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与爱同在     
有一年的冬天,疼爱的外公忽然去世,一种难言的哀怆几乎吞没我的生活。在一个落雪的晚上,好友忽然提出要陪我喝酒,酒阑人醉的时候,他讲述了一段他亲身经历的故事……大哥因病去世那年,母亲已经七十岁,为了不让体弱的母亲过度悲伤,我们兄妹几人商量后决定向母亲隐瞒这个噩耗。由于大哥生前住在外地,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与母亲团聚,相信母亲是不会察觉的。尽管我们都避免提及大哥,但是一段日子以后,母亲还是念叨起来,说大哥是儿女中最孝顺的一个,为什么现在这么长时间都不来看她。我们只得用种种理由来搪塞,说大哥身体不大好或者工作太忙走…  相似文献   

2.
一位母亲带着一个男孩来到心理咨询室。在我把孩子安排到另一个房间之后,孩子的母亲急切地说: “都说您对心理学很有研究,专门向您来求教。我们的孩子今年11岁,上四年级,暑假后考入中心小学。学习成绩不算太好也还可以,在中游吧。可是现在说什么也不去上学了。家里问他为什么,哄他说如果有同学欺负你,  相似文献   

3.
有很多年轻人说现在社会很多人成功都是凭父亲、关系、相貌,等等。我就说,凭父亲,起码还得有父亲,我8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我母亲一个人带大我们哥儿俩。我们在内蒙古偏远的地方长大。我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我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送过一回礼,我不也走到了今天吗?  相似文献   

4.
语言小警察     
儿子今年虽然只有四周岁半,但却有一个响当当的绰号——“语言小警察”。亲属、邻居,甚至老师都领教过这“警察”的厉害。儿子会说话的时候,我和爱人尽量用标准的普通话同他进行交流。在这种语言环境中,儿子所学的语言也就比较标准了。可是,白天我和爱人上班,儿子由母亲照顾,母亲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言语中的方言  相似文献   

5.
瞳孔     
幼小的时候,我爱看母亲的瞳孔,那瞳孔里有一个孩子的脸,那就是我自己。年轻的时候,我爱看爱人的瞳孔,那瞳孔里有一个青年的脸,那就是我自己。母亲瞳孔里的孩子常常笑,笑得那么傻气。爱人瞳孔里的青年也常常笑,笑得那么傻气。如今,我想再看母亲的瞳孔,母亲已经不在了。  相似文献   

6.
王丽 《家庭教育》2002,(10):20-20
对于孩子来说,成长过程中未必都是一帆风顺,让孩子尝试一下挫折,也是很有必要的;就像歌中唱道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我有个13岁的儿子,在他9岁的那年,我成了单身母亲,单身母亲这角色,不是自己的主动选择,而是命运无情赐予的沉甸甸的挑战。孩子不是母亲手中  相似文献   

7.
正有很多的年轻人会问我,说现在的社会不良现象都是凭父亲,有关系,看相貌等等。我就问他,凭父亲,起码还得有父亲,我八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带大我们哥俩。我们在内蒙古偏远的地方长大,离苏联最近。我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我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送过一回礼,我不也走到了今天吗?  相似文献   

8.
瞳孔     
<正>幼小的时候,我爱看母亲的瞳孔,那瞳孔里有一个孩子的脸,那就是我自己。年轻的时候,我爱看爱人的瞳孔,那瞳孔里有一个青年的脸,那就是我自己。母亲瞳孔里的孩子常常笑,笑得那么傻气。爱人瞳孔里的青年也常常笑,笑得那么傻气。如今,我想再看母亲的瞳孔,母亲已经不在了。如今,我想再看爱人的瞳孔,妻子已经衰老了。我努力睁眼去看妻子的瞳孔,却看不见任何人的面孔,因为我的眼睛已经昏花了。有一个声  相似文献   

9.
老师:我是一个14岁的女生,我多年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中,而如今妈妈又结婚了,我该如何去面对这一切?请您告诉我。娟娟(山东济南)娟娟:我想你一定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也一定比同龄人更早地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事艰难。同时,我也很敬佩你的母亲,我想她是很爱你的,因为在这样一个充满压力的环境下,一个单身女性带着孩子生活并不容易。你能感觉到妈妈这几年的辛苦吗?所以,作为一个懂事的孩子,你应该为妈妈、为你又有了一个家而感到高兴。当然,新家庭中也许会有很多新的矛盾出现,这是很正常的,不要把矛盾看得太严重。而且,当一个矛盾出现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个男孩子,从小父母离异,5岁时被送到市郊的寄宿学校,7岁的时候母亲将他送到普通学校就读。在学校里,他经常打人,老师和母亲苦口婆心的说教他丝毫听不进去,母亲就采用“打”的方式管教。孩子开始挨打的时候会流泪,后来便无动于衷了。孩子的母亲找到了曾经做过小学教师的我。当我告诉这位母亲孩子缺乏“爱”的时候,母亲不以为然,向我描述了这样一件事。前不久,她带儿子出去痛痛快快玩了一场,花了近千元,可是回家后儿子竟然说:“我都8岁了,你才领我出去玩!”母亲火了:“多少孩子8岁了还捞不着被妈妈领出去玩的机会呢!…  相似文献   

