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昏命案打破小镇平静 日本觊觎中国已久,早在晚清时期就派遣间谍潜伏中国内陆地区.这些日本间谍大多以商人的身份与中国人接触,为了刺探情报,日本间谍甚至于与当地人结婚成家以取得信任,秘密从事着刺探情报的活动.中野顺三就是居住在北海的一个日本间谍. 北海原来只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的一个小镇,因为靠近海边,又是广东与广西南部的大门,外国商船可以在此登陆.日本人也正是看出北海的战略位置,所以派遣了大批间谍人员潜伏北海,为日后的侵略收集请报.  相似文献   

2.
正在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之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对清宫甲午战争档案进行了系列开发,将清宫所藏4500余件甲午战争档案全面整理公布,现从中选刊4件档案。钦差大臣李鸿章为北洋海军在黄海与日本舰队交战事奏折日本奸细石川伍一供词光绪皇帝痛心批准签署《马关条约》朱谕台湾巡抚唐景崧为募集民壮成军设法保台事电报  相似文献   

3.
马健辉 《大观周刊》2011,(31):23-24
20世纪初,日本在中国的间谍可谓是比比皆是,这些间谍以摄影师的身份出现,留下了不少的照片。本文将结合乌丙安和李家巍主编的〈窥伺中国〉中的千幅照片,来探讨一下那时的中国在日本人眼中是一幅什么样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布儒 《湖北档案》2013,(9):44-46
日本著名作家石川达三(1905—1985)曾做为日本《中央公论》的特派记者,被派往南京采访。1938年1月8日,石川达三到达南京,直到1月15日离开。石川达三回到日本后,用约10天的时间,写出了反映南京战事的著名的纪实小说《活着的士兵》。作品一开头就展现了一幅骇人听闻的情景:随军僧片山玄澄,一手拿着佛珠,  相似文献   

5.
正1937年,他随侵华日军来华;1939年9月,他被送到北平"北支那派遣军"宪兵队训练;1943年夏,日本情报机关对其进行潜伏特训;1944年5月,他化名"尤志远",长期隐藏上海;直到1956年,这个在中国大地长期潜伏的职业间谍,急于与"组织"恢复联系,殊不知中国反间谍斗争依靠的是人民群众,他的异常举动被盯上了……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 1815—1874》追溯了中国近代报业的源起,探讨了近代报业的发展轨迹。它清晰地展现了从1815年到1874年六十年间我国汉文报刊的发展变化,有不少独到见解。1966年他在日本攻读硕士学位的时候,就走上了一条略异于一般中国新闻史研究者的道路。也就是说,他那个时候就立志研究中国近代报刊。他首先翻阅了被许多学者忽略的“官版翻刻汉字新闻”。他获得了研究中国近代报业的珍贵史料。他还从著名的研究中国新闻史专家小  相似文献   

7.
1931年6月,日本参谋本部派中村震太郎大尉到中国东北进行军事侦察,6月22日在兴安地区被当地中国驻防军队抓获。从其行囊及身上搜出调查笔记、军用地图、测绘仪器及手枪等,在调查笔记中,详细记载了所经地区的气候、水井及可容驻兵力情况。据此,中国官兵确认了中村等人的军事间谍身份,遂于当晚将其处死。按照国际惯例,主权国家有权处死敌国军事间谍,然而日本关东军欲借此事件扩大事端,大肆渲染,并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辽宁省档案馆珍藏有关于中村事件的大量珍贵档案,现将部分文电刊载,以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的种种行径。  相似文献   

8.
报人张季鸾在1914年前后服务于《雅言》月刊期间,曾翻译过日本政治学者浮田和民谈民国宪法问题的一篇文章.只是以前并不清楚浮田之文的背景,最近才了解到,原来是袁世凯通过其收买的日方间谍青柳笃恒促成的. 据尚小明教授的文章,青柳1913年作为有贺长雄助手随同来华,随后因其通华语、谙华情,并且与大隈重信等要人有联系而被袁世凯收买.回到日本后,他进行了收集日本朝野对华情报、破坏革命党人与日本实业界联系等活动,还发挥着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利用日本舆论为袁鼓吹.在青柳致他和袁氏联系的中间人曾彝进的密函中,有两份日文“觉书”,即相当于中文的“备忘录”,均由曾彝进节译后呈给袁世凯,分别题为《操纵日本新闻说》和《转移日本新闻办法》.  相似文献   

9.
首届芥川奖获得者、日本当代著名现实主义作家石川达三(1905—1985),一生著有《风中芦苇》、《人墙》、《破碎的山河》、《金环蚀》等40余部长篇小说。1937年秋末,中日战争爆发后三个月,他作为《中央公论》特派记者到华中战场采访。从上海出发,经过苏州、无锡、常熟,直达南京,随军参加了日军进攻南京及攻陷南京后的全过程。回国以后,他用12天时间完成了长篇报告文学《活着的士兵》,发表于《中央公论》1938年3月号。由于作品深刻揭露了侵华日军残酷屠杀我国无辜人民的血腥暴行及日军士兵的厌战情绪,杂志当即被查禁,石川本人被判处禁锢四个月,缓刑三年。当时,几乎所有的日本从军作家无不歌颂皇军“堂堂进军、赫赫战果”。唯独石川达三敢于大胆揭露日军暴行。《活着的士兵》堪称中日战争初期日本作家写的唯一的反战作品。以下是文化艺术出版社中译本《活着的士兵》的片断。  相似文献   

