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或人或鬼,或神或妖,大都鲜活靓丽,风情万种。她们或为贤妻良母,或为悍妇妒妇,或为红颜知己。从蒲松龄对她们的不同情感倾向和态度中可以透视出蒲松龄既否定片面的贞操观又不反对寡妇守节;既否定父母之命又不反对媒妁之言;既提倡妾为君贞,君为妻义又不反对一夫多妻;既尊重女性又不仇视无辜女性的婚恋观。这是一种在继承了传统婚恋观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2.
唐宋词史上, 抒情形象千变万化, 身份特性各有其差异性, 但细心揣摩发掘, 词作中的抒情形象又自有其一定的统一性, 或为红粉佳人, 或为落魄文士, 或为高蹈的悲剧英雄。词中抒情形象不外是佳人—文士—志士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3.
本从妇女解放的历史要求出发,比本世纪学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归纳女性形象发展的三个阶段:苦难,以“鼻涕阿二”菊花为第一阶段形象的概括;子君、莎菲、露沙等为奋斗中女性形象的代表;林道静是女性形象的完成,是里程碑式的雕像。新时期是本注视的重视,将学中女性形象概括为四类,分类分析其特征、意义与社会定位,并提出作的价值评定。  相似文献   

4.
元杂剧中的女性鬼魂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杂剧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保留下来的一百多部剧本中为我们展示了特定时代背景下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是一大批鲜活的女性形象,而其中更为特殊的是女性鬼魂形象的塑造。文章从女性鬼魂形象分类和女性鬼魂形象的艺术特质两大方面来论述这一特殊的形象类型。主要讨论了冤鬼形象、情鬼形象及其舞台表演的形象性、思想感情的复杂性,以及这些女性鬼魂形象中所浸染的社会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女性形象的塑造与展现是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长期以来,电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都是作为男权话语的附属身份存在而被搁浅在历史话语的边缘。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逐渐展开,电影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与展现也在发生变化。本文试图通过几部电影中不同层次的女性形象的分析来探讨传统文化对塑造女性形象的深重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观照电影艺术中女性主体意识的重构与高扬,进而思考如何真正构建一个真实的女性自我形象的艰巨性及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史教材中杰出的女性及其特点白银市教科所武承明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无数杰出女性,她们或为神话传说中的女神,或为皇帝后宫的宠妃、或为外交史上的天使,或为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形象、气质均超凡脱俗。现将历史教科书中提到的历代杰出女...  相似文献   

7.
元杂剧作家戴善夫的杂剧《风光好》是众多元杂剧中别具一格的风情喜剧。其中陶谷的形象历来是论者争论不休的人物,或为“假道学士”,或为“好色之徒”。笔者通过全面深入地研究认为,陶谷是一个孜孜于国事,虽受礼教束缚而最终又从礼教束缚中挣脱出来的真君子。  相似文献   

8.
孟艳 《考试周刊》2012,(10):9-9
女性是李煜词中常用来描写和抒情的对象。其女性形象在诠释女性绝美的姿容、体态、舞姿、服饰的同时,有女性性格、女性情感的描写,使得这些女性形象充满生命力和张力。本文对李煜词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王安忆是当今文坛中别具一格的女性作家。她肯定平凡的大众,注重平凡人所有的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她塑造了许许多多、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本文就针对王安忆作品中以下三类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即:平凡卑微、重视家庭的女性形象;坚韧顽强的女性形象;超越传统道德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0.
堵文晖 《海外英语》2013,(22):207-208
女性形象历来是女性主义研究的热点之一。美国当代杰出的女作家安妮·泰勒在小说《思家饭店的晚餐》中刻画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两位女性,其形象随着情节的发展而不断转变,从遭受父权制压迫的传统女性,到一步一步地打破模式化的形象,最终实现了自我价值,树立了新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1.
苗族现代作家沈从文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从这些女性形象的生活状态及对待生活的态度入手,对她们作谱系梳理,可分为纯朴的湘西少女、顽强善良的女性形象、被生活所迫的妓女形象、挣扎与反叛的女性形象、"堕落"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是各种人性的"面影",透过众多女性形象的文化意蕴,映照出沈从文忧国忧民的思想,他带着忧思探寻理想的生命形态,力图重塑民族灵魂,振兴民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词中塑造了众多闺阁女性形象,这些形象丰富多彩,摇曳生姿。在她们身上,折射出的是女词人最本真的灵魂与艺术世界,而相对于那些由男性代言完成的女性形象,她们显得更加栩栩如生、灵气逼人。  相似文献   