11.
他们的12岁     
流沙 《家长》2013,(11):42-42
12岁,正是读五、六年级的时候。有这么个男孩,别人都说他“笨”。老师对他的母亲说,孩子的智力可能有问题,他不能消化学校里所学的知识。但孩子的母亲不这样认为。孩子仍然有大量的玩耍时间,因为孩子的母亲认为,只要孩子觉得快乐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2.
前几天,在一个情感专家的微博里我看到一则答疑帖。一个25岁的年轻女孩说:自己要放弃一线城市中发展前景很好的工作,回家陪伴和照顾含辛茹苦把她养大的单身母亲,因为母亲老了,感觉一个人很孤单,她不能自私到只顾自己不管妈妈。专家问她:那你的母亲年纪多大?女孩回答:45岁。最后专家给出的答案让我很认同也很感慨,她说:你的母亲哪怕重新找个男人恋爱,或者去学一样自己喜欢的技能,都好过这么年轻就成为孩子的负担,拖住孩子飞翔的翅膀。  相似文献   

13.
很多心理杂志都曾引用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来看心理医生。这位母亲说:“我生这孩子的时候不太顺利,医生不仅给他吸了氧,还告诉我这孩子以后可能会出现智力问题。这不,这孩子9岁了,和别的孩子确实不太一样。因为先天不足,他脑子太慢,有学习困难,成绩一直倒数。我真担心他会有智力低下的问题。”母亲越说越激动,“我带他去过好几家医院,做了很多检查,可都没查出什么毛病。”“但他肯定是脑子有问题,我生他的时候落下的病根。”母亲一直在反复强调。而当医生向孩子本人询问时,孩子竟也不假思索地说:“我脑子有问题,所以学习不好。”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对父母让他识字早就厌烦了,因此,就把母亲留下的作业抛到一边,到外面尽情地玩去了.当母亲下班回家后问他为什么没完成作业的时候,他回答说做完了.可是,当母亲让他把作业本拿出来的时候,他却慌里慌张地对母亲说:“我现在马上就去做.“这种情况在一些孩子身上经常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我的孩子四岁多了,最近老是问‘什么是死亡’‘妈妈会不会离开我’之类的问题,这么让人忌讳的问题,该怎么回答他呢?""朋友的老公不幸去世了,最近她三岁多的孩子老是问爸爸去哪儿了,开始的时候,朋友就告诉孩子说爸爸出差去了,可是孩子似乎对这个答案越来越不满意,这让妈妈非常为难:到底该不该告诉孩子事实呢?""乐乐六岁生日那天,我应她的要求送给  相似文献   

16.
廖晓玲 《家长》2013,(11):18
女儿就这样一路走下来,慢慢变得懂事和成熟。我感觉,作为母亲,我总是在帮她消除内心对未知世界的惊慌和恐惧,让她总能轻松地面对生活。作为母亲,我当然希望自己的女儿有出息。记得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每天教她背唐诗,让她做数学题,以为只有这样不停地灌输知识,孩子才会成长得更好。可是,很多时候,看见女儿不能完成我规定的任务而一脸焦急的模样,我又暗暗地心疼。公公、婆婆也老是在身边提醒:我们上辈人对你们可没这么严,你们现在不也过得挺好?  相似文献   

17.
<正>我的外祖父,1879年出生在一个有13个孩子的贫困家庭里。他9岁的时候,父母就相继去世,整个家庭随之四分五裂,孩子们分送到亲戚家抚养。外祖父被一个单身的叔叔领了去。叔叔让他到田地里干活, 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他干的可是成年人的活计,每天得工作12至14个小时。从那以后,外祖父再也没有上过学。  相似文献   

18.
廖晓玲 《家长》2013,(11):18-18
作为母亲,我当然希望自己的女儿有出息。记得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每天教她背唐诗,让她做数学题,以为只有这样不停地灌输知识,孩子才会成长得更好:可是,很多时候,看见女儿不能完成我规定的任务而一脸焦急的模样,我又暗暗地心疼。公公、婆婆也老是在身边提醒:我们上辈人对你们可没这么严,你们现在不也过得挺好?  相似文献   

19.
感恩的心     
临近教师节了,我和先生李兵一起到礼品店买贺卡,要寄给周老师,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要向周老师寄一张没有写一句话的贺卡,我想周老师会懂我,懂我这个曾经辛酸的寒门学子感恩的心。我出生在贫苦的山村,母亲生了八个孩子,我是老八。这么多的孩子让母亲早早就老了,我基本上是姐姐们带大养大的。我上六年级的时候才有了第一个铅笔盒,贫困艰难的生活让我早早地懂得了奋斗的含义,我拼命学习。上高中的时候,姐姐们尽管都出嫁了,可是我的学费都是她们凑起来的。为了省钱,我放弃了到省里上大学的机会,选择了本地区的师专。在学校里,我丝毫没有懈怠,像我…  相似文献   

20.
有很多年轻人说现在社会很多人成功都是凭父亲、关系、相貌,等等。我就说,凭父亲,起码还得有父亲,我8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我母亲一个人带大我们哥儿俩。我们在内蒙古偏远的地方长大。我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我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送过一回礼,我不也走到了今天吗?我知道社会上有很多不良现象,我告诉你,信那些该信的东西,因为它能改变你。如果你要信那些你没法不愤怒的事情,只能害了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