10.
苏联间谍鲁道夫·阿贝尔是克格勃上校,有“当代王牌间谍”之称。他深通谍术,善于伪装,装什么像什么,成功地扮演了各种不同角色。西方谍报机关称他为“千面人”。他在掩护自己的间谍身份方面所取得的成功,一直被作为教育和培养间谍新手的教材。  相似文献   

11.
《兰台世界》2011,(8):2-2
1931年6月,日本参谋本部派中村震太郎大尉到中国东北进行军事侦察,6月22日在兴安地区被当地中国驻防军队抓获。从其行囊及身上搜出调查笔记、军用地图、测绘仪器及手枪等,在调查笔记中,详细记载了所经地区的气候、水井及可容驻兵力情况。据此,中国官兵确认了中村等人的军事间谍身份,遂于当晚将其处死。按照国际惯例,主权国家有权处死敌国军事间谍,然而日本关东军欲借此事件扩大事端,大肆渲染,并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辽宁省档案馆珍藏有关于中村事件的大量珍贵档案,现将部分文电刊载,以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的种种行径。  相似文献   

12.
在二次大战期间,武夫是日本情报界备受尊敬的超级间谍,当年他的情报曾使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居功不小。然而武夫目前却是穷困潦倒,终日以酒浇愁,被自己国人所唾弃。  相似文献   

13.
宋玉红 《档案天地》2015,(10):13-16
抗战期间,日本在中国设立了庞大的间谍机构网络,这些特务机关被称为“一个人可以顶一个师团”.日本的特务机关极为秘密,其正式名称只记录在军部的秘密卷宗里,其系统庞大,分布广泛,除了收集中国政治、军事、地理、历史、人文等情报外,还负责探测中国军民的动向,扶植汉奸,监视伪官吏,乃至进行暗杀、破坏等相关的活动.日本的特务机关在侵华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庇护于德国驻日本大使佐尔格凭借高超的隐蔽能力,原本可以在中国长期潜伏。但是,1931年底,他奉莫斯科之命,主持营救在上海被捕的共产国际办事处负责人牛兰(使牛兰最终免除死刑),导致国民党特务机关高度怀疑他是苏联间谍,并有逮捕他的可能。别尔津大将获知后,忍痛于1932年11月,把他撤回莫斯科,调往日本。按理说,已在中国暴露红色身份的佐尔格,潜人日本也很难安身。但是,德国与日本的法西斯同盟关系,却让他钻了空子。1933年初,纳粹党魁希特勒成为德国元首。"一贯忠于希特勒"  相似文献   

15.
我不是间谍     
他从川端康成笔下美丽的伊豆走来,却说着一口流利的京片子。在日本,别人骂他是卖国贼;在中国,他是"可怕的中国通";有人说他是潜伏在中国心怀叵测的间谍,而他自己却说要永远献身于中日两国的外交事业,把"民间外交使者"的角色扮演下去……他在学习、游历与教学,甚至是平凡的生活中,亲历、观察、记录着中国式变革的欣喜与阵痛。  相似文献   

16.
河本大作是一个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他从1904年日俄战争时起,到1949年被我太原市公安局逮捕止的四十五年里,大都在中国各地进行侵略活动,参与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一些重大阴谋事件,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严重罪行。因此,在日本侵华史上,他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人物。现在,根据河本大作的供述,对其一生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据河南日报主办的《新闻爱好者》1993年第6期载,原北京青年报记者关键,在日本留学期间,被台湾国民党驻日间谍机关收买,潜回大陆后肆无忌惮地收集出卖国家机密,事发后被判处徒刑20年。关键是个类似斯汤达笔下《红与黑》中于连·索黑尔式的人物。12岁时,父母离异,家庭裂变,他被工读学校收留至读完初中。之后当工人,接着入伍,然后复员回厂办小报,1982年调入北京青年报当记者。坎坷的人生经历,使关键既自卑又自负。他饱尝了世态炎凉,却又不甘久居人下。梦想有朝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中,曾有一位深受中国人民爱戴的美国将军,自抗战开始从美国飞来中国后,整整八年,他以芷江机场为基地率领"飞虎队"和中国军人并肩战斗.用飞机和炸弹抗击日本好战分子的侵略行径,在中国空军战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记载.为惩罚日本战犯,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应有贡献.他先后被中国政府授予空军上校、准将、少将军衔,被世人誉为"空中飞虎将军".他就是克莱尔·李·陈纳德.  相似文献   

19.
"我是在神户长大的.神户华侨非常多.班上有很多华侨子女.就是说,从小我身上就有中国因素进来.父亲还是大学生的时候短时间去过中国,时常对我讲起中国.在这个意义上,是很有缘分的."这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2003年1月在接受林少华先生的采访时袒露的一段成长轨迹.另据荷兰学者伊安·布鲁玛为《纽约客》撰写的人物稿所载:"战前,(村上春树的)父亲是京都大学一位很有资质的大学生;后来被征召入伍,去中国作战.有一次,在村上春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听父亲讲过某件在中国的经历,深深为之震惊.他已经忘了具体是什么事了……但他清楚地记得那种可怕的痛苦感觉."  相似文献   

20.
●端纳最早披露21条密约提起英籍澳大利亚人端纳,不少中国人都知道他曾先后提任过岑春煊、孙中山、张作霖、张学良等人的顾问,担任蒋介石的顾问时间尤长,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曾发挥过一定作用,是一个被人们称之为“中国通”、“中国第一顾问”,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人物.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端纳早年曾经当过新闻记者,窃国大盗袁世凯与日本帝国主义的“二十一条密约”就是他最早披露报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