13.
南宋文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在身份、性格、行为模式上都与前代的文言小说不同。但无论是市井女性形象、守礼女性形象、情欲女性形象,或是复仇女性形象,都是小说作者在对现实中的人进行道德上的教化,而这一创作动机是受了南宋理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词中塑造了众多闺阁女性形象,这些形象丰富多彩,摇曳生姿.在她们身上,折射出的是女词人最本真的灵魂与艺术世界.而相对于那些由男性代言完成的女性形象,她们显得更加栩栩如生、灵气逼人.  相似文献   

15.
宋钰颖 《林区教学》2014,(2):105-107
在审视存在于不同时期女性的图像形象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图像再现中的女性形象表现出的视觉隐喻,认为女性的图像形象集中体现了男性基于文化优势而拥有的视觉霸权。在女性图像中,女性是被动的受凝视的对象,她们被设定为适合任何人的凝视,而无法选择自己"看"还是"被看",也无法选择"看"的对象。在男性目光的注视下,女性这个角色被缩减为一个"物品",代表了一种价值的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女性只有在依附于男性的视线时,她们的图像形象才具有可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唐代边塞闺怨诗以描写女性的情感世界为主要内容,是唐代边塞诗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唐代边塞闺怨诗塑造的女性形象颇为深刻,准确地把握了女性的生活风貌和情感世界。这类诗歌描述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忠贞型女性形象、哀怨型女性形象、悲惨型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7.
大多数韩剧表现的主体是女性.而这其中,韩国传统女性的形象显得尤为突出.这些女性形象主要可以分为"自我奋斗型"、"为国捐躯型"、"我胖故我在型"、"复仇在我型"4种类型.这些女性形象的出现与受众需求和社会对女性的关怀密不可分.韩剧给中国观众展示了丰富多彩的韩国文化,女性形象在韩剧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通过这些女性形象,我们可以看到韩国女性的社会风貌,并由此引发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动画电影是对现实世界的解构与重构,女性在动画艺术中作为一种视觉符号,受众能够透过这种视觉符号读取女性形象的表征。实际上,作为视觉符号的女性却是受控于男权社会的视觉呈现,中国动画中女性形象仍然是维护现有的男性主导的统治系统,处在被忽略的地位。分析女性形象建构类型可以对动画中女性形象有个整体把握,通过女性形象建构的文化归因,以期望为未来国产动画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女性形象是历代作家共同的创作资源.但由于受政治话语和男权话语的困扰,当代作家对女性形象的书写很难进入本体论的范畴.通过对“男女都一样”性别遮蔽下的女性形象、“木棉”式的理想主义女性形象、“灵与肉”交融的自审者女性形象等人物形象的解析,可以梳理出当代女性创作题材中女性形象嬗变的过程及其嬗变的症候.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学是破和立结合的时代产物,在众多的学形象中,最具魅力的是叛逆女性形象。由于时代发展的变化和叛逆女性性格的差异,叛逆女性形象可分为贞烈型、反复型、报复型、苦闷型和新生型等五种类型。同时,她们也存在着某种共同的特征。探究现代学阶段众多叛逆女性形象形成的原因和塑造叛逆女性形象的学史意义,对学作品主人公选择和社会明的透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