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波 《教学月刊》2010,(12):50-51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在生物高考中是重点内容,特别是用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解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并结合图象考察学生对神经冲动的传导机制的理解。此类问题学生应对是有困难的。下面介绍对此类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兴奋是神经系统信息传导的唯一方式,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内外电位会产生一系列变化而产生兴奋,兴奋产生后先在同一个神经元上以动作电位的形式传导,兴奋跨过突触间隙时通过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传递到后一个神经元上。  相似文献   

3.
<正>新课改以后,人教版关于兴奋的传导讲得仍然很简单,学生学习时有些问题不是很清楚,在做题时就会遇到困难。比如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钠离子、钾离子运输方式等类型的题。兴奋的传导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对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课本中是以小字形式这样描述的: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  相似文献   

4.
乔欣  胡雅云 《新疆教育》2013,(15):279-279
笔者结合2013年生物高考大纲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的要求,如何让中学生理解人体神经纤维的传导过程,帮助学生突破对细胞的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和兴奋的传导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生物课本(试验修订本)93页有这样一段话:“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即电势)表现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此即静息电位;“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就发生一次很快的电位变化,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此即动作电位。那么,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是如何形成的呢?  相似文献   

6.
神经系统是人体功能的主要调节系统。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或间接调节与控制下,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才能得以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以维持人体整体水平的协调统一,较适应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人们通常所说的神经冲动是怎么回事呢?兴奋又是怎样传递的呢?本文将着重谈谈这两个问题。 一、神经冲动就是动作电位 神经冲动也称神经兴奋,是指神经细胞或神经组织受到刺激时产生可以传播的动作电位。通常人们所说的兴奋,是指活组织在有效刺激作用下,可以发生一种能够传播的、並伴有特殊生物电现象的反应过程。兴奋性则是细胞、组织产生兴奋的能力。那么什么是动作电位?它是怎样产生的呢? 当神经组织受到刺激而兴奋时,沿着神经传导的兴奋就叫做动作电位。它是由锋电位、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三部分组成。例如,猫A纤维的全部动作电位图中(见图1),明显可以见到这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7.
应用自制小纸片模拟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把抽象深奥的问题具体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神经传导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韩翠 《中学生物学》2013,29(3):40-42
1教材分析 1.1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是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教材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复习了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复习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之——神经调节.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兴奋的传导.关于兴奋的传导,包括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细胞间的传递两部分内容.在学习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这一部分内容时,通过问题的引导复习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产生电位变化、电位差和局部电流的形成以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神经调节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及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特点,通过几道不同类型的例题对此类问题进行分析归类,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深入,逐步加深拓展知识点,帮助学生归纳,巩固重点,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3中对“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做了较大篇幅的阐述,2007年全国理科综合卷Ⅰ中第一道选择题对该知识点进行了直接考查:  相似文献   

11.
<正> 在2007年的生物高考广东卷以及2003年生物高考上海卷中都涉及电流方向的指针偏转问题,现举例分析如下:试题1 (2007年生物高考广东卷第25题)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A、B、C、D(图1)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 ( )  相似文献   

12.
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电位图比较抽象,一直是高中生物学学习和理解的难点之一。本文以常见相似、易混淆的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电位图为例,利用图图转换的思维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辨析。以期提高学生的读图解题能力,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正> “兴奋的传导”是高中生物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6月第1版)的难点,内容抽象,不易理解。在教学中,学生常常提出有关问题,现总结如下。1 教材P.89图中的神经纤维与七年级(人教版)下册P.99图中的神经纤维是否相同? 神经纤维即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依据其是否有髓鞘分为有髓鞘的神经纤维和无髓鞘的神经纤维两种。神经冲动在两种神经纤维中的传导是有区别的。在无髓鞘的神经纤维中,神经冲动的本质是神经纤维膜依次产生局部电流而体现动  相似文献   

14.
付静 《中学教学参考》2012,(20):128-128
神经调节是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方式之一,对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过程的分析与实验探究是高考的热点之一,本文结合试题对这一热点进行解题分析。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通过建立心肌-成纤维细胞电力耦合模型,探讨成纤维细胞增殖对心脏兴奋传导和力学收缩的影响。创新要点:基于人心室肌细胞的实验数据,修正了ten Tusscher等人发表的心室肌模型,构建心肌细胞-成纤维细胞的耦合模型,仿真了成纤维细胞对心肌组织电生理及力学的影响。通过改变耦合模型中重要参数的数值,如网格分辨率、成纤维细胞模型参数、缝隙连接电导等,观察其对心脏去极化、复极化和动作电位周期的影响。重要结论:在细胞水平上,耦合成纤维细胞使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周期延长,主动张力峰值下降(见图4、5)。在组织水平上,成纤维细胞增殖降低兴奋波传导速度并引发传导阻滞(见图6),降低成纤维增殖区域的应变,延长组织的去极化和复极化(见图8),并维持折返(见图10)。  相似文献   

16.
1试题解析 试题1.(2009年江苏省高考第2题)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相似文献   

17.
笔者通过兴奋传导教学中产生的各种疑惑和误解进行专题探讨,详细介绍了Na~+—K~+泵在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及电位变化曲线图的构建过程,从而达到消除疑惑,纠正误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 1 教学目标(1)掌握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明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2 重点和难点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相似文献   

19.
<正>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和热点,神经调节的试题多以图表组合的形式考查动作电位的产生、传导及传递机制;激素调节题多以多种植物激素相互关系及反馈调节等图解形式呈现。1突破策略1.1动作电位的产生、传导及传递1.1.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基础。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恢复依靠各种离子在神经细胞膜内外的分布及跨膜运输。静息时形成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是由于神经细胞膜对K~+通透性大,K~+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三七注射液对家兔坐骨神经动作电位传导与兴奋性的影响。方法:观察并比较家兔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与传导衰减时间。结果:三七注射液对家兔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有明显的提高(P〈0.05),对家兔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衰减时间有明显的延缓(P〈0.05)。结论:三七注射液可以明显地提高家兔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延缓动作电位传导衰减时间而提高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对家兔周围神经纤维具有保护与修复作用,对周围神经功能具有良好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