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书评界的一场大聚会——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于1999年10月17日在北京韬奋中心的“出版之家”举行。七十余位出版社的领导人物、知名学者、书评家济济一堂,听取了工作报告,选举了学会新一届领导机构,讨论丁书评事业的现状及未来展望。中宣部出版局局长朗书林、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卢玉忆参加了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宋镇铃主持了会议。学会秘书长王大路代表学会理事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的十年历程,总结了学会承办中国图书奖、出版《中国图书评论》杂志和加强书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为了壮大书评队伍,培养书评骨干,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于1992年5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国防大学举办了全国首届书评骨干培训班。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伍杰、秘书长王大路主持了培训班的全部活动。来自全国各地30余家出版社和部分省市书评学会的骨干参加了学习和研讨。这次培训活动采取从实际出发,多种形式,开门办学的方法进行的,培训期间,学员们既较为系统地学习了有关书评理论和写作  相似文献   

3.
由中宣部出版局、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主办,青岛出版社协办的第二届全国书评作者培训班7月18日至7月23日在青岛市举办。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的20多家出版社的编辑人员参加了学习,并研究了书评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新形势下的图书评论工作,广泛交流了图书评论与宣传工作的经验。图书评论工作近年来有很大的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书评作者和著有书评专著的书评家。为使书评事业蓬勃发展,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把建立书评作者队伍作为中心工作之一,每年一度的全国书评作者培训班,旨在培养书评骨干,同时为图书评论学会的团体会员单位提供交流经验、广泛交友的机会,也为出版社编辑人员、书评作者掌握书评知识、了解书评现状创造了条件。本栏刊登的几篇文章,就是这期培训班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4.
继"2007年度十大图书"揭晓后,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推荐全国"2007年度部分报刊优秀书评文章"活动也于近日落下帷幕,42家媒体推荐的48篇书评文章中有14篇入选优秀书评文章(名单附后),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将会向这14篇优秀书评文章的作者及首刊(播)媒体颁发荣誉证书。图书评论是一项高尚而长远的事业,一直以来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以及致力于此的各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秘书处介绍,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将于今年4、5月间在云南举办第一届图书评论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是经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常务理事会研究,为推进书评的研究和发展而召开的。研讨会将围绕书评的性质与职能,导向和监督作  相似文献   

6.
本着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章程,根据1990年4月30日在昆明召开的扩大的理事会议精神,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秘书处将在近期发展组织,完善联络网络。具体通知如下: 一、促进地方书评学会建立。地方书评学会与本会不是隶属关系,可以作为团体会员加入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二、积极发展和扩大团体会员。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现已有276家团体会员。团体会员对象主要是全国各类出版社、报刊编辑部、社会及大专院校图书馆、科研单位及各类书评组织、读书活动团体等。上述有关单位本着自愿原则,可向秘书处申请入会。团体会费为500元,除各类出版社外,其他团体会员单位可酌情减免团体会费。应交会费的单位如在今年10月逾期不交,则视为自动退会。  相似文献   

7.
1990年4月29日至5月3日,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多名书评工作者会聚云南省昆明市,参加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举办的全国首届书评研讨会。自1985年中宣部在济南召开全国第一次书评工作会议后,书评工作越来越受人们所重视,书评阵地有所增加,书评队伍逐渐扩大,书评质量明显提高,书评功能不断加强。在此基础上,酝酿已久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于1989年4月在北  相似文献   

8.
为繁荣我国图书评论事业,调动广大读者参加图书评论活动的积极性,加强图书评论工作的学术性及广泛性,根据学会《章程》和理事会决议.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开始吸纳个人会员。凡热心图书评论工作、有一定书评理论素养和较为丰富的图书评论实践经验,具有较强书评  相似文献   

9.
“中国图书奖”发奖大会暨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筹备会议于1988年9月14—15日在北京辽宁饭店隆重举行。来自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出版社代表、书评专家和骨干,以及在京的书评刊物代表共九十余人参加了大会。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芮杏  相似文献   

