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亲温柔似水,父亲刚毅如山,他们都是爱我的。也许他们的表达方式不同,但我乐意接受任何一种。噢!灵动的母亲,沉稳的父亲! 这是一篇既写母爱如水又写父爱如山的文章。这样的文章不少,本篇的特点是从引出作文话题的那首散文诗的思路来构思立意的。严格地说,本文的构思立意缺乏创新,只是扣住话题,对散文诗的内涵作引申、图解,演绎成写父亲母亲的记叙散文。我们所肯定的主要是文章的  相似文献   

2.
妈一直在身边,牵着我,绕着我,爸常常离得远,却指着我,引着我。妈的爱是母亲的爱,简单温馨,纯得让人心疼;爸的爱是父亲的爱,复杂深沉,美得让人心动。本文写母爱似水,父爱如山,在构思立意上也没有跳出引出作文话题的那首散文诗的思路。先写母爱如水般灵动,后写父亲如山般沉稳,再写母爱“永远蔚蓝”,又写父爱“时时多彩”。可见本文作者的审题是仔细的,因为你对那首散文诗理解越  相似文献   

3.
懂你     
爱其实很简单,只需一句话就可圆满,爱其实很实在,只需一件事就可永恒。——题记孝,是对父亲一次丢掉我自己所谓羞涩的主动认错,是对母亲的一个会心的微笑;是为父亲敬上的一杯酒,是为母亲献上的一杯茶;是陪父亲走一段路,是陪母亲说会儿话。  相似文献   

4.
《" 精彩极了" 和" 糟糕透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时写的第一首诗,受到了母亲和父亲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并让他感悟到了父母的爱.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感受母亲慈祥的爱和父亲严厉的爱.  相似文献   

5.
那时他十几岁,住在父亲的农场里。他很爱他的父亲,可他父亲从没意识到这种爱。直到有一天他无意中听到他的父亲对母亲说的话。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们学习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我深有感触。文章记叙了巴迪在童年时写的一首诗,父亲和母亲对他的诗有截然不同的评价,母亲说诗“精彩极了”,而父亲说诗“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对巴迪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且从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相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每  相似文献   

7.
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是诗的三种基本体裁。中国新诗(自由诗)本来就是为冲破传统诗词的格律禁锢而创立的,不必刻意格律化。格律诗简洁精致,更适合于记忆和背诵;自由诗以其语言表达的清晰和明快,更适合于朗诵,更富于朗诵现场的感染力。各种诗歌体裁,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应该多元并存。  相似文献   

8.
父母的爱     
我们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我们爱父亲,却和父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星星,父亲的爱是银河。忘却的很多很多,却忘不了母亲的爱;忆起的很多很多,而父亲的爱却记忆得最深刻。我们的路可以走得很长很长,却走不出母亲双眸的张望;我们的路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走不出父亲心灵的广场。听妈妈说,我刚生下来的时候是个非常漂亮的孩子。圆圆的小脸,大大的眼睛,粉嘟嘟的脸蛋。在医院,医生和护士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写出诗,既激动又高兴,通过表扬使作者获得成功的喜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课件出示2: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亲爱的,我真不懂你这是什么意思!”母亲嚷道,“这不是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课文的重点、难点是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励。”从母亲对父亲的指责声中你读懂了什么?(母亲深深知道评价中饱含着的爱。巴迪需要鼓励,将这种爱及时给予巴迪,希望给他力量,让…  相似文献   

10.
乔乔 《成长》2006,(12):68-69
我的母亲生下我的第二天就去世了。幸好父亲很爱母亲和我,他没有再娶,带着我,任劳任怨地过日子。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本文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读这篇课文,让学生学会用心灵跟作者进行交流、对话,去分享那真挚美好的亲情。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散文诗。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2.
我爱读书,一如我爱教书,爱得没有理由,没有奢求。回忆起来,很有意思,我的读书之门是父亲为我开启的,教书之路又是母亲给我指引的,我至亲至爱的父母携手成就了我读书与教书的人生。父亲是一家国营单位的会计,业余时间就爱看书。  相似文献   

