他的书,比原来预想的多了一本:《教育的情趣与艺术》。四本书,沉甸甸的,很厚重,既是肖川近二十年来教育研究心路历程的写照,也是他人生步履的真实印迹。  相似文献   

6.
汤荷英 《生活教育》2013,(6):124-125
我有幸阅读了肖川先生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感觉犹如人间美酒,让人为之陶醉,也带给我教育的智慧启迪。"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把所教知识都忘了后留下的东西。"(据考证,这是爱因斯坦在演讲时运用出自德国物理学家冯劳厄之口的名句)这让我忍不住以此反思自己的教育。在我的教育生涯中,留给学  相似文献   

7.
葛翠娟 《教育文汇》2009,(10):46-47
“我力图创造出一种融哲学的理趣、散文的韵致和宗教的情怀于一体的表述风格。因此,我更愿意用心来写一点文字,让读者读出启迪之外的一点激动,一点推动,一点感动;读出一种情怀,一种心境,一种胸襟,读出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来。”这一串文字深深地震撼了我,这本书也牢牢地拴住了我的视线,它就是肖川先生所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相似文献   

8.
林裕辉  黄旭升 《福建教育》2005,(10A):14-15,61
肖川,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 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中心合作论坛首席专家。作为一个以“为教师而写作”为治学为文之道的教育学者,他为广大教师奉献了《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教育与文化》、《教育的视界》、《教师:与谁程共成长》等十余部深受读者欢迎的著述。他的文字“饱含着一种责任、一种对社会,对人事的深深的关切”,“活泼、丰盈、灵动”,拉近了理论与实战的距离,唤起了千千万万中小学教师阅读与写作的冲动。  相似文献   

9.
“我力图创造出一种融哲学的理趣、散文的韵致和宗教的情怀于一体的表述风格。因此,我更愿意用心来写一点文字,让读者读出启迪之外的一点激动,一点推动,一点感动;读出一种情怀,一种心境,一种胸襟,一种器局,读出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来。”这一串文字深深地震撼了我,这本书也牢牢地拴住了我的视线,他就是肖川先生所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相似文献   

10.
—生全教育教师读本作者简介:肖川,1963年1月3日出生,湖南望城人,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教授,英国教育哲学协会会员;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中心"优秀教师与教育专家合作论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特邀作者。出版《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等20多部著作,是我国生命教育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讲学1000余场,遍布中国。所到之处给人以启迪和震撼。肖川博士的文字优美、自然、含蕴丰厚、耐人寻味。在轻灵与明快之间闪耀着思想火花。  相似文献   

11.
书架     
《教育》2008,(24)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作者:肖川出版:岳麓书社《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是肖川继《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之后推出的又一本教育随笔集。秉承了肖川博士一以贯之的严谨学风、睿智思考和优美文笔的创作特点,读来有如沐春风般  相似文献   

12.
喜欢肖川博士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年后再读,依旧有说不出的酣畅和感动。诚如他在“后记”中所述:“我力图创造出一种融哲学的理趣、散文的韵致和宗教的情怀于一体的表述风格。”我以为肖川博士做到了,也如扉页上内容简介所言:“本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  相似文献   

13.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篇篇散文文清语淡,自有一种力量与深邃,在不经意间戳中人性的根本,让人总是能感受到作者对于教育深刻而细腻的洞察力。《负担过重何以会导致肤浅》就是这样一篇触动我心灵的小文。  相似文献   

14.
肖川博士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年后再读,依旧有说不出的酣畅和感动。诚如他在后记中所述“我力图创造出一种融哲学的理趣、散的韵致和宗教的情怀于一体的表述风格”。我以为肖川博士做到了,也如扉页上内容简介所言“本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对教育世界中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学理上的阐释,并发掘出其中的化内涵与精神底蕴,从而收到以小见大、见微知、以孔窥豹、洞幽察微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肖川先生的大作《教育的理念与信念》,用理性的思考与诗意的语言将教育的世界描绘得多姿多彩,字里行间散发出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的光芒。他那种对教育的热爱与柔情时时激荡着我的心灵。肖先生书中提出的“教育就是服务”的论断,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师道尊严的批判。当今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知名教育学者肖川先生在《教育的视界》一文中对教育的真义阐述:教育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统一。而教育的价值引导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教育情境的创设来实现。社会的期待,需要我们培养幸福的人,这就有必要创设一个充满真情与关爱、  相似文献   

17.
程慧 《内蒙古教育》2012,(15):76-78
为了让广大教师过一个更有意义的暑假,让广大教师在休息之余能充实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今年暑假学校领导精心为我们每一位老师挑选了专业书籍。也正因为如此,我有幸拜读了肖川先生的教育随笔《好教育好人生》,从中感触良多。其实,刚拿到肖川先生的著作时我并不是太看好这本书,因为关于肖川先生我在读他的著作之前并不熟悉,只知晓他是北京师范大学的  相似文献   

18.
在我笔记本的扉页上,有两段话。一段儿理性:“教育是人道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成长提供服务和帮助,以使作为个体的人获得更为充分自由的发展,并进而有助于增进人类的福祉与尊严。”(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相似文献   

19.
黄瑞夷 《今日教育》2005,(12):52-53
2005年盛夏,我捧着肖川博士的新著《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开始了“随便翻翻”。当目光游走于白纸黑字间,冷不丁竟一头扎进了作者的心灵巨川,身心浸润于教育智慧的滋养中,三伏天的酷暑不觉消失殆尽,有如凉茶灌注心田。或许正应了肖川那句话——“好文章清新警世,能发时代之先声,因而脍炙人口或具有振聋发聩之效力”。教育的意蕴、文学的韵味和文字的优美,让人激动而生反复再读的冲动。心,就这样被牢牢地拽住。  相似文献   

20.
早在几年前,曾有许多专家来印入了我的脑海中。我校指导工作,其中一位便是肖川看到《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老师。那时对他印象并不深,大概时,我简直就是爱不释手了。这本记得他个子不高,有些瘦削,有些书里收录的是肖川老师近年来创黑。作的教育随笔。因为是随笔,便如有一天,偶尔在一本杂志上读他在“自序”中所讲:没有居高临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教育探索:从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自我反思开始》,深感这位作者是煞有介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一位了解老师、理解老师,又用心烦闷。”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漫不为老师的成长指路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