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谈电脑图书及其市场高等教育出版社许远一、回眸电脑图书的15年历程回顾1981年,谭浩强编写的《BASIC语言》一书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又名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它后来的畅销趋势在开始并没有为人所重视。计算机图书市场开始大规模孕育当从1985年算起...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图书也急速增多,成为出版的热点,1996年全国有100多家出版社出版电脑图书,全年共推出新版电脑图书2 000余种,再版图书也有2000余种.电脑图书的空前繁荣也带来了一些不正常的情况,不同出版社就同一选题重复引进或重复出版的情况日益严重,而一些非科技出版社缺乏懂得电脑技术的编辑人员,不能保证出版图书的质量.有的甚至采取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使电脑图书良莠不齐,泛滥成灾,令图书馆采访人员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3.
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刺激了电脑图书的销售,特别是在IT行业工作的人们,需要紧跟最新技术的发展,他们需要通过阅读电脑图书达到这个目的。 根据惠特克“图书追踪”调查,英国传统书店销售电脑图书的生意相当好。W.H史密斯连锁书店集团大幅度增加了电脑图书的库存面积,该集团电脑图书部的伊恩·穆尔说:“很多出版商不断推出新的电脑图书,我们的销售颇增长很快,书店用于电脑图书的销售和库存面积增加了60%。”  相似文献   

4.
第27期图书情报工作岗位培训班 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举办的"图书情报工作岗位培训班"自1981年创办以来,第年一期,每期历时6个月,已走过了28年的历程.该班是北京地区唯一一个为非图书情报专业人员进行系统、全面学习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在职岗位培训班,现在面向北京地区图书情报界招生.  相似文献   

5.
《图书情报工作》2004,48(12):127-128
第23期图书情报工作岗位培训班 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举办的"图书情报工作岗位培训班"自1981年创办以来,每年一期,每期历时8个月,已走过了23年的历程.该班是北京地区唯一一个为非图书情报专业人员提供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系统培训的在职岗位培训班,现面向全国图书情报界招生.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图书情报教育的成就与反思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文章全面地回顾了20世纪我国图书情报教育发生、发展的历程,并对所取得的主要成就、经验与教训进行了认真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高校图书代办站成立20周年,此时此刻,我们共同回顾代办站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规划未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贺信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5):36
辉煌历程,希望未来——贺《图书情报工作》喜迎55华诞,祝《图书情报工作》越办越好承载着众多的期盼和无限的梦想,《图书情报工作》自1956年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55年的历程。55年来,《图书情报工作》以其创新思维、塑造品牌、跨越发展的毅力和不屈的品格,凝聚智慧力量,弘扬学术精神,助推改革创新,为我国图书情报学理论探讨与业务研究搭建了一个开放的学术信息平台,见证了我国图书情报学变革与创新的发展历程,成为引领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标杆。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台湾地区图书情报系所的基本情况,指出海峡两岸图书情报院系一脉相承,各自发展,又有不同的特点.文章还详细回顾了二十年来,两岸图书情报院系由最初的接触沟通,到密切交往,共同构建交流合作平台,不断发展两岸图书情报院系交流合作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一、现状的分析 20世纪的脚步声终于远去了,50年的辉煌也就成了过去。世纪之交,中国图书出版界对50年出版业的辉煌已作了十分充分的肯定和讴歌。然而这种肯定与讴歌更多的是从纵向的视角去展开的。确实,回顾我国图书出版业走过的50年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进步是巨大的,出版社由1978年  相似文献   

11.
第25期图书情报工作岗位培训班 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举办的"图书情报工作岗位培训班"自1981年创办以来,每年一期,每期历时6个月,已有26年的历程.该班是北京地区唯一一个为非图书情报专业人员进行系统、全面学习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在职岗位培训班,现面向全国图书情报界招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忆了我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先行者,出版界的两位王老——王益、王仿子在改革开放初期,主持制定“一主三多一少”图书发行改革方案,倡导图书多渠道发行,解决图书“三难”的历程,同时也介绍了两位王老对作者本人在投身图书发行改革实践过程中的鼓励和指导.我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是新中国出版改革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两位王老对此所作出的贡献值得广大读者记忆.  相似文献   

13.
由王益、汪轶千主编的<图书商品学>,为图书发行事业的商品学填补了空白.是从事图书发行人员值得一读的好书.经营任何商品都必须掌握有关商品的知识及其运行规律.经营图书,就必须掌握图书商品的知识及其运行规律.图书发行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图书商品的特点和知识.<图书商品学>给图书发行人员提供书的知识,让人们更好掌握服务本领,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时代在前进,已进入电脑管理阶段,但须知电脑是由人脑去主宰的,没有人脑的电脑,不懂得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不按图书发行工作的自身规律去办事,必然有损于我们的事业.  相似文献   

14.
许清 《编辑之友》2010,(6):31-33
2010年4月24日-28日,第2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简称全国书博会)在成都召开.书博会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申办地省级人民政府主办,集合全国各个省市区及中央国家机关、港澳台地区出版社、图书策划机构、图书发行机构、著名作家群体及海外文化事业单位参加的国家级大型博览会.自1980年始,全国书博会已经在18个城市举办了19届,每一届均取得巨大成功,成为推动举办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被誉为"凝聚中国精神面貌及社会经济活力的综合大展",极具社会影响及文化穿透力.从全国书市到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30年发展历程中,书博会不断兼收并蓄、开拓前行,已逐渐发展成为集出版成果展示、出版物展销、信息交流、行业研讨、服务读者和倡导全民阅读于一体的文化盛事.书博会的30年,见证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我国新闻出版业不断做大做强,由新闻出版大国正阔步迈向新闻出版强国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2011年,《图书情报工作》(以下简称《工作》)迎来了她的55岁生日。作为现今中国大陆最“古老”的一本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工作》的办刊历程与新中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见证和记录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情报事业从起步到繁荣发展的轨迹,这一段历史可谓厚重而弥足珍贵。在这样的历史时刻,  相似文献   

16.
《出版经济》2005,(12):52-53
(一)图书俱乐部的创始阶段 最早的图书俱乐部出现在1891年的德国.但严格地讲,1900年瑞士兴起的合作运动才是现代图书俱乐部的雏形.从国际范围来讲,图书俱乐部的初始起源可以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当时的德国出版商为了规模经营降低图书成本,扩大读者群体,而摆脱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德国萧条经济,书价居高不下的困境,于是创立了图书俱乐部.1924年德国共有4家图书俱乐部,到1933年会员总人数已发展到80万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三十年(1978~2008)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用网络调查和文献调查的方法,对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三十年(1978~2008)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与分析,以图书情报学教育(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为辅)的标志性事件为标准,将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的三十年历程划分为恢复、发展、徘徊、调整和提高五个阶段;总结了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的规范化、国际化、一体化、实践性和多样性五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1971年,伊利诺斯大学的哈特开始主持古腾堡计划.该计划把属于公共版权的文学资料输入电脑,依托电脑和网络强大的存储及传输能力,让所有的人都能很方便地阅读这些资料和图书.  相似文献   

19.
国外自助旅游图书的细分市场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助旅游从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兴起,已经经历了40多年的历程,作为旅游信息提供者的自助旅游图书一直随着自助旅游的发展而成长壮大,形成了西方旅游类图书的主流,占据着旅游图书绝大部分的市场.由于其完善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作为一个成熟的市场,市场细分是其不可或缺的成功因素,也是其主要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从1995年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到2008年7月底全面退出,国际图书大鳄--贝塔斯曼结束了在中国13年的经营历程.13,这个在西方并不吉利的数字,似乎在贝塔斯曼身上得到了应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