10.
12月上旬,中宣部出版局和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两次邀集在京的120多家出版社就加强书评工作问题举行座谈。与会的各出版社负责人和负责书评工作的编辑参加了座谈会并就书评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中宣部干部局局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伍杰同志就加强书评工作问题讲了话。他强调了书评对读者的导向作用和对出版事业繁荣的促进作用。提出今后《中国图书评论》杂志要评好书,评有争议的书,评热点书,评倾向性问题,文章要短,信息量要大,可读性  相似文献   

11.
伍杰,1930年生,湖南常德人。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局长、《中国图书评论》杂志主编。现为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山路崎岖》、中篇小说《金色的种子》,散文集《点翠集》、《芦苇集》、《溪流》、《花为媒》、《追寻》等。论文随笔著作有《作嫁琐议》、《我的书评观与书评》、《严复书评》、《精神阅读》等;主编有《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小传》、《中国古代编辑家小传》、《中国出版社概论》、《全国书评索引》、《中国百年书评选》、《中国书评精选评析》、《书评三十家》等。自2003年8月起,在《中国图书评论》杂志上发表“书评家与书评”研究系列论文至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由全国总工会宣传部、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中国图书评论》编辑部、《中国文化报》社联合举办的全国职工业余书评征文活动,经21个省市、自治区和全国铁路总工会推荐,来稿共544篇,评奖办公室将来稿分送书评专家审读后进行初评,评出147篇,最后由评委评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33篇。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主办、《中国图书评论》杂志承办的“新世纪书评征文”评奖工作日前在京结束。  相似文献   

14.
报纸与书评     
1990年4月29日至5月3日,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在云南召开了“全国首届书评研讨会”。这次会议共入选论文53篇,其中46篇得以在会上宣读。本刊从今年第5期起,陆续摘要刊登这些论文,以使读者对“全国首届书评研讨会”的成果有所了解,促进我国图书评论事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涛 《编辑之友》1992,(4):42-44,77
80年代中,随着改革开放引出中国出版发行活动的多样化,针对出版失控、读者读书缺乏引导等现象,一些富有经验的文化工作者,及时敏锐地提出了加强图书评论工作的建议。宣传、文化、出版领导部门遵照这种建议加强了图书评论的组织与建设工作。1990年春,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在昆明召开了第一届书评研讨会,把书评理论的研究提上议事日程。综观我国近年来的书评工作  相似文献   

16.
1990年12月23日,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常务理事会和《中国图书评论》编委会在中宣部会议室举行联席会议,听取了学会秘书处和《中国图书评论》编辑部一年来的工作情况,研究了1990年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中宣部干部局局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本刊主编伍杰同志主持了联席会,全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本刊主编许力以,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刘杲,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吴道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举办的全国首届书评研讨会于1990年4月29日——5月3日在昆明召开。出版界、新闻界、学术界共50多人参加了会议。举办书评研讨会,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次研讨会是在书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正式注册成为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国家一级社会团体,并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学会成立5年来,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开展图书出版理论的研究和出版作品的分析评论,在图书宣传评论工作、杂志编辑、图书评奖、业务交流、理论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是努力办好《中国图书评论》杂志.杂志创办25年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发表书评文章7200余篇,在新闻出版和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吸引了一批忠实读者,也激发了更多书评作者的创作激情.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大陆中国图书评论代表团一行13人,于六月中旬赴台进行业务交流,与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在台北共同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书评界高端研讨会并获得圆满成功。此举标志着海峡两岸书评人紧密携手,共同为繁荣中华民族的图书评论事业以及出版事业鼎力奉献。研讨会上,大陆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高明光在  相似文献   

20.
正在新中国图书评论发展史上,涌现出了许多知名的图书评论家。1988年9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筹备会上,"大家公认萧乾、李锐、周振甫、舒芜、戴文葆、吴道弘、沈昌文、徐召勋为书评专家,从此,结束了在我国找不到、推荐不出书评专家的历史"。1这几位书评专家中,萧乾、周振甫、舒芜、戴文葆已相继去世。健在的几位仍关心出版工作,并积极进行有关图书评论的写作。其中吴道弘在图书评论这块园地一直辛勤耕耘,他有关图书评论的理论与写作受到出版界广泛好评、关注,对后人有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