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才能当好副校长呢?我想应当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要处理好副校长和校长之间的关系 一般说来,校长在学校工作中统揽全局,唱的是“主角”。副校长主抓专项,对某一方面工作负责,唱的是“配角”。其主要任务就是协助校长搞好学校工作。副校长与校长的关系,是分管与主管的关系,配角与主角的关系,一句话,是被领导与领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当校长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蒋太福我担任高完中、师范学校正、副校长有20多年,深感当好校长不易,尤其是在强调公关的当今,难度更大。身为一校之长,既要处理好对上级、对下属的纵向关系,也要处理好学校与学校、领导与领导的横向关系。这里我只谈谈对待同级和下属关系...  相似文献   

3.
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执行上级党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决议,领导和组织学校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主轴的各项工作;副校长是校长的助手,对校长负责,协助校长负责分管部门的领导工作。 正副校长能否协调工作,对于一所学校来说至关重要。这种协调主要体现在尊重、信任、商量、通气、分工、合作等方面。本文试就这些方面谈些粗浅看法。 一、尊重、信任是正副校长协调工作的前提 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的全部工作主要由校长承担责任,校长有职有权有责,副校长人选由校长提名,报上级批准。正副校长之间的关系是为主和协助的关系,实践证明,这种职务上的分工必须以相互尊重、信任为前提。十五年来,我先后在陆家中学,亭林中学担任校长,并先后与五位副校长共事,工作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问题,而且有时争论中比较激烈,但从总体上看相互之间分工合作、配合默契是好的,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彼此之间能做到相互尊重信任,互谅互让,融洽和谐。  相似文献   

4.
在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对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中的有关问题作了进一步思考:(1)处理好决策时的“先进性”与“民主性”的关系。(2)处理好大学的“办学自主权”与上级的干预问题。(3)处理好办学规  相似文献   

5.
校长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定、领导和责任人。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校长要关注学生、关注教师、关注学校,而且要处理好“三个关注”之间的关系,应明确在“三个关注”中,最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上级对学校的不当干预,是不少校长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题。这个难题如果解决不好,会使学校的工作陷入服从也难、不服从也难的两难境地。那么,校长应如何对待上级的不当干预呢?调整心态别冲动上级对学校的不当干预,固然是上级的工作失误,会给学校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但校长不可冲动。一般而言,无论是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还是思想认识水平,上级都应比校长高过一筹。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校长不能要求上级十全十美,永远不犯错误。因此,面对上级的不当干预,校长要善于摆正位置,切不可因一时冲动而“撂挑子”或“看笑话”。一定…  相似文献   

7.
学校管理,首先是教师管理,其次是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其实就是处理好与教师的关系。校长与同事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校长要想管理好学校,必须运用“风、雨、雷、电”策略处理好关系。风、雨、雷、电是自然界的天气现象,和风细雨、电闪雷鸣只是学校管理中的其一。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整个的校长》的论著中精辟地指出:“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俗话说:“校长是一校之长。”校长是学校行政负责人,对内负责主持全校的教育、教学、人事、总务和一切行政业务工作;对外代表学校,就全校的工作对上级负责。当好校长必须搞好学校管理,要摆正“三边”的双向传导过程(见示意图),做到“五子登科”。一曰:组建班子——形成领导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由校长主持的、人数不多的、有威信的校务委员会,作为审议机构。”这是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的重大改革。这里说的“学校”,当然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原来实行的领导体制是党委(总支、支部,下同。)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今后为什么要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赋予校长的权力是什么?实行校长负责制会不会削弱党对学校的领导?实行校长负责制以后党政关系如何处理?实行校长负责制是不是校长个人说了算?这些问题不明确,就会妨碍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的改革。本文打算就上述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0.
在中小学,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学校的领导,不仅是办学思想的领导,也是行政的领导.在实际工作中,校长普遍注意“领”,即运用上级赋予校长的权力,对学校各方面工作进行安排布置、督促检查、总结评比、表彰奖惩.但是,学校工作光靠“领”是不够的,更多的时候更多的事情需要校长“导”. 我觉得,校长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导”.  相似文献   

