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根据《将相和》片断,完成练习。1.蔺相如避开廉颇是为了什么?2.蔺相如手下的人看廉颇不顺眼是因为什么?3.蔺相如拿秦王和廉颇比,是为了什么?4.蔺相如的推理过程是:秦王比廉  相似文献   

2.
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蔺相如为何被后世称为“宰相”;蔺相如是“白璧无瑕”的宰相;蔺相如的为政业绩源于他的为人品格。  相似文献   

3.
《将相和》备课参考江苏王兰柱缪贤与蔺相如课文中写,正当赵王和大臣们为难的时候,有人推荐蔺相如可以出使秦国,这个人叫缪贤。缪贤是赵国宫中宦官的头领,蔺相如是他门下的舍人。缪贤为什么说商相如机智勇敢,可以出使秦国呢?对此,《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这样...  相似文献   

4.
蔺相如在历史上以智勇著称。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对蔺相如的生平着重叙述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廉蔺交欢三个故事,从而突出蔺相如智勇双全的形象特点,而传后的论赞“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则成为对蔺相如最其权威的评定。那么,蔺相如在奉行使命、维护国家尊严与利益中,又是何以表现出如此出色的智勇行为的呢?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他能审时度势,据理执要。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课后“思考和练习”精解第一册廉颇蔺相如列传〔学习要点〕本文是合传,廉颇、蔺相如两个人物的事迹时分时合,交错出现。文章选用了最有典型意义的三件事,详细地介绍了蔺相如,相对地说,对廉颇的介绍较略。文章所写的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完璧归赵,主要是表现蔺...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教材几经增删,但从未动摇《廉颇蔺相如列传》长期在教材中的地位,成为经典篇目的重点课之一。在刻画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时,作施展才华,多法并用,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使蔺相如这个形象栩栩如生,为后人称道。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以司马迁的生死现和士节现来衡量蔺相如,他无疑是个非常合格的英雄人物。蔺相如在明知当死时勇于就死,准备以死殉国,不辱使命,为国而死,重于泰山,已是英雄;感动敌手,不死而返,尤其英雄。而在“完壁归赵”中蔺相如智勇兼施,回国拜相后又以仁义相待廉颇,名重一时,当然更是司马迁心日中的理想人物。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我们转变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从"单一接受"走向"多元理解"《将相和》教学片段。师:当蔺相如将和氏璧悄悄地送回赵国后,如果你是秦王,你会怎样处置蔺相如呢?学生A:如果我是秦王,我会杀了蔺相如,因为蔺相如不讲信用,说好了  相似文献   

9.
蔺相如的价值仅仅是汲汲于功名吗?这个问题可以从战国士子的功名观、蔺相如的被发现、蔺相如的家国情怀、对蔺相如历史地位和价值的全面认识等四个维度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廉颇蔺相如列传》重点描写了蔺相如,司马迁浓墨重彩地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智勇双全、竭忠尽智、顾全大局的贤臣形象。从舍人到上大夫再到上卿,蔺相如似乎飞黄腾达,一路顺风,然而,当我们读罢全文后,不难发现,在一个又一个困难重重、险象横生的斗争中,蔺相如总是处在矛盾的浪尖上,有时甚至是生死的门槛边。但是,无论什么难题,蔺相如都能迎刃而解;无论何等险恶,蔺相如都能化险为夷,他的大智大勇,以国事为重的品格得到了充分表现。课文为此采用了多种文  相似文献   

11.
试析相如日     
试析相如日湖北孙之卓古文译注力求信达雅,但信达雅谈何容易!高级中学语文第一册(必修)教学参考书将《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某段名言作了如下的今译:蔺相如说:“秦王那样的威风,可是(我)蔺相如(敢于)在秦国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众多大臣,(我)蔺相如虽然无...  相似文献   

12.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七十列传之一.成功地刻画了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历史人物。本文就蔺相如形象的刻画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邓慧 《教育与职业》2005,(29):66-67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原为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舍人”,地位相当于今天的秘书,后因功官至上卿。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记载看,蔺相如的成功,正是因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素养,即忠诚诚信、机敏稳重、冷静自制。这也是文秘专业学生应当学习培养的。  相似文献   

14.
《将相和》(第十二册)第八、九自然段讲的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这两个自然段。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蔺相如是否在赵国为"相"有争论。二十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在我国东北地区先后出土了三件战国时期的赵国兵器,分别是《四年春平侯剑》《七年阳安君剑》和《二十年蔺相如戈》,真实地记录了战国时期的赵国三任相邦作为兵器监造者的历史事实。特别是《二十年蔺相如戈》作为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关于蔺相如的出土文物,对研究赵国历史和蔺相如生平简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6.
谈谈古代的“尚右”和“虚左”陕西商州市中学任俊荣高一册《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蔺相如自完壁归赵、渑池之会以后,赵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则不服气地说:“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可见,“右”...  相似文献   

17.
蔺相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拼命"精神有四次具体表现,其中两次是直接表现:"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和"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两次是间接表现:建议缪贤肉袒伏斧质请罪和"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蔺相如敢于拼命的原因有三点:积极进取的个人意识;以身许国的家国情怀;公正公开的时代环境。  相似文献   

18.
<正>一、见贤思齐,为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垫底"在教学《将相和》时,当学生们学完《将相和》的内容时,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我喜欢蔺相如,因为从课文中我知道,他并不是怕廉颇,而是担心自己如果和廉颇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这样秦国会趁机攻打他们赵国,从而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爱国的人"、"我喜欢蔺相如,我觉得他是一个顾全大局、胸怀宽广的人"、"我喜欢蔺相如的聪明机智、大胆勇  相似文献   

19.
以司马迁的生死观和士节观来衡量蔺相如,他无疑是个非常合格的英雄人物。蔺相如在明知当死时勇于就死,准备以死殉国,不辱使命,为国而死,重于泰山,已是英雄;感动敌手,不死而返,尤其英雄。而在"完璧归赵"中蔺相如智勇兼施,回国拜相后又以仁义相待廉颇,名重一时,当然更是司马迁心目中的理想人物。  相似文献   

20.
李余璧 《学语文》2012,(3):37-39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形象,千古已成定论。他胸怀广宽、忠于祖国、机智勇敢、谋略过人。司马迁在文中用精美的文字褒扬蔺相如,表达自己对蔺相如的喜爱和赞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