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是具有"人才强国"战略意义的重大实践问题.又是具有科学发展理念的创新问题."以人为本"是其发展的核心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其发展的思想基础;利益成为其发展的首要范畴.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协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对"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的分析,借鉴国际知名智库管理经验,立足中国科协自身特点,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的建议.一是明确智库发展战略目标和定位,从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学术支撑三个方面夯实智库建设基础.二是形成智库核心产品,畅通智库影响渠道,提升智库影响力.三是建议实施养"心"工程、强"翼"工程和链"家"工程,协同推进中国科协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建设.  相似文献   

3.
以务实而著称的邓小平,在意识形态问题上并不力图构建严密的思想体系,却在实践中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工作思路.他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推动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发展与创新:坚持解放思想,从根本上澄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要害问题;从新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方向的前提下,提出了"不争论"的思想.这些思想在当前的条件下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科技与教育是国之根本,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细数曾经的两会提案,我们不难发现,科技与教育都是两会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科技创新——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 胡主席做的十八大报告只有一处提到"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就是科技创新,并把它放在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中.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下,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中,必须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文章从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企业加大基础研究力度,以成果转化为导向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创新服务为导向提升科技治理效能等方面阐述西藏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兴办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在探索解决"三农"问题中,涌现出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推进了大学科技研发、专家大院科技成果转化和基层农技组织示范推广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科技与农民的直接对接,是农业科技入户的一种创新,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7.
关于完善我国技术创新立法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主席在一次讲话中曾经说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非常正确的.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就是知识总量和科技实力的竞争.而其中关键就在于技术创新的发展,因为科技进步归根到底要靠技术创新来实现.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只有保护创新才能激励持久的创新,而保护创新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法律保护.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将技术创新提升到法律高度,对培养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依法保障和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是当前时代给我国提出的重要课题,它是实现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必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徐延豪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充分肯定"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指明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特别是,首次将科技创新摆在各项规划任务首位,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作为牵动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9.
随着创业创新被确立为国家战略,创业与创新不断成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行为.浙江名台州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积极尝试创业创新发展之路,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在新一轮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过程中,面临着对"全民创业、全面创新"的错误解读等困惑,需要制定适宜的对策措施.推进旨在提高全员创业活动指数的全民创业与着力自主创新的全面创新.是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路径.同时,推进创业与创新的互动发展,提升区域性创业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创业创新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江泽民同志早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指出"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果,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提出的全新历史性课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又重申:"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社会主义新人的个性和能力特质,培养新型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创新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新《课标》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智力的核心部分.因此,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我做了如下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发展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体,二元户籍制度改革是实现职业农民的关键.鼓励有志青年积极投身农业建设,培育大批爱农业的社会公民,加强其技术教育培训,使其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实现土地有序流转和土地股份信托公司等,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投入农村和农业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让农民切实共享现代经济的发展成果,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核心驱动力的科技创新本身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谋篇布局"十四五"、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的重要命题.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浙江创新实践表明,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涡轮式推进"的主导、支撑、引领作用机制,才能加快推动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强省以及"重要窗口"建设.  相似文献   

14.
实施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它以发挥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新的数学教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出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人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只有占绝大多数的农民达到了小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康.体育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对黑龙江社会主义新时期农村体育发展的积极应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在发展知识经济的进程中,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历史使命.传统的学校教育很难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的思想,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创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新局面.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阐述了创新教育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8.
<正>0概述党的十八大在论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十八大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部  相似文献   

19.
共同富裕战略是"十四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重大战略延续,是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抉择.共同富裕战略深刻嵌套于国家创新体系之中,对微观企业创新战略导向以及创新范式选择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共同富裕战略的价值维度可以从战略目标、战略参与主体、战略过程以及战略实现举措与机制等系统理解.立足"环境—战略—行为"传导框...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具有两重性: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非主体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