11.
校长负责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其涵义包括上级机关领导、校长统一指挥,党委保证监督,教工民主管理。这就涉及到要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一)校长与上级领导机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校长负责制就是学校在上级宏观领导下,以校长全面负责为核心,同支部保证监督、教工民主管理相结合,为实现学校工作目标,充分发挥行政管理功能的学校领导关系的结构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实行校长负责制应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13.
孔玉范 《上海教育》2006,(7A):49-49
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所学校,先要评论校长。”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校长要把握好办学方向,实现自己的办学思想,关键在于处理好与教师的关系。因为校长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依靠教师来完成,所以,校长需要教师的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各项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合格的校长,在日常工作中要关心“党政工团队,老弱病残妇,吃喝拉撒睡”;要想方设法协调好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关系;要千方百计抓好教师和学生的管理,提高学校的声誉;要绞尽脑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福利;要研究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确立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由此,笔者认为,校长只有写好“思想、管理、文化、专业”这四篇文章,才能带出一所好学校。一、树立明确的办学思想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学校的兴衰,教  相似文献   

15.
我区在校长负责制的试点开始时,就提出了处理好校长与党支部等关系的一些原则意见。随着试点的深入,又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座谈、交流、总结,初步形成了以下几条意见:一、校长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校长是由政府部门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任命的,对上级机关负责就意味着对国家负责。在认识上要强调对国家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的一致性。校长要有法律观念、政策观念、纪律观  相似文献   

16.
校长是学校领导管理工作的主体 ,任何一所学校搞得好与坏 ,首先看它是否有一位好校长 ,因为校长是一校之魂 ,办学校 ,一靠校长、二靠教职工 ,这是比什么“硬件”都要硬的根本条件。校长在领导管理学校工作中 ,要想提高领导功能 ,除了要运用权力性影响力外 ,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和提高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因为权力性影响力俗称强制性影响力 ,它是指领导者运用上级授予的职权强制下属服从的一种能力 ,它强调命令与服从。而非权力性影响力则称为自然性影响力 ,它是指由领导者自身因素形成的一种影响力 ,表现为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尊重、依赖、钦…  相似文献   

17.
查德智(以下简称查):陈校长,您好!您现在是襄樊市第一中学党政一把手。请您给我们谈谈您的办学思想好吗? 陈宗豪(以下简称陈):谢谢!我现在是襄樊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兼校长,这既是上级和群众对我的信任,也是上级对我领导能力的考验,同时更是上级给我的担子。对此,我既感到荣幸也感到责任重大。至于办学的指导思想我认为就是十五个字,即:育人为根本,教学是中心,质量是生命。通俗的说就是一定要把学校办好、把人育好。真正做到让上级放心,让人民满意,让社会欣赏! 查:陈校长,1997年您从原襄阳师专调任襄樊市第一中学任党委书记,2004年9月又被…  相似文献   

18.
弱校要转变为强校,校长是关键.校长要引领学校由弱变强,需在和、明、新、博、实上下功夫.“和”是要能团结班子成员、教师、学生,并处理好学校与上级、与兄弟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明”是要对学校情况了然于胸,做到心中有数;“新”是要有新思路、新策略、新方法;“博”是要有博大的胸怀、博爱的思想、渊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实”是指要狠抓落实,把规划、设想、措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一、健全校长负责制,理顺党政工三家关系校长负责制是校长对学校的教育和行政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全面负责的制度.实行这一制度,就必须确定校长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健全校长负责制和理顺党政工三家关系,是在市场经济条例下,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一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项解决不好,就会形成学校工作中“多中心”的局面.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要从制度上、组织上和领导工作方式三方面进行改革.首先,要制定《校长工作条例》、《党委工作条例》和《职代会工作条例》,从制度上明确校长中心、党委核心和职代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在校级行  相似文献   

20.
1984年我校被定为体制改革试点校,我当选为校长。几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经过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学校有了显著的变化。新建了教学楼,增添了语音室、电子计算机房等教学设施,建立了一支拥有相当数量骨干教师的师资队伍,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近几年毕业生统考成绩一直名列全区之首。通过改革实践,对如何当好校长,我有一些粗浅体会。一、处理好校长集权与分工授权的关系校长负责制与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不同,作为对学校行政工作全面负责的校长,要主动争取党支部、教代会的支持与监督,勇于行使职权,简化决策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对学校的行政工作,用不着象过去强调“集体领导”那样,事无巨细,都要逐层开会研究。校长针对实际情况,有的工作要直接处理,有些工作则按分工授权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