13.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巴迪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一首诗作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父亲对他的诗不满意,皱着眉头评价:"这个糟糕透了!"可母亲却骄傲地说:"这个精彩极了!"为什么同一首诗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呢?我疑惑不解。经过一番认真阅读,细心体会,我终于解开了谜团:母亲觉得巴迪还小,能写出这样一首诗,已经很不错了,需要鼓励,所以母亲对他大加赞赏。而父亲  相似文献   

14.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要写了对巴迪幼年时第一次写的诗,父母给予了截然不同的评价。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虽然父母的评价不同,但其中却隐藏着共同的情感——爱。怎么让十来岁的孩子体会父母不同的爱呢?思考再三,我决定采用辩论的方式。师:同学们,巴迪七岁时写了第一首诗,父母给予了截然不同的评价。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你认为哪种评价更好?支持母亲的评价的同学请举手。(大多数学生举手)哪些同学支持父亲的评价(?只有十来个学生举手)因为同学们支持的评价者不…  相似文献   

15.
散文诗     
散文诗的定义不是很明确清晰。最严苛的看法是:散文诗不是散文,不是诗,而是一种独立的文体。比较中庸的看法是:散文诗不是散文,是诗歌,是没有严格形式要求的诗,没有格律,也不押韵。泰戈尔的诗歌(如《吉檀迦利》中的各个篇章)通常就称为散文诗,无论汉译与英译,都无格律,不押韵,只是频繁分段或分行。然而,据说在孟加拉文中这些散文诗是有格律的,作者亲自翻译成英语,才成了没有格律的散文诗。既然带个"诗"字,散文诗就必须具有诗歌的若干特征。  相似文献   

16.
人间第一情     
父亲是座高大威武的山。母亲是条细长温柔的河。山拥抱着河,河滋润着山,而我正是这山上和河边的幸福成长的种子,坐在山高大的脊梁上,有清洌河水的哺育,茁壮成长。父亲伟大,母亲温柔。父亲的爱崇高深沉,有时令人难以理解,母亲的爱却细致体贴无微不至。父亲总是深沉地说:“你长大了,许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处理了。”母亲却总不放心,处处替我着想,回到家里,母亲就问:“近来学习怎么样?饭吃得好吗?”父亲从不炫耀我的成绩,他认为他的儿子将来一定比他更强。母亲却喜欢我偎依在她的身边,给她讲述一件件成功的喜悦。父亲很懒,但他却情愿花上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17.
一、披文得意 ,文本聚焦 ,评价“评价”师 :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 ,巴迪的第一首诗引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那么 ,你们对这两种评价有什么看法。生 :从母亲的评价中 ,巴迪肯定感到了一种鼓励 ,感受到一种爱。生 :父亲的评价实话实说 ,体现的是严格要求 ,也是爱。生 :我不这样认为 ,严格要求不等于苛求。七八岁能写诗已经很了不起了 ,用“糟糕透了”评价 ,实在太残酷了 ,让人无法接受。生 :我看母亲的评价也太夸张 ,很可能让巴迪产生误会 ,以为自己的诗真的“精彩极了”。师 :文中两种“评价”竟然引起了我们的不同评价。谁对谁非呢?老…  相似文献   

18.
父亲从未对母亲说过“我爱你”。母亲也从未对父亲说过“我爱你”。  相似文献   

19.
他,从小就失去了母亲,父亲是一个大企业家。他总认为父亲是不爱母亲的,虽然母亲死后父亲没有再娶。但他同样认为父亲是不爱他的。父亲让他享受着最好的教育,他也一直耿耿于怀。因为身为人夫,在妻子死时没守在身边,而去创造自己的事业,这是罪过。他没有给父亲一个申辩的机会,直接“判”了父亲无期徒刑。  相似文献   

20.
我9岁那年的夏天,父母的感情出现了问题,暑假结束的那个晚上,我终于鼓足勇气问父亲:"是您不爱妈妈了,还是妈妈不爱您了?"父亲惊讶地看了我很久,低着头说:"孩子,都是我的错,我、我爱上了别的女人."他的回答让我很愤怒,母亲既漂亮又能干,难道还有谁会比母